中國找到反擊美韓最有力手段:1小時內殲敵!

國際頭條| 2016-02-21| 檢舉

中國找到反擊美韓最有力手段:1小時內殲敵

1月6日朝鮮在靠近中國邊境的咸鏡北道豐溪里核試驗場爆炸一枚所謂的氫彈」,接著在2月7日又利用彈道飛彈技術實施了「光明星四號」衛星的發射,並且在2月15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舉行的慶功宴上,宣布還將發射更多的「衛星」。

朝鮮半島局又一次勢陷入高度緊張狀態,美國通過增派雙航母戰鬥群,部署F-22隱身戰鬥機進入韓國,連續組織針對朝鮮的聯合軍演,試圖表明已經做好直接打擊朝鮮核設施和飛彈陣地的準備。

薩德飛彈系統

韓國國防部也同時宣布,韓美雙方將開始實質性研究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彈道飛彈系統。「薩德」反飛彈系統是美國新的飛彈防禦計劃最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機動式的戰區高空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被稱為戰區高空「超級盾牌」。

薩德飛彈系統由攔截彈、車載式發射架、地面雷達、指揮控制和通信情報系統等組成,能夠攔截射程3500公里的彈道飛彈。薩德系統攔截彈的作戰高度為40至150公里,這說明該飛彈既可以攔截大氣層內40公里高度的彈道飛彈,也可攔截大氣層外150公里以下高度的飛彈,所以號稱是「全球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飛彈的陸基系統」。

薩德的射擊遠界為200公里,這意味著整套飛彈系統的有效防禦半徑在200公里以內,如部署在韓國中南部,其防衛範圍可以覆蓋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部分區域。

由於薩德飛彈系統主要是針對末段高空攔截,攔截高度僅為40~150公里,作戰半徑只有200公里,所以反飛彈的性能對中國的戰略飛彈沒有太大威脅,絕大多數從中國內陸或沿海發射的戰略飛彈都在「薩德」攔截彈的飛行包線外。

中國強烈反對韓國部署薩德飛彈的主要原因,是針對這種飛彈所配備的TPY-2火控雷達,該雷達是一種X波段的前沿部署雷達,對助推段起飛飛彈的探測距離可以超過2000公里,甚至更遠。

如果在韓國部署,其探測範圍能夠覆蓋中國華北和華東以西內陸的大部分地區,甚至可以遠達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所以中國對薩德飛彈系統採取了「零容忍」態度,堅決反對韓國在朝鮮半島南部部署。如朝鮮半島事態激化,韓國的薩德飛彈系統必將成為解放軍首輪打擊的重點目標。

資料圖:火箭軍開赴中國北部

那麼,中國軍隊將使用什麼手段來反制薩德飛彈系統呢,很簡單,使用空射巡航飛彈。

所有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核心都是遠程雷達和指揮系統。薩德飛彈系統也不例外,只要打掉它的TPY-2火控雷達,整套系統就會變成瞎子和聾子,失去作用。

美國和韓國通過選址勘察,決定將薩德飛彈系統部署於靠近釜山的大邱和溪谷地區,該地區位於洛東江中游的大邱盆地,群山環抱,比較適合能夠機動部署的TPY-2火控雷達設置陣地,具有很好的隱蔽性。

大邱位於朝鮮半島內陸,距離中國山東半島700多公里,不太容易受到敵方航空兵的直接打擊。中國若利用彈道襲擊來消滅薩德系統,需要使用東風-16或東風21這樣的中程彈道飛彈,還需要突破其攔截彈的反擊,效費比較低。使用空射巡航飛彈是最理想的打擊手段。

2月18日,作為官方媒體的《解放軍報》很「及時」的報道了空軍轟炸機部隊進行遠程轟炸訓練的新聞。根據新聞透露出來的信息,中國的轟炸機部隊可以在開戰以後第一時間殲滅位於韓國和日本的飛彈防禦系統。

該報道稱:「35小時內,20架轟炸機組成的大機群連續穿越4個戰區、起降6個機場,奔襲近萬公里,低空超低空飛行上千公里」。這意味著空軍轟炸機部隊能夠進行高強度連續晝夜突擊,如果算上起降速度,以轟-6K轟炸機平均700公里時速計算.

在這35小時1萬公里航程中,總飛行時間為15小時,起降6個機場的地面整備總耗時20小時,再次出擊間隔為3.5小時。這說明中國的轟-6K轟炸機在高強度戰鬥起飛的情況下,針對一千公里以內的目標,每晝夜可以進行4次出擊。

該報道還特別提到我軍轟炸機裝備著「任務規劃系統」,以三維數字地圖和資料庫為基礎,進行戰場態勢分析計算,精確規劃武器彈藥使用、突防突擊航線。

可在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內完成傳統手段需要數小時完成的航線規劃和任務整備。按照每架轟-6K轟炸機攜帶6枚長劍-20(K/AKD-20)空射巡航飛彈,這20架轟炸機可以在首輪火力突擊中密集發射400枚以上的巡航飛彈。足以摧毀或削弱一個中等強國的防空體系。

轟-6K可攜帶6枚長劍-20空射巡航飛彈

也有人認為美製的TPY-2火控雷達屬於機動部署雷達,一是擔心目標體積較小,使用巡航飛彈的攻擊效果不佳;二是不太容易偵測到該雷達的實際位置。

其實TPY-2火控雷達的尺寸完全在長劍-20巡航飛彈打擊精度範圍內,這種雷達的長度達到9米以上,算上指揮控制艙和配電艙,整個體積與一座農家院差不多。

從以前公布的視頻看,國產長劍-20巡航飛彈可以選擇打進一棟樓的某個具體窗口,這意味著其末端精度在2~3米之間,完全可以滿足直接命中TPY-2雷達的要求。此外,TPY-2雷達的機動部署並非任意隨時的停車就用,也需要設置陣地,實際上是一種野外部署的半固定雷達。

路基長劍-10巡航飛彈

開戰前,中國空軍可派出電子偵察機在黃渤海上空飛行,通過內陸飛彈試射等手段誘導TPY-2雷達開機,進而捕捉其隱蔽的陣地位置。利用偵察衛星或電子偵察機的側視合成孔徑雷達形成巡航飛彈打擊所需的圖像,通過上文所述的任務規劃系統迅速裝訂目標,完全可以在薩德飛彈系統再次機動部署之前將其摧毀。

總之,強國的優勢就是在系統對抗中,針對敵方的某個突出的武器系統,能夠選擇多種打擊手段來反制。中國對待韓國和日本的薩德飛彈也一樣,開戰一小時內就是它們的死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06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