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軍機代號很「齷齪」?看西方人如何埋汰解放軍戰機

卡洛斯| 2016-02-21| 檢舉

為何中國軍機代號很「齷齪」?看西方人如何埋汰解放軍戰機

眾所周知,北約給中國軍機起代號是有著一定的規律的,如果是戰鬥機就從F開頭的單詞中,找一個令人倒胃口的,如果是轟炸機,就送B開頭的單詞中,找一個噁心人的。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對於中國的軍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都給出了哪些奇葩的代號吧。

殲-5戰機是中國仿造前蘇聯米格-17戰機所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北約代號Fresco,中文意思是「壁畫」。而在同期,美國主力戰機F-86的代號則為「佩刀」。佩刀刻壁畫,其所想表達的意思已經非常明了了。

殲-5裝備一台渦噴-5型離心式噴氣發動,主要武器是三門固定機炮,包括一門37毫米機炮,兩門23毫米機炮。

殲-6戰機是中國仿造前蘇聯米格-19戰機所生產的第一種雙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北約代號Farmer,中文意思是「農夫」。同一時期,美國主力戰機F-100的代號為「超佩刀」。一個是手無寸鐵的農夫,一個是殺人的利刃,美國希望能克制對手的願望顯然非常強烈。

殲-6戰鬥機裝2台WP-6渦噴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為25.5千牛(2600公斤),加力推力為31.87千牛(3250公斤),主要武器是1-3門航炮。不過,70年代後期後期生產的殲-6戰機可以掛載PL-2空對空飛彈。

殲-7戰機是中國仿造前蘇聯米格-21戰機所生產的一種單發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北約代號Fishbed,中文意思是「魚窩」。有意思是,對於殲-7和殲-8這兩型戰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對其命名似乎都和水生動物有相關。

殲-7是中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噴氣戰鬥機,大量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其動力系統為一台渦噴-7型發動機,主要武器為機炮、空空飛彈、空空火箭彈等。

殲-8戰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主力戰鬥機之一,北約代號Finback,中文意思是「長鬚鯨」。對於一種實用升限達2.2萬米,最高速度達2.2馬赫的高空高速戰鬥機而言,「長鬚鯨」這個綽號顯然是過於笨重了。上圖為殲-8I型戰機。

上世紀80年代,沈飛又開發出殲-8Ⅰ的升級型號殲-8Ⅱ。殲-8Ⅱ使用推力進一步增大的渦噴-13A發動機,進氣道改用機體兩側進氣布局,從而騰出機頭空間安裝更大的火控雷達和更多的電子設備。上圖為殲-8II型戰機。

殲-10戰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鬥機。從殲-10開始,中國正式開啟了「龍系」戰機,殲-10戰機在國內被稱為「猛龍」。與國內威猛代號形成明顯差異的是北約為其賦予的代號Firebird,中文意思是「火鳥」。一龍一鳥,差距明顯,而同期美國F-16戰機卻被賦予了「戰隼」的代號,在北約的心目中,估計「火鳥」再猛也打不過「戰隼」。

殲-10主要裝備一台俄制AL-31FN渦扇發動機,機身下設計了11個掛架:六個在機翼下、一個在機腹下中軸線上、其餘四個為機腹下方兩側半共開工的串聯掛架,標準配置下載彈7000KG。

殲-11戰機是中國在俄制蘇-27戰機的基礎上,生產的一種雙發重型第四代戰鬥機。而北約在對其命名時,則直接使用了蘇-27的代號Flanker,中文意思是「側衛」。而美國同級別的F-15戰機則起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鷹」!

殲-11的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共有10個外掛點,可掛載多種空空飛彈、空地飛彈、炸彈、火箭彈等。

在殲-15艦載機的命名上,北約依舊發揮了拿來主義的作風,直接沿用蘇-33的代號Flanker-D,中文意思是「側衛-D」。而美國艦載機的命名不是「雄貓」就是「大黃蜂」,差距顯而易見。

殲-15的固定武器為一門30毫米機炮,可以攜帶使用現所有國產精確打擊武器,如霹靂-8/9近程空空飛彈、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遠程空空飛彈、鷹擊-91超音速遠程反艦/反輻射飛彈、鷹擊-8空對艦飛彈、KD-88遠程空地飛彈的對海上目標版本、飛騰-2型反輻射飛彈以及「雷石」系列制導炸彈等。

殲-20戰機是中國於新世紀研製的一款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二種投入批量生產的雙發重型五代機。秉承「龍系」戰機的命名,殲-20戰機在國內被稱為「威龍」,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北約的代號Firefang,中文意思是「炎齒」,炫酷一點的叫法為「火焰獠牙」。而同為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的美國F-22戰機則被起了一個犀利的名字——「猛禽」。

根據殲-20帶彈試飛試飛照片顯示,殲-20的側彈倉則各攜帶1枚飛彈,而主彈艙可攜帶4枚飛彈。殲-20裝有外掛點,可在犧牲隱身能力的情況下加大帶彈量。

我們看到了北約對於中國戰鬥機的奇葩命名,那麼對於中國的其它軍機的命名又會怎樣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殲轟-7戰機是中國於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雙發超聲速戰鬥轟炸機。北約代號Flounder,中文意思是「比目魚」。而同時期北約的戰鬥轟炸機命名不是「狂風」就是「攻擊鷹」,區別對待的標準太過明顯。

早期殲轟-7採用2台斯貝MK202渦輪風扇發動機,後期改進為國產的渦扇-9發動機,可搭載空空飛彈、空艦飛彈、炸彈、火箭發射器等武器。

強-5戰機是中國參照殲-6戰鬥機自行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強擊機。對於這款戰機,北約給出了一個奇怪的代號Fantan,中文意思是「番攤」。查找先關資料後得知,「番攤」是中國一種古老的賭博遊戲,用這個名字來做中國強擊機的代號,也許在北約心目中,中國強擊機能夠摧毀目標完全都是靠賭「人品」。

最初設計的基礎型強-5採用了兩門30mm機炮,安裝在機頭兩側,機腹下兩個武器艙能掛載250或500千克炸彈。後期生產的強-5每側機翼下增設了一個霹靂-2空空飛彈掛點,用於自衛。

在轟炸機的命名上,北約對於中國轟-5轟炸機的代號為Beagle,中文意思是「獵兔犬」。其直接採用了前蘇聯同型號轟炸機伊爾-28的代號。在北約看來,轟-5這種轟炸機不過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轟-5正常載彈量1000千克,最大載彈量3000千克。機頭設有一門固定航炮,機尾炮塔有兩門活動航炮。炸彈艙內攜帶4枚500千克或12枚250千克炸彈。翼下還有8個掛架,可掛火箭彈或炸彈。機頭機尾各裝兩門23mm機炮,總備彈量為650發。

而中國的轟-6轟炸機,北約賦予了其與前蘇聯圖-16轟炸機相同的代號Badger,中文意思是「獾」。與當年美國B-47「同溫層噴氣」、英國「勇士」、「火神」等轟炸機的高大上命名相比,「獾」這種鼬科小動物實在讓人感覺上不了台面。

轟-6的主要作戰武器為多種普通炸彈,艙內正常載重量3000噸,最大載彈量為9噸。機上裝有共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頭一門,機身上、下、尾部炮塔各兩門,由射擊瞄準雷達或光學瞄準具控制。

接下來我們在看看運輸機,運-8運輸機是參照前蘇聯安-12運輸機所生產的一種中型運輸機,北約代號Cub,中文意思是「幼獸」。而同一重量級別的美國C-130運輸機,則被命名為「大力神」,這之間的差距簡直是天差地別。

運-8動力裝置為四台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有效載重為20噸。

如果說運-8的北約代號已經算是輕蔑的話,那麼運-7運輸機的北約代號就是赤裸裸的抹黑。北約給運-7的代號為Coke,中文意思是「焦炭」。用此種名字來命名一種飛機,恐怕也就是北約能想得出了。

運-7採用的動力裝置為兩台東安發動機公司生產的的渦槳5A-1型發動機,最大有效載重在5噸左右。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預警機。空警-2000是中國生產的大型預警機,北約代號為Mainring,中文意思是「主環」。相對於前面一系列戰機的代號,空警-2000的代號或許是最好的一個了。不過北約給的這個名字比起「望樓」、「鷹眼」等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

空警-2000安裝了相控陣雷達,碟形天線,超級計算機、控制台及軟體。雷達為固定三片式,呈三角構型安裝,能夠360度全方位掃描覆蓋。主要用於擔負空中巡邏警戒、監視、識別、跟蹤空中和海上目標,指揮引導中方戰機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統作戰等任務,也能配合陸海軍協同作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100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