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萬萬沒想到:中國不願公開的這一招讓殲11成空中預警機剋星

卡洛斯| 2016-02-20| 檢舉

日本萬萬沒想到:中國不願公開的這一招讓殲11成空中預警機剋星

現代戰爭中制空權至關重要,勝負取決於制空權掌握在誰的手中。現代制空權的爭奪屬於一種體系性的作戰,其中又以預警指揮系統最為重要,沒有情報支援再先進的戰機也發揮為效能來。

空中預警機在預警指揮系統之中的作用最大,也因此在空戰中,決定勝負關健即在預警機,也因此各國才會不遺餘力地發展空中預警機,同時,也讓如何打掉對方的預警機成為一個大課題。

預警機自然屬於受到嚴格保護的目標,除了自身配備的電子戰系統,護航戰鬥機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活動範圍也是有限的,儘可能避免高危區域,比如:只在己方戰線後方區域活動,以其雷達對目標區進行探測。現代空中預警機的雷達探測400公里以上計算,既便考慮到敵我識別等因素,它依然擁有300公里以上的預警距離。

這樣一來,現有的三代機似乎沒有機會截擊它,只有四代機才能憑藉隱身性能好,可以靠近它,有機會下手。

也因此,有人對於我軍三代是否打算對手的預警機深表懷疑。實則不然,殲11之類的三代作戰飛機完全有能力打掉任何對手的空中預警機。 一方面,預警機太顯眼了。它的設計根本沒考慮過隱身問題,本身就是大個頭,雷達反射面大;它又做為一個雷達平台,需要不斷地發出雷達輻射信號,如此一樣,它根本沒法隱身。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只要它敢升空,接邊戰區,不被我們發現的可能性有嗎?

另一方面,我們對付預警機的技術。即便好定位目標,那就是如何打掉它的問題,上遠程空對空飛彈就行了!戰機不過是一個發射平台,飛彈才是重點。

以前俄羅斯人即對超遠程空對空飛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比如:R-77M-PD,它的射程達到160公里以上,並提出射程400公里的空對空飛彈研發計劃,只不過它無力完成研發,主要問題是沒錢!

中國在空對空飛彈技術方面的水平絕對算不上,研發遠程空對空飛彈算不上難事。事實上,中國早已開始了有關的工作。近幾年以來,先後傳出新型空對空飛彈的消息,包括霹靂13、霹靂15、霹靂21,它們其基本性都突出了一點:大射程!

新一代的空對空飛彈廣泛地採用了衝壓發動機技術,包括現役的霹靂12也出現了加裝衝壓發動機的型號。霹靂12的射程已達到100公里以上,那麼它的改進型會達到多少?更新的型號會達到什麼水平?不必懷疑中國的技術能力,中國非已一百年以前,那個貧困落後的舊中國!

以預警機的條件,要速度沒速度,要機動性沒機動性,對付它的飛彈只要能保證射程與命中率以外,不需要考慮機動性、重量等問題,可以說,要求其實是放低了。

這樣的消息絕對是日本人不願意看到的,一旦中國為殲11等三代戰機研發出遠程空對空飛彈,那麼打預警機就是一個戰術問題,而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了!日本不惜重金向美國採購了一大堆空中預警機,將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要麼冒被擊落地風險,去執行任務,要麼為了安全,放棄任務,反正怎麼選 都讓人頭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9080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