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轟炸機部隊運用任務規劃系統推進實戰化訓練,精準對接戰場,20架轟炸機穿越4個戰區進行突襲,航程近萬公里。該部隊利用任務歸化系統,進行實戰化突防突擊模擬訓練,精鍊打仗本領,創造了多項紀錄。
以下為原文:
轟-6K轟炸機(資料圖)
35小時內,20架轟炸機組成的大機群連續穿越4個戰區、起降6個機場,航程近萬公里,低空超低空飛行上千公里……
倘若在以前,這其中的任何一項訓練指標,都值得空軍航空兵某師官兵自豪一番。而如今,他們津津樂道的則是前不久的一次 「多方向多時域大重量大強度」跨區訓練。他們依託任務規劃系統,針對陸海多類目標,綜合分析計算,實施晝夜間模擬轟炸、飛彈模擬攻擊,驗證完善了8套戰法 對策。師領導告訴記者:以信息系統為支撐的任務規劃,促使「練為戰」向「練即戰」深化,正推動著部隊戰鬥力水平邁向新高度。
中國世界頂級轟炸機亮相
鳳凰衛視報道:陝西閻良附近的再次拍到有關相片,機呈三角形,採用雙發發動機,飛行時聲音很小,發動機位於機身下方,飛行時並不見長長的噴射火焰,可能採用了某種新型的發動機。三角造形更適合高空高速飛行,據外觀判斷,非常接近於傳說中的轟九戰機。
這兩年中國各種飛機通過各種不同渠道曝光,讓外國軍事專家驚訝。
早在五年前殲十就已經有人偷拍到,但被人說成是美國的F-16,一直沒有得到世人認可,感覺還是相當遺憾。中國空軍未來 將同時裝備兩型新型轟炸機,一種是將是載彈量大的,傳統氣動布局轟炸機——轟8(這裡將不介紹);另一種將會是擁有高空高速(3倍以上超音速巡航能力)能 力,載彈量適中的突破傳統氣動布局的轟炸機——轟9。
中國未來轟炸機想像圖
中國轟9空軍高空高速轟炸機,飛行高度達到36000米,最大速度達到3.7倍音速,這稱之為「雙三」。因此轟9比現有 絕大多數戰鬥機和防空飛彈都要飛得高、飛得快,因此出入敵國領空如入無人之境,未來在台海上空的「槍林彈雨」中都不會受到任何實質威脅;在台灣上空轟炸 時,即使台軍F16向它發射了AIM -9「響尾蛇」、AIM-120空空飛彈,但是飛彈肯定飛得卻還比轟9慢。
中國未來轟炸機想像圖
轟9將是中國第一種成功突破「熱障」的實用型噴氣式轟炸飛機。 「熱障」是指飛機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時,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熱量,從而威脅到飛機結構安全的問題。為此機身採用低重量、高強度的鈦合金作為結構材料(中國的鈦礦儲量占據世界的60%以上,中國鈦多)。
機翼等重要部位採用了能適應受熱膨脹的設計,因為轟9在高速飛行時,機體長度會因為熱脹伸長40多厘米;油箱管道設計巧妙,採用了可縮放的彈性的箱體,並利用油料的流動來帶走高溫部位的熱量。
儘管採用了很多措施,但轟9在降落地面後,油箱還是會因為機體熱脹冷縮而發生一定程度的泄漏。,轟9起飛後根據需要,在爬高到巡航高度後還可以再進行空中加油。
轟9的研製始開始於中國空軍裝備研發部門和西飛以及上海航天局(八院)某研究年開始實施的"長空計劃"。轟9將有可能安 裝4台發動機(原計劃是兩台,後為適應空軍提出的4倍音速超高空巡航要求改為4台,氣動布局設計也相應改進)該計劃中的「關鍵」是上海航天局(八院)某實 驗室承擔的是軸流式發動機發動機的研發,此型號發動機將帶有後加力燃燒室,單台最大推力18760千牛。
中國未來轟炸機想像圖
目前多數噴氣式飛機都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轟9這一特異之處是考慮到軸流式發動機在高速飛行時性能較為優異。發動機進氣口的前端有一個可自由調節的激波錐,以適應不同速度飛行時對進氣的不同要求。
轟-9遠程轟炸機確實已完成研製,並試飛成功,雖然不能過多透露具體信息,但大家可以從解放軍信息報道中看出:中國已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從中國有能力制止戰爭的誓言中得出,中國空中戰略遠程轟炸機具備實施遠程核反擊能力。
中國未來轟炸機想像圖
據稱,中國空軍將同時裝備兩種新型轟炸機,一是載彈量大,傳統氣動布局的轟-8,另一種是高空高速、載彈量適中的,突破傳統氣動布局的轟炸機轟-9,飛行高度達36000米,最大速度達3。7馬赫,比現有絕大多數戰鬥機和防空飛彈都要飛得高飛得快。
未來在台海上Q林彈雨中全無敵手,台軍F-16向它發射AIM-9、AIM-120空對空飛彈都不能集中。
也有消息稱,轟-9採用高強度的鈦合金,可以進行空中加油,安裝四台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達到18760千牛,具有三倍以上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列入目前世界頂級轟炸機之一。

中國空軍轟炸機部隊飛行員整隊行進
任務規劃系統以三維數字地圖和資料庫為基礎,能進行戰場態勢分析計算,精確規劃武器彈藥使用、突防突擊航線,並可仿真推 演,實現了偵控打評的全過程信息支持。一位專家曾形象地描述:任務規劃系統實際上是用數據語言、軟體語言等信息化語言來解決和描繪如何作戰,計算如何像打 仗一樣訓練的一套系統。而對於運用這套系統開展實戰化訓練的飛行員來說,任務規劃則是一種新的訓練理念,牽引著實戰化訓練與戰場精準對接。
這個師還聯合科研院所,研發突防突擊任務規劃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將作戰背景、環境全程帶入訓練,讓飛行員在「活」的戰 場、「活」的敵人面前練精練強打仗本領。系統投入使用僅兩個月,該師某團執行演習任務,在極限氣象條件下,依託任務規劃系統巧妙規劃航線,衝破重重攔截, 創造了攻擊距離最遠、打擊目標最精等紀錄。目前,該師已將該系統廣泛運用於實戰化訓練中,先後圓滿完成20餘項重大任務,被評為全軍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