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美國間諜衛星發現了蘇聯秘密研究的「裏海怪物」既像飛機又像船的怪東西就是地效翼飛行器,地效飛行器,是貼海面或水面高速行駛的運載工具,兼具艦船及飛機的特點,其隱蔽性強、載量大、時速高。90年代,由於俄羅斯軍費不濟,地效飛行器研發被無限期停滯,而當初的「怪物」現在也被變成了「廢物」。去年9月俄羅斯表示正在重啟地效翼船「裏海怪物」計劃,對產品原型機進行設計。新「裏海怪物」起飛重量50噸,載荷能力為9噸,可搭載100名乘客。巡航速度達350-450千米/小時。
「鷂」飛彈地效飛行器
地效翼飛行器,俗稱飛翼船,集飛機和艦船雙重優長於一身,可從水面或平坦地面起飛,貼近地(水)面飛行,也可利用升力增加、阻力減小的「地(水)面效應」,進行超低空掠地或掠水飛行,無須建機場和修專用碼頭,具有高速、良好的機動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江河湖海、沙漠草原等地域,執行邊防巡邏、海上救援等多樣化任務。
地效翼飛行器與運20相比誰優誰劣?
「飛機能在天上飛,又能像潛艇一樣在水底游,其設計理念是自相矛盾的,這樣的飛行器在國外也僅僅處於探索階段,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著手研究地效翼艇。1998年12座地效翼艇開始試驗,此後中國又發展了多種20座以下的地效翼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 中國發展地效翼艇積累了經驗,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海軍軍事專家李傑曾評論說,地效飛行器與運-20大型運輸機相比,前者可用於短程的運輸投送,而後者則實行遠程的戰略機動和投送。
運20和地效翼飛行器是應用於兩類不同運輸領域的武器。運-20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款大型戰略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20噸,最大載重可達66噸,可運輸大量人員、裝備和物資,實行遠程的戰略機動和投送。
而地效飛行器由於航程有限,其飛行距離遠遠達不到戰略運輸機、大型運輸機的水平,更適合在地面或海面,尤其海上的島與島之間、岸與島之間的運輸和兵力投送、物資投送、裝備投送,達到隱蔽的目的。
地效飛行器的最大價值,一方面是體現在掠海或掠地飛行中,其突出的隱蔽性能具有極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因其自身載重量較大的特點,可完成大量的運輸,或在經過改裝後實施水面作戰、飛彈攻擊等,將來還可作為裝載新概念武器的作戰平台,實現其他武器裝備所不能完成的任務。

海南英格地效翼船製造有限公司製造生產的CYG-11型地效翼船,飛行高度1-4米,飛行速度達210公里/小時,核載人數12人,載重量為1200千克,百公里耗油28升。
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呢?
地效飛行器的安全性,可能比不上船,但比飛機要高吧。航程也不是問題,可以中途加油的。設計難度也沒有飛機要求那麼高,很多高空飛行中會遇到的問題都不必考慮。資金上,應該說比研發飛機要便宜,運行效益,介於船與飛機之間,可運貨,可運人。速度是船不能比的。然而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呢?

地效有效區是和弦長是線性關係。但是海面上常有幾米的浪高,這樣弦長就要做得大才能保證即可利用地面效應,又可以避開海浪,由此導致飛行器尺寸很大,起飛重量也很大。如果飛得再高,離開地效區,經濟性就大不如飛機。目前地效翼飛行器是集合飛機與船的缺點,未來是否可以集優勢於一身還是我軍工人員研究的課題,假設有300架地效飛行器每架載員100,用來對某地的搶灘登陸,迅速搶占鞏固登陸點肯定很有優勢
此外,中、俄聯合開發的「海豚」地效飛行器,集中了中、俄雙方已有地效飛行器的優點,具有最優化的性能價格比。已完成了初步設計,通過了風洞試驗、水池試驗、開放水面的模型拖曳試驗。123軍情觀察室認為,地效飛行器集飛機與艦船之長,是一種新概念武器裝備,在未來戰爭中可大量運用並引發海上作戰方式的重大變革。若由軍事需求牽引高科技推動,跨越式發展我國軍用地效飛行器,可推動我新軍事變革的進程、提高我軍的海上快速機動能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