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作戰有一新突破:美國人直呼意外

殲-15「飛鯊」戰鬥機是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標準艦載戰鬥機,據資料介紹至今已經生產了10餘架,而且進行了全甲板作戰演練。殲-15在起飛時需要兩個關鍵設備,沒有它們飛機就不可能安全起飛,這就是貌不驚人但功能巨大的偏流板和止動輪擋。
「遼寧艦」的偏流板也叫「燃氣導流板」,可以擋住殲-15艦載機起飛時釋放的尾焰,把尾焰引向兩側和上方防止灼傷甲板、甲板戰位人員和後面等待起飛的戰鬥機。「遼寧艦」的偏流板背後有多根巨大的銅管,大量的海水在這裡循環流動,從而降低偏流板自身的溫度。
止動輪檔
殲-15「飛鯊」戰鬥機的止動輪擋也是實現全甲板作戰能力的關鍵部件。止動輪擋一般呈三角形,英文名稱是wheel chocks,chocks在這裡有「楔子、木楔」的詞義,非常貼切地反映了止動輪擋的外形和功能。殲-15戰鬥機起飛時,飛行員開動國產渦扇-10A發動機,將推力提升到F=1.26*10^5N時,止動輪擋迅速放下,殲-15繼續提升推力,通過長長的飛行甲板跑道,以60m/s左右的極高速度從甲板末端滑躍起飛。止動輪擋對於殲-15「飛鯊」戰鬥機的作用非常大,只有放下止動輪擋,飛機才能開始運動,也就是說止動輪擋是確保飛機速度為零、動能為零的關鍵部件。正是由於止動輪擋地位重要,「遼寧艦」專門設置了「止動輪擋操縱員」這一軍事專業崗位,一般由經驗豐富的二級軍士長擔任,對比海軍航管員可以由大學生士兵擔任的任職要求,可見「止動輪擋操縱員」崗位的重要性。
美國海軍現役「尼米茲」核動力航母上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一般採用前輪彈射方式,即在艦載機的前輪支架裝上拖曳杆,前輪直接掛在彈射器的滑塊上,彈射時由滑塊直接拉著飛機前輪加速起飛。這種方式簡化了以往8-10名掛拖索和撿拖索的甲板人員,彈射時間縮短,飛機的方向安全性好,但F/A-18E/F艦載機起飛時也需要偏流板,而且是在甲板前端設置了2套偏流板系統,2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可以同時準備彈射起飛。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使用偏流板時間更早,偏流板的誕生正是由於1950年代美國海軍開始裝備F-9F和-F3D噴氣式艦載機,為了防止噴氣發動機高溫燃氣會直接對著美國航母的木質甲板而引起火災,這種設備才開始在航母上大量使用。由於美軍是使用偏流板的鼻祖,美國國內軍事網站經常撰文宣稱「遼寧艦」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全甲板作戰能力,但是事實上是「遼寧艦」已經出海訓練多達數十次,培養了大批航母專業人才,6架殲-15同時在甲板上起降的畫面也早就出現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令美國人直呼意外不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991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