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任務失敗,這次飛行已經打破了飛行距離和飛行時間的雙重紀錄。」
原文: MilitaryHistoryNow.com

如果說德國指揮官保羅·埃米爾·馮·萊托-福爾貝克(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是英國的「眼中釘」、「肉中刺」,那還真是相當委婉的說法。
從1914年開始,在今天的蒲隆地、盧安達和坦尚尼亞一帶,這位當時34歲的勇猛果斷的普魯士中校率領3000正規軍和1萬當地土著與以英國為首的協約軍展開了為期四年的艱苦游擊戰。
有著「非洲雄獅」美名的保羅擅長伏擊、陰謀破壞以及閃電戰,他在對抗30萬英國、比利時和葡萄牙士兵組成的軍隊時未輸一仗,屢屢以智取勝。
保羅帶領的這支被稱為Schutztruppe的部隊基本都在非洲的灌木叢中作戰,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但是1917年時,他們迫切地需要獲得新補給。對柏林而言,這支軍隊將上千名敵軍壓制在了遙遠的非洲,對德國戰局大有幫助,因此維護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然而,為他們提供設備以及彈藥補給非常困難。英國控制著大西洋和印度洋,這讓海洋補給變得相當困難。而當時的飛機還沒有能力飛到目的補給區域,那裡距離他們可控制領土的距離超過4000英里。一些高層將領就開始考慮,齊柏林飛艇(Zeppelin)能否完成這個任務。
一戰時代的齊柏林飛船。來源:WikiCommons 前來營救的齊柏林
1915年開戰初期,德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飛艇對法國城市開始轟炸,他們還越過海峽對英國發起了遠距離襲擊。可是讓一艘特殊配置的海軍飛艇從歐洲南部一直飛到非洲給保羅提供補給,這有可能嗎?沒有人嘗試過飛這樣遠的距離,但理論上這是可行的,因此必須要嘗試一下。
德國製造商Luftschiffbau Zeppelin GmbH提供了其最新的一款機器,L59,柏林方面給的代號是China-Sache,可譯為「China Show(中國秀)」。
不可完成的任務?
這艘長達743英尺的艦艇最高速度可達64英里每小時,載員可達21人。飛艇上的一個無線廣播由艇上的五個240馬力引擎供給能量,這讓飛艇可以在這馬拉松運輸中隨時和德國保持聯繫。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任務都是非常冒險的,畢竟那時還沒有飛行器完成過如此長距離的飛行。更糟糕的是,就算這場預估四天的旅行順利完成,艦艇成功降落在提前安排好的地點(大概位於今天的坦尚尼亞地區),飛艇和艇上人員將會滯留在非洲,因為在那片遙遠的荒野,沒有設備能夠幫助補充返程所需的燃料。
因此,除了15噸補給的物品,L59本身也將為Schutztruppe軍所用。L59的所有能想到的部件都將被拆開,回收艇上一切可利用的原材料和設備。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德國工程師對其進行了特殊的改裝:L59圍繞艇殼的過道全部使用皮革製成,以便飛艇拆毀回收後用來為非洲的德國士兵們製作帳篷,而襯裡還可以做繃帶之用;飛艇的骨架則全部使用「杜拉鋁」製成,以便回收後用來搭建帳篷和防禦工事;而飛艇上的無線電收、發機,引擎,發電機和油箱將會被回收用於建立一個野戰無線電台。
啟航
指揮官 Bockholt。來源:WikiCommons
1917年11月4日,這艘被稱作是「非洲之船」的飛艇從西柏林的一個小機場起飛前往保加利亞東南部的Yambol,這一段旅程就將近1200英里,耗時29小時。
到這裡之後,一箱箱的機槍、步槍、彈藥、食物以及醫藥補給被運上L59。這些物資中包括許多鐵十字勳章,它們將被授予那些在東非戰鬥的老兵們以示嘉獎。也是在Yambol,這次任務的領袖海軍將領Ludwig Bockholt登上了飛艇。
在等待了七天後,它們終於迎來了一個適宜飛行的天氣,11月21日,L59起飛前往非洲。
起初,這艘飛艇往南飛行,直到馬爾馬拉海,之後越過土耳其西部邊境前往地中海的克里特島。11月22日黎明時,L59已經抵達了埃及西部的海岸線。24小時已經過去了,這艘飛艇離終點還有2800英里遠。
更不幸的是,對於飛艇上的人來說,此次行程絕非順暢。
他們需要在飛艇上呆4天,對於人員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挑戰。來源:WikiCommons 柏林,我們有麻煩了
德國總部方面不知道的是,英國的情報機構已經截獲了德國的海軍暗碼,知悉了L59的行動。駐紮在非洲的皇家空軍命令一個巡邏小分隊找到並摧毀這架德國飛艇。
但敵人的轟炸機對於機組人員來說不過只是最小的問題。飛艇一共有五個引擎,大概在飛到埃及中部某個地方時,其中一個引擎忽然不工作了。雖然這時的飛艇仍可以接收信息,但功率虧損使得飛艇上的廣播系統沒有辦法傳播信號。
飛越沙漠的旅行也是問題重重——北非火辣的太陽和降溫劇烈的寒冷的夜造成了非常猛烈的湍流。在飛越該大洲的前幾個夜晚,冷空氣使得氫氣被壓縮,L59飛行高度不斷降低。到黎明時,飛艇幾乎要和沙漠接觸了。
而白天溫度猛升迫使L59又得飛向天際。不久,筋疲力盡的艇上人員就被高海拔地區稀薄的空氣折磨得不成人形:一些人患上了頭痛,另外一些人說出現了幻覺。儘管危險重重,Bockholt依然下令讓整艘飛艇前行。
任務取消
然而就在這艘飛艇已經進行了這次旅途的一半時,大概在Khartoum西部地區,無線電接受員收到了來自基地的一條消息:L59取消任務並且馬上回到保加利亞。雖然艇上的人員都堅持完成此次任務,但Bockholt還是按命令要求飛艇返航。
L59上的人們不知道的是,保羅已經給柏林方面示意降落地點Mahenge正處於英國的重火力範圍之內,他的軍隊沒有辦法在飛艇到的時候奪得該塊區域。空中補給這條路行不通了。
48小時之後,L59就順利在保加利亞Yambol著陸。到此時為止,這艘飛艇已經連續不間斷地航行了95個小時。飛艇上的燃料還可以堅持兩天半。即使此次任務失敗了,這次飛行本身已經破了飛行距離和飛行時間的雙重記錄。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艇長Bockholt和他的艇員將成為國家英雄,但這卻是戰爭期間,L59史詩般的飛行壯舉不得不被鎖在保密檔案櫃里,直到戰爭結束這一壯舉才被公布於世。但這個時候,艇長和他的艇員已經在戰爭中陣亡了。
結局
獲得補給的希望破滅之後,保羅帶領軍隊南下葡萄牙屬莫三比克,在這裡他們輕而易舉地拿下了Ngomano鎮。起碼在之後的一段日子裡,軍隊獲得了充足的食物補給。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保羅領導的這支軍隊襲擊了羅德西亞和莫三比克的大小城鎮,同時還機智地避開了一路上的所有盟軍。Schutztruppe軍隊一直持續作戰,直到1918年停戰後的一周,他們在尚比亞投降。
至於L59,在之後的幾個月里,它一直在歐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區執行轟炸以及偵查任務。
1918年4月7日,它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一艘德國潛艇的船長目睹這艘飛艇在飛了700英尺後無故爆炸。後經查證,爆炸原因是燃料泄漏。飛艇上的21名人員包括Ludwig Bockholt全部不見蹤跡。被摧毀時,L59正滿載炸彈前往英國位於馬爾他的海軍基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