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擊中航母彈藥庫事半功倍?它需要突破層層防線
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最強大的航母,所以它的許多對手都在研製反航母的武器,其中以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最為突出。而如果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能夠準確命中彈藥庫,是不是會實現從整體上達到徹底摧毀並擊沉航母的目的呢?
筆者在之前曾經提到,進行起飛前作業的時候,以及進行在途補給的時候,是航母最脆弱的時候,這個時候航母一般航速低,航向比較穩定。此時需要航母指揮官洞察敵情,把握戰機。
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擁有遠、中、近多層防禦網,能夠對來襲飛彈進行有限攔截。最遠程是標準-3這樣的大氣層外攔截,然後是大氣層內的攔截彈,最後是近防系統。由於反艦飛彈進入大氣層後會以極高飛行速度俯衝,其攔截機率非常小。
如果飛彈採用的是攻頂模式,那麼就得直接面對航母的裝甲飛行甲板,威力太小或者是沒有配備穿甲戰鬥部的飛彈很難洞徹飛行甲板。反艦彈道飛彈這樣的飛彈擁有貫穿飛行甲板的能力,深入到下部艙室,則對航母的結構性損壞要大得多。
能夠打到航母的彈藥庫就更好了。航母的彈藥庫一般處於全船的下部,需要貫穿多層甲板才能夠威脅到它。
兩個黑框所在的地方便是里根號航母的彈藥庫的位置。這些彈藥庫被置於機庫之下。彈藥通常由升降機送到機庫,再送到飛行甲板上。
這些彈藥庫通常設置在艦島的前方。航母上的彈藥庫可以分為主彈藥庫、飛彈彈藥庫、戰備勤務彈藥庫和儲存特種彈藥及其部件的彈藥庫。
重要的彈藥被放在水線以下的位置,而且有裝甲室提供保護。此外,在彈藥庫的外側,航母通常還設置了水下防護結構。艦船水線以下部分遭到攻擊,受致命傷的機率高得多,這也許是許多國家仍然不願意放棄魚雷的重要原因之一。
航母的彈藥庫布置結構。其中,粗斜線部分用於放置普通彈藥,中斜線部分用於放置火工品、小斜線部分用於放置炸彈,小點部分被用於放置火箭彈,反粗斜線部分被用於放置飛彈。豎線是人員進入彈藥庫的路線。
由於彈藥庫設置在船體的下方,反艦飛彈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威力和穿甲性能。配備穿甲戰鬥部的東風-21D和東風-26型飛彈末端速度極高,彈頭質量巨大,可以勝任這種任務。
鑒於之前曾經吃過虧,美國非常重視彈藥的鈍感處理。美國彈藥抗爆燃的時間標準是3分20秒,彈藥庫被擊中後,航母就得迅速的進行損管,如果在這個時間內無法遏制險情,那麼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過,在很多時候,即便沒有擊中彈藥庫,如果攻擊到油庫等要害位置,航母也無法繼續作戰。其中,艦島是飛控室、航海艦橋、雷達室和各種電子設備聚集的地方,此處被攻擊也會造成航母停擺。
再則就是彈射器和阻攔索被破壞,航母也無法正常運轉。作為一種海上兵器,航母也具有很大的脆弱性,我們可以它的弱點進行利用。不過,航母打擊群的威力也是顯而易見的,必須在它發起攻擊之前就予以制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