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美國在1956年至1966年研究過的各種升力體構型高超聲速飛行器,實際上,美國為了獲得可以快速瞬間打擊他國的超級武器,是開展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最早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對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最深入的國家,然而,2008年以來,美國國防部的「常規快速全球打擊」(CPGS)計劃中,美國空軍主導的HTV-2「獵鷹」計劃兩次飛行試驗都失敗了,而美國陸軍主導的「先進高超聲速武器」(AHW)計劃的第一次試驗取得了部分成功之後,連續發生多次實驗失敗。
美國陸軍原本期望此次試驗取得成功後,推動該項目轉化為正式的武器型號,並在五年內研製成功,但AHW計劃的第二次試驗慘遭失敗,運送AHW的STARS火箭爆炸後,美國陸軍的發射場地面設備嚴重受損,美國的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未來前景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雖然後來,美國又搞了一個HX計劃,打算製造一種飛行距離大於20000海里(約38000千米),橫向機動能力大於10000海里的超級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武器,也是一種貨真價實的全球打擊範圍的快速攻擊武器,它可以在2小時內命中地球上任意地點的目標,但就在美國躊躇滿志的時候,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的新型DF-ZH飛行器獲得了連續7次發射成功。
軍事專家黃強告訴記者,實際上,我國很早就意識到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重要意義(不要忘了錢學森是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這門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而著名的錢學森彈道是由他發明的。),但是直到上世紀90年代之後,中國對高超音速武器才開始進行深入的研究。到了21世紀初,高超音速武器也成為一個熱門的新領域。中國的863和973都先後設立了相關的研究專項。
雖然中國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的時間比較短,但進步確實神速的,為了進一步推動這兩個領域的工程化發展,中國先後成立了「高超聲速飛行器科技工程」和「臨近空間無人飛行器」兩個重大科技專項,分別由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航天科技一院於2008年10月成立了「北京臨近空間飛行器系統工程研究所」(也就是一院10所),此後,中國確立了以DF-ZF為核心的第一代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並在2014年從山西五寨基地發射的一枚飛彈上,圓滿完成了石破天驚的第一次高超音速武器飛行試驗。
據美國媒體認為,DF-ZF高超音速武器的飛彈射程達15000千米,其中滑翔距離約為100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為馬赫數10至12之間,這個速度可以讓中國在4至12小時之後命中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面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944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