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曝光:中國怎麼在南海一夜間造出這麼多機場

軍情諜報| 2016-02-12| 檢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爭奪太平洋島嶼及上面的機場成了美國和日本拉鋸的焦點。如果在遙遠的海島上擁有永備機場,那麼將無疑會占據巨大的優勢,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要在海島上建立這樣的一種機場,並非那麼容易。在海島上修建永備機場,無疑會面臨許許多多的苛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良好的地基硬度,要建造一個機場,機場跑道和滑行道的硬度是必然有要求的,土質不能太軟,否則會經常出現地基沉降,時刻需要施工維修。

永暑礁

如果島嶼的地底都是珊瑚沙,吹填的新陸地也是用珊瑚沙,那麼就會面臨很多問題。

珊瑚沙是以珊瑚碎屑為主並有石灰藻、有孔蟲、棘皮動物碎片組成的鈣質砂,即使運輸鋼筋混凝土等進行重新填,也無法改變地底的土質結構。

珊瑚沙長期浸泡在海水中,本身硬度和強度就不夠,裡面非常容易進水。這種地面在海水潮汐的長期沖刷侵蝕下,很容易出現地基沉降和道面斷裂,導致機場不安全因素增多,機場可用時間不多。

二是要有良好的風向。機場一般選擇跑道的時候需要考慮風向,這是為了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可以利用風向增加更多升力考慮的。

機場設施

刮的東風西風多,跑道就是東西向,南北風多,就是南北向。陸地機場位置標圖中也都會標出機場的跑道方向。

通常情況下,島礁礁盤會受到地形限制,無法選擇,這就導致了這種跑道對於起降條件要求嚴格的飛機無法經常使用,進一步削減了一年中的機場可用時間。

三是要有良好的氣象條件。如果一個地方常年大雨,大風,那麼該地是不適建機場的,因為這些天氣,機場都無法使用。

如果地區內是全球檯風生產最多的地方,大雨,大風非常多,甚至海浪很高時,都會衝進機場內,導致許多問題,光是機場設施排水都很難。雖然可以建設防波堤和擋風牆等減少這種危害,但效果也是極其有限的。

以上條件都限制了填海造陸機場的使用,而如果要建設成綜合性保障基地,那就更難了,甚至幾乎無法實現。

通常情況下,先進戰鬥機需要建設航材倉庫,彈藥倉庫,油料庫,需要大型停車場和各項車輛,物資儲備庫,還要有警衛,通信,機務,場務,各類導航設備等。

機場設施

這些設備綜合下來,沒有幾千人根本無法運轉起來,如果還想保障其他機種,那需要的物資和人員更多。這些人在島上住宅,用電,吃飯,用水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僅如此,要是再算上採購,裝載,卸貨等環節,會對後勤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這還不算機場保障正常運轉作戰物資。

此外,既然是大型基地,尤其是遙遠的基地,戰時就很容易被火箭炮和飛彈覆蓋。島礁跑道一旦被摧毀,修復難度要遠遠大於正常跑道。

如果要上防空飛彈之類的設施又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正是因為綜合保障基地有這麼多的難點,因此需要的人力物力極大。

永暑礁

海島機場跑道的用途應該主要是兩個:第一是讓運輸機提供一部分補給和戰時受到攻擊時的快速運兵增援防禦海島,運輸機的起降和跑道條件要求較低。

第二是有時可以用雙機編隊規模的巡邏飛機在海島上進行一定的加油補給和飛行員休息,保持巡邏常態化,雖然不是所有天氣都可以使用,但也可以發揮一定的威懾作用。

中國南海真實布局果然強悍:美基地危在旦夕

港媒稱,中國軍事專家稱,北京需要在南中國海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建設第三條跑道,來實現成為真正藍水海軍的長期戰略目標。

據香港網站9月16日報道,在他們發表這番講話之前,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稱,9月8日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似乎在準備修建第三條跑道,這次是在米斯奇夫礁(即我美濟礁——本網注)上。

南沙跑道可讓解放軍在整個南中國海投射力量。

報道稱,米斯奇夫礁是中國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建造的七座人工島之一。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亞洲海洋透明計劃主任格雷格·波林說,最新的圖像顯示有一塊3000米長的區域,周圍有圍牆保護,這與中國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另外兩個島——永暑礁和蘇比礁(即我渚碧礁——本網注)——上所做的工作類似。

沙永興島2000米跑道的建成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海軍退役官員說,跑道將有助於幫助海軍打擊美軍在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等地區盟友幫助下在南中國海建立的據點。

這名海軍退役軍官說:「如果解放軍想要在南中國海取得制海權,海軍就必須實現對南沙群島的空中控制,這裡是中國海軍進入西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中國軍艦挺進美核心區:逼美國軟化南海立場

美國媒體9月4日發表了題為《中國軍艦進入美國12海里領海範圍內》的報道,編譯如下:

五角大樓官員4日說,一組中國軍艦本周經過阿拉斯加附近的美國領海,這一異乎尋常的舉動凸顯美中發生海上摩擦的可能性。一位匿名的美軍官員說,5艘中國軍艦經過了距阿留申群島約12海里的水域。這位官員說,這些軍艦沒有違反國際法。根據被稱為「無害通過」的通行制度,允許他國船舶通過地主國的領海。

該官員說,這批軍艦現在顯然正在返回中國的途中。它們由3艘水面戰艦,一艘兩棲戰艦和一艘補給艦組成。

阿留申群島位置示意圖

五角大樓發言人比爾·厄本說,這些軍艦在經過阿留申群島後繼續駛入太平洋。國防部官員說,他們沒有調動美國海軍軍艦對中國軍艦作出反應。

國防部不打算更多地提供有關這些軍艦位置的最新信息,這意味著他們或許認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中國5艘軍艦穿越白令海峽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戴維·蒂特利說:「這顯然是一個信號。」他認為,中國可能在謀求確立自己作為北極不斷擴大的商業活動中重要力量的地位。

他說,這起事件——特別是沒有激起美國劇烈反應這一點——還可能會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海上爭端的立場起到軟化作用。

在中國軍事開支不斷增加的時候,美國對中國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的立場以及填海造島的做法進行了批評。

蒂特利說,美國對本周中國軍艦在白令海活動淡然處之的做法,可能會促使北京緩和對外國在中國外海存在的反應。

他說:「這就是成熟的超級大國的運作方式。每次有軍艦合法活動時不用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就中國的擴充軍備,美國顯然任由它一展翅膀,只要它不越過合法的界限。

五角大樓發言人威廉·馬克斯說:「中國海軍是一支全球性力量,我們鼓勵他們和其他國家的海軍在國際水域活動,只要他們遵守國際法。」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

歐巴馬此時正在阿拉斯加度假

南海一招新增1400萬兵力 組建成「第二海軍」

日本媒體10日稱,中國用漁船建立了一個海上民兵網絡,這支龐大的準軍事力量被用來與海軍一起,推進北京在南海和東海的戰略目標。

報道稱,中國擁有20萬艘漁船,運營著世界最大的漁船隊。其商業性產業雇用了1400萬人,占全球漁民總數的25%。他們接受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漁船則裝備先進的電子設備,包括通訊系統和雷達,可與中國海警等互動。

中國南沙守礁部隊

很多船隻還配備衛星導航,能夠監測和傳遞船隻方位,收集和報告海事情報。海上民兵還給中國軍艦提供後勤支援,例如2008年5月,民兵漁船曾給浙江省附近的兩艘軍艦運送彈藥和燃料。

該雜誌稱,國際法規定,平民和民用目標不應受到武裝攻擊。

密密麻麻的中國海上漁船

中國海上民兵網絡的絕對規模和範圍使戰場空間複雜化,令對手陷入政治困境之中,不得不在海上危機或海戰中對中國採取更謹慎的行動。

區分合法漁船和那些支援中國海軍的民兵船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悲劇發生,被摧毀的任何武裝漁船都將成為中國爭取同情的宣傳牌。文章由此呼籲,海上民兵構成的挑戰需美國及盟軍擴大軍力,包括軍艦、潛艇,特別是無人機等來應對這一「威脅」。

「日本漁船的電子設備比中國的先進得多,難道它們也是準軍事力量?」 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這樣質疑道。他10日對媒體說,中國漁船沒有武裝,排水量大的幾百噸,小的只有50噸。

三沙市男女民兵肩挎56步槍宣誓。

為軍艦運送彈藥需要專業化船隻,不可能是漁船。遠洋捕魚肯定需要導航等技術不斷發展,但絕不是用於偵察。

張軍社說, 日媒這篇文章的內容和觀點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

中國遠洋捕魚船

在處理東海和南海爭端時,中國一向主張和平解決,不會派軍艦。在和平時期,中國也不會將漁船用于軍事目的。

中國漁船在東海和南海海域捕魚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難道讓中國政府限制漁船活動不去捕魚?這不可能。

美國膽寒:中國在南海建造第二個海上堡壘

「中國可能準備修建第二條南海飛機跑道。」在東協會議召開之際,位於華盛頓的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了這樣一條吸引眼球的消息。

菲律賓媒體報道稱,CSIS表示,中國已經在永暑礁修建了一條3000米長的跑道,這是該地區最長的跑道,「且最終可以用於作戰行動」。

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控制的渚碧礁上已經增加近400萬平方米的土地,表明北京可能準備修建另一條長度類似的跑道。

永興島成解放軍南海支點 機場跑道不斷擴建

CSIS在網站上稱,「中國在永暑礁上的空軍基地將促人警醒」,這將使中國能在這一地區部署海上偵察機和戰鬥機編隊。

CSIS還羅列了各方在南沙建設飛機跑道的情況:台灣目前正在對太平島上1195米長的跑道進行升級改造。

馬來西亞在彈丸礁建有一條1368米的跑道;菲律賓的跑道略短,受損嚴重。

越南1976年在該地區率先建造跑道,但只有550米長,為該地區最短。

永興島最新鳥瞰圖,島上的跑道清晰可見

美國媒體3日刊發題為「中國的下一個海上堡壘」的文章,渲染中國在南海的「威脅」。

報道稱,一些菲律賓官員認為,中國計劃將這座距離蘇比克灣200多公里的島礁軍事化。菲最高法院法官卡皮奧上月隨菲律賓代表團前往海牙國際法庭,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張。卡皮奧警告稱,中國很快可能在黃岩島填海造地,將其軍事化。

與南沙和西沙的現有基地一起,黃岩島上的基地將使北京在南海中心航線附近擁有三角形前沿陣地。一個南海三角形前哨將使北京控制主要航線,並給中國進入太平洋的軍事跳板。

菲律賓軍方稱,目前尚無跡象表明中國正在黃岩島填海造地。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艾里貝里表示,根據菲軍方最新偵察報告,沒有中方在黃岩島活動的跡象。

南海島礁是怎麼施工的

南沙礁盤周圍大多有面積廣大的淺灘,裡面最多的就是大量海沙,填海最有效率也是最經濟的方法就是將這些沙子利用起來,就地開採使用。如此多的海沙當然不能用抓鬥或者鏟子螞蟻搬家,而依賴於一種更有效率的作業方式——吹填。

吹填一般是指用挖泥船挖泥後,通過管線把泥艙中的泥水混合物,排放到近海陸地,將近海淤泥填墊,排除淤泥中的水分,達到一定標高,使之具有可利用價值。

(」天鯨「號)

(「天鯨」號船首的絞刀)

為了加快在南海區域的填海速度,中國出動了大量工程船隻和機械參與施工,其規模甚至大到海軍專門改造了數艘登陸艦作為「施工隊」的生活保障船。

而在這支船隊中,對填海工程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便是亞洲第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鯨」號。

浮標是幹啥用的。浮標個x!這是填海造地用的輸泥管道,上面所謂的浮標是浮體,把輸泥管道托舉在海面上的。不過吹填這種填海方式,唉,挺污染環境的,不過最適合短時間快速造地

這不是浮漂

照片是一個小項目的,很清晰圖解這些個浮標是幹啥用的?再說下吹填方式填海造地過程:填海造地的基本道理就是,先用一周的土牆(學名圍堰)把一塊水域圍起來,在地勢高處架設泥沙噴口,噴口的角度根據實際情況定,一開始角度較低,噴填周邊,然後逐漸調高角度,噴填較遠的地方,泥漿進入填海區域後,經過一段時間泥土和水逐漸分離,在地勢低的地方或者易排水的地方開一個口子(學名溢流口),水從溢流口流出,泥漿由於重力作用會形成一個平坦的面,再噴填泥漿,再排水,反覆之後,填海區域地勢已經較高,封溢流口,撤噴填口,太陽曬,差不多後打夯機打夯硬實地面,然後建設建築。

現在明白這一根根的繩子是啥了吧!

外交部為何暫停造島

前些日子,外交部聲明暫停陸域吹填,外交部這個發言的時機把握的還是很好的,如果一句話來概括,大概就是中國趕在美帝發彪前把事兒辦完了。

先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背景。中國這個所謂的「陸域吹填工程」,以三大四小為核心,大概從2013年年底開始啟動。其實頭半年國際社會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畢竟越南和菲律賓此前也在南海有過建設島礁的行為,我們想進來插一腳你也不好多說什麼。按照大家的慣性思維,填海造陸總得一個兩個一起來,慢慢搞。但沒想到的是天朝的鬼斧神工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可以做到在6-8個礁盤同時作業,特別是2014年下半年忽然開始發力,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原來南海最大的太平島,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計量單位,這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具體的島礁成長圖知乎上已經有很多,這裡就不貼了。於是我們就悄悄然吃成了一個胖子。然後這個事情鬧大了,整個東南亞都坐不住了。事件從去年年底開始發酵,鄰居們一個接著一個排隊譴責。但是時間不等人,今年上半年中國仍然頂風作案,甚至填出了比2014年更大的面積。等到最近美帝開始頻頻表態,出動飛機來監察的時候,又過去了幾個月,我們已經把碼頭和跑道都搞出來了。

中國南海守礁士兵

時至今日,中國以三大四小為核心的填海計劃在事實上已經基本完成,所以外交部可以恰到好處地宣布填海工程近期告一段落,並著重強調建設島礁的民事作用。這個發言包含了兩層意思:

第一,賣給美帝一個面子,你看你一吼我可就停了喲,別和我過不去了;

第二,其實我就是填完了,你們來咬我呀咬我呀。

所以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是很有道理的。

另外,一個令人驚奇的事實,去年下半年榮升南海第一大島,各大論壇上風光無限的永暑島在過去兩個月已經降為了第三大島。以2015年6月來看,南海第一第二大的島礁是美濟島和渚碧島,分別為5.5平方公里和4平方公里(維基百科)。而這兩個島卻都是2015年1月開始實質性動工,相當於在半年裡填出了19個太平島的面積,遠超2014年。這就解釋了美帝為什麼在近兩個月口風突然變得如此犀利。

點擊圖片進入下—篇

目前南沙島礁示意圖如上

七八月份的南海很危險

這邊島礁建設的規模可以算是國內史無前例疏浚吹填大工程,在人家家門口搞了這麼多充滿現代感的東西出來,這一招確實讓別國震顫。外交方面確實頂著巨大的壓力,但總歸,做出東西來了,把本來一望無際,只有在退潮到低谷的時候才能露出水面一點點的的礁石上鋪出幾平方公里的島嶼——而且不止一個。

這種感覺就像村裡兩戶人家,A和B是鄰居,A為了在自己的地上多造幾個打穀場,奈何這幾個打穀場就貼著B的門口,B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譴責了好久,甚至不惜到地主C那裡求幫助,A看看打穀場弄得差不多了,先歇兩天。嗯……

官方發布的南海島礁照片

南海這邊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冬季不冷,夏季不熱,但到了6月份之後降水量已經明顯開始增多,風浪增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船舶施工效率和安全,雖然有些島嶼是環形的,在類似瀉湖的範圍內施工可以一定範圍內減少浪的影響,但大自然的力量有時候想想是蠻可怕的,在一個月前這裡還是皓月當空,星輝燦爛,但現在每天都是電閃雷鳴,六七級的風吹的人髮型凌亂,之所以撤退,季節原因是很重要一個因素。

暫時撤退,一方面緩和下緊張的外交壓力,另一方面,避過雨季,百年大計,也不急於一時,畢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即便沒有外部壓力,工程總有階段性的,七八月份的大風大浪讓整個船能橫傾二三十度,多年經驗的老水手都得暈船,況且這種情況下淡水和食物的補給更成問題,此時停一停,順便賣個人情展現下大國風範,何樂而不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937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