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武器裝備技術的進步,高機動輕裝部隊和陸軍航空兵越來越在各國陸軍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主戰坦克為標誌的重型裝甲部隊的份額越來越少。但是,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集裝甲防護、強悍火力和高機動性為一身的坦克將無可替代,仍然是陸戰武器之王。近些年,主戰坦克也在不斷改進系統性能,裝配新型彈藥,適應戰場上可能面對的多種目標,這其中就包括打擊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是坦克的天敵,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好,火力較強,坦克在沒有地面防空系統支援的情況下,面對武裝直升機,通常只有挨打的份。上世紀九十年代北約國家對抗演習時的統計,坦克與武裝直升機的戰場交換比可以達到1:19。美國也曾計算過,第101空中突擊師在進行空中攻擊作戰時,88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24小時內可以輪番出動240架次,摧毀敵1400-2000個裝甲目標。
這種戰鬥結果的巨大不平衡,對當今的裝甲部隊提出了更高要求。運用自行高炮或近程防空飛彈可為坦克提供伴隨防空掩護,但同時作為一種機動作戰武器,坦克將對付武裝直升機的希望完全寄託於其他力量也是不現實的,坦克自身還需具備一定的直接防空能力。
這種直接防空能力,現在已經在中國軍隊得以實現,最新式的99A重型坦克和即將服役的第二代輕型坦克,都將擁有一種高效的新型多用途智能榴霰彈,既能打直升機,也能打敵步兵。
用坦克炮打直升機,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歷史上卻有過用坦克炮擊落低速飛機和直升機的先例,在二戰時期美國和德國的坦克都用火炮擊落過低空飛機。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坦克就使用主炮擊落過一架敘利亞的「小羚羊」直升機。打擊貼近地面低速飛行的直升機,並非難事,近幾年敘利亞內戰的戰場上,甚至有反坦克飛彈擊落低空直升機的戰例。
中國軍隊一直高度重視地面部隊打敵直升機的手段,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著手研製地面炮兵打擊武裝直升機的戰術,並在2000年全軍科技練兵演練和新三打三防彙報演習時,為中央軍委領導做過表演。解放軍的這個「發明」,是團屬炮兵營的18門122毫米榴彈炮,在觀測系統的連續火控支持下,間接瞄準,集火射擊,使用空炸引信打擊遠距離的低飛武裝直升機戰法,自稱可有效地攔阻和打擊低空慢速的直升機,但在戰場上的現實使用效果,誰心裡都沒底,這畢竟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應對措施。
90年代末中國又從俄羅斯引進了125毫米9M119「蘆笛」等數個型號的炮射飛彈,並加以國產化,配備在04式步戰車、100毫米輪式突擊炮、105毫米輪式或履帶式突擊車、96A/96A、99/99A等坦克裝甲車輛上,這些炮射飛彈都採用雷射駕束制導,射程5000米左右,飛行速度350秒,理論上具有打擊武裝直升機的能力,但命中率較低。
外軍比較重視坦克主炮直接對抗武裝直升機,以色列開發的「拉哈特」( LAHAT)雷射制導炮射飛彈就能直接在8公里距離上打擊敵武裝直升機。美國也先後開發了從橡樹棍到XM1111的多種炮射飛彈,以及配備對空/地雙模式近炸引信的120毫米M830A1多用途高爆彈,但這些都沒有大規模應用。
美製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所使用的「橡樹棍」炮射飛彈。
我軍還直接使用常規彈藥對抗敵武裝直升機,2014年在俄羅斯舉行的「坦克兩項」世界比賽中,就設有低空直升機靶,距離為900—2200米,要求參賽坦克使用主炮射擊,中國參賽的96A坦克就憑藉優異的火控系統,發發命中。
我軍前裝甲兵學院院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2013年接受記者採訪時,也透露過,十幾年前我軍裝甲部隊曾做過仿真實驗,通過「裝備作戰仿真實驗室」,進行以99式主戰坦克連與得到「阿帕奇」加強的敵軍海岸堅固防禦陣地的分隊級作戰仿真。在把握住「先敵開火兩分鐘」原則下,在我坦克連可承受損失的範圍內,坦克使用主炮集火射擊在1000米距離上是能夠擊落當面直升機的。但仿真實驗也提出,需要進一步研製新型的空炸彈藥和引信,並為大口徑坦克炮配備炮射飛彈。
中國軍隊曾認真研究如何以坦克炮對抗武裝直升機,從檢索國內論文網的信息來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8年前後,有大量研究先進彈藥和坦克炮對武裝直升機射擊的技術文獻,這說明中國正在以新一代主戰坦克和輕型坦克為背景,研製一種比炮射飛彈和近炸榴彈更加高效的新概念多用途彈藥,用來在未來戰場上打擊敵武裝直升機和地面人員車輛等軟目標。
這種彈藥就是軸向前拋分時爆破榴霰彈。這種新概念彈藥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被透露出來,是在海軍使用的76毫米艦炮軸線場定向分爆式防空榴彈基礎上研製的,專門為坦克炮配備,用於打擊地面軟目標或空中目標,屬於新一代新概念彈藥。
125毫米坦克炮軸線場定向分爆式防空榴霰彈,內裝3.5公斤預製鎢合金動能殺傷破片,一共450個鎢合金子彈,分6層裝填,每層75枚,單個預製破片質量為8克,直徑為8毫米。分爆式榴霰彈預製破片的拋射過程與常規榴霰彈相同。該彈是定向殺傷彈藥的一種,預製破片向前方拋出,屬於軸向定向殺傷彈藥,優點是彈丸和預製破片的速度高,殺傷面積大和具有分段毀傷作用,配合高精度時間引信或近炸引信,具有很強的防空反導能力,所以也稱為「智能榴霰彈」。
該彈的工作過程比較類似瑞士阿海德防空彈藥,阿海德防空彈藥屬於集束式預製破片編程引信子母彈,能夠利用彈體攜帶的大量預製破片,形成一個直接指向目標的高密度破片束,以攔截和毀傷空中目標。其可編程電子時間引信,通過火控計算機根據目標速度航向數據算出彈丸的最佳引爆時刻,通過炮口線圈直接裝訂,彈丸根據裝定的時間在目標前方最佳位置炸開彈體,具有極高的打擊效率。
阿海德防空彈藥技術在中國軍隊早已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最新型的PG99式雙管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炮和單管轉膛35毫米輪式自行高炮,都配發國產智能時間引信預製破片榴彈,其實就是阿海德彈藥。中國海軍054A型護衛艦上面的76毫米速射艦炮,也配髮帶有智能引信的預製破片反導炮彈。戰略網 www.chinaiiss.com 專業軍事評論網站
中國的新式坦克炮射智能榴霰彈也使用電子時間引信,通過坦克上的瞄導合一火控系統測定敵武裝直升機飛行距離和速度等數據,自動裝配智能時間引信。
智能分爆式榴霰彈的彈體由兩部分組成,上部是鎢合金預製破片,下部是殺傷戰鬥部,兩部分在一次射擊中先後引爆,能夠較好的集合榴霰彈和殺爆戰鬥部的優勢。當彈丸接近目標時,引信適時作用,在拋射藥的作用下,向前拋射出呈前錐形分布的450個質量為8克的圓柱形鎢合金預製破片,初速可達1000米/秒,能穿透1.5厘米厚的鋁合金裝甲靶板,預製破片經過階梯式加速和擴散,在目標正面形成一個高動能、高密度並有一定縱深的破片彈幕,這是首次對目標進行毀傷,隨後引爆彈體後面的殺傷戰鬥部,可形成1000個轟爆破片,對目標進行再次毀傷,從而實現雙重分段高效毀傷。比較適合打擊空中低速目標,地面人員車輛以及軟目標。這相當於用一發炮彈對目標進行了兩次毀傷。
無獨有偶,在中國研製此型彈藥的同時,俄羅斯也在發展一種極為相似的炮彈,即新一代125毫米坦克炮的「斯瓦洛格」軸向前拋預製殺傷破片榴彈。「斯瓦洛格」榴彈也使用火控系統自動裝訂時間引信技術,彈丸採用預製破片和殺爆戰鬥部分裝形式,作戰過程與中國的智能分爆式榴霰彈完全相同。
目前中俄兩國已經無法分清該彈具體是誰參考了誰,不管黑貓白貓,能擊落武裝直升機的就是好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9204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