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激辯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戰力如何?美專家一席話讓人恍然大悟

中國海軍將在2020年前擁有二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不過第二艘航空母艦的具體設計定位是目前外界的主要爭論話題,尤其這個是中國完全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它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大傢伙,引得不少外媒紛紛展開了猜測和聯想。

要確認一艘航空母艦的實際外形和用途,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看這條航空母艦的噸位,目前外界對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的航空母艦的外觀上可能說法不一,但是對於它的噸位基本上認為是在標準排水量5萬噸,滿載排水量6.75萬噸。這個水平在全球航空母艦的排名中,也是可以進入前十的水平,並且比中國的第一艘自用航空母艦「遼寧號」大約提升了15%左右,基本接近於美國的「小鷹」級航空母艦。由於中國的彈射器目前仍然處於試驗階段,所以基本可以斷定,中國自己製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應該是一艘採用滑躍起飛的航空母艦。

在全球航空母艦的排行榜單中,大型航空母艦定義為排水量為6萬噸以上,中型航空母艦定義為3到6萬噸,小型則是3萬噸,不過這些都是標準排水量而不是滿載排水量,所以美國的小鷹級的標準排水量為6萬噸,滿載排水量為8萬噸。英國的女王級航空母艦則是標準排水量5萬噸,滿載排水量6.5萬噸,僅從噸位上看,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應該是處於世界中上游水平,可以說接近常規動力的巔峰水平。

有一個概念我們必須說清,航空母艦的排水量這個單位,分為如下幾種:空載排水量-接近於整艦凈重、標準排水量-下水服役狀態的基本重量、正常排水量-處於服役初期非完全體狀態、滿載排水量-最大可承載的極限值。很多時候在評選世界航母戰鬥力時,很多人都用滿載排水量這一極限數值進行比較,實際上航空母艦很少能真正達到滿載排水量的情況。日常戰備狀態就是正常排水量。

而且根據中國國防部專家的意見,中國的遼寧艦已經服役了3年多的時間,進行了大量密集的實驗和探索工作。這是中國可以發展更大型航空母艦的起點,正在建設的001A航空母艦也是中國能夠建設更高級航母的依據。根據專家表示,由於航空母艦的服役周期長,技術複雜,中國一艘一艘的建設探索,會導致很多項目在立項時雖然領先,但安裝到航空母艦上後則處於落後裝備。所以,中國需要採用疊代的思路:裝備一艘,製造一艘,上馬一艘。保持較高的銜接度,才能確保自己的技術一直處在較為先進的程度上。這也是美國發展航空母艦的思路。

據美國《星條旗報》的報道,中國極有很可能已經上馬了第三艘航空母艦項目,這艘航空母艦可能是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廠製造。由於和大連造船廠沒有技術上交集,江南造船廠的這艘航空母艦會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非常有可能會採用滑躍+彈射的雙保險起飛模式。因為不受制於以前技術的思維限制,中國的第三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可能會獲得質的飛躍。這將會顛覆美國軍方此前對於中國航空母艦隻是試驗艦的最初認識。中國第二艘航母已經板上釘釘,第三艘的動態尤其要引起美方的高度重視!到了2025年中國可能會擁有成熟的2+1航母戰鬥群,這回使得美國在亞洲的存在感被削弱,美國的戰略「宏偉藍圖」可能就此泡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920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