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要重振雄風!須對華更強硬 要靠搞亂中國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2日刊登題為《在歐巴馬卸任後重振美國雄風》一文。作者為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傳統基金會研究員金·R·霍姆斯。文章稱,過去7年,美國見證了基於一個根本問題的史無前例的實驗:如果美國放棄傳統的領導角色,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別忘了,這是歐巴馬總統新對外政策的關鍵所在。他信誓旦旦要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與世界打交道——即我們將與敵人「接觸」而非對抗。

美地位衰落

文章稱,今天的世界遠比歐巴馬上任時危險得多。全球恐怖主義戲劇性崛起。中東戰火紛飛,動盪不斷。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非但沒有「結束」,反而是久拖不決——就伊拉克來說,形勢遠比歐巴馬2009年接管時糟糕。我們現在面臨的恐怖威脅可以說即使不比「基地」組織鼎盛時更嚴重,也跟那時一樣嚴重:「伊斯蘭國」組織更加邪惡,控制著地盤,甚至還有政府;就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而言,構成的威脅比2008年更危險。俄羅斯和中國也比2008年實力更強,威脅更大。美國的朋友和盟國感到慌亂和害怕。美國的敵人明顯膽子更大。

歐巴馬希望建立新秩序,遺憾的是,美國在其中可能無法獲勝。這是一個不對稱戰略環境,美國的對手獲益巨大,占了美國的便宜——而且它們自己付出的成本相對很低。實例不僅包括伊朗核協議,還包括歐巴馬的「重啟」與俄羅斯關係政策。伊朗核協議讓德黑蘭收穫了巨額意外之財,而在10年或15年後(如果不是更早)就可以不受制約地繼續搞核武器。歐巴馬的「重啟」與俄關係的政策是一個重要證據,為俄羅斯兼并克里米亞及其代理軍隊入侵烏克蘭東部鋪平了道路。

搞亂「攪局者」

文章稱,美國必須徹底改變歐巴馬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歐巴馬留給美國的世界充斥著各種新勢力,它們不僅企圖威脅美國的安全,而且還企圖破壞美國幫助建立的國際秩序。俄羅斯、伊朗、「伊斯蘭國」組織甚至中國正試圖用新的動盪來取代舊秩序,那樣一來,它們就贏了,美國就輸了。

文章認為,扭轉這一局面的唯一途徑是:搞亂攪局者——即想要擾亂美國在世界上發揮領導作用者。美國應該想方設法使現在有利於俄羅斯、中國、伊朗和「伊斯蘭國」組織等勢力的情況發生反轉。換句話說,美國需要增加它們對抗美國的成本。從短期來看,挑戰它們,美國將付出更大代價,但是從長遠來看,美國將節省成本,因為威懾比讓步更管用。如果不這樣去做,和平的代價只會增加。

文章稱,美國在選擇戰鬥時必須非常謹慎——但是一旦作出選擇,就必須取勝。在選擇對抗時,美國不僅要考慮具體的戰術問題,還應該考慮是否符合某個更大的戰略目的。將它們作為能夠使戰略曲線向有利於我們的方向彎曲的拐點進行考慮。美國必須一直將整個曲線以及所有點如何組成一個整體裝在腦子裡。

關鍵的「拐點」

這樣的拐點有四個。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拐點是摧毀「伊斯蘭國」組織。徹底打敗它是必要的,不僅要保護家園免遭恐怖主義襲擊,而且要扭轉中東面臨更多戰爭和動亂的趨勢。只有美國戰鬥部隊大量增兵打擊「伊斯蘭國」組織,這一目標才能實現。

第二個拐點是籌劃挫敗普京在烏克蘭的冒險行為。他能否成功關係很大。如果他得手了,他可能將手伸向波羅的海國家。如果他失敗了,那就證明他企圖改變歐洲國際秩序的策略行不通,而且也向俄羅斯人民證明冒險主義沒有好處。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可能得到一個跟蘇聯領導人在1979年侵略阿富汗失敗後同樣倒霉的下場。

第三個拐點是,美國必須扭轉有利於伊朗的戰略傾斜。如果不加以扭轉,這將導致更多的戰爭和流血甚至可能出現核軍備競賽。這需要下任總統儘快推翻伊朗核協議。對於渴望恢復與伊朗經貿關係的美國盟友,必須告訴它們,它們必須在伊朗和美國之間作出選擇。如果別無選擇,它們將選擇美國。

第四個拐點是,美國需要明確對北京指出,中國領土擴張主義將不會作為「新型大國關係」規則的一部分而得到認可。這需要美國對中國採取更強有力的政策,並在東亞大大增加海軍部署——遠超歐巴馬「再平衡」或「轉向」亞洲政策的力度。加強對該地區反對中國海上領土主張的盟友的支持也很有必要。

採取這些行動可顯著改變歐巴馬留下的外交局面,可以展現美國領導人的新風格,顯示對美國和盟友所面臨的重要問題的戰略關注,向美國的朋友表明美國是可靠的,向敵人表明美國不可欺。

文章稱,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將證明歐巴馬的實驗結束了,美國將重操超級大國舊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897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