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建造國產航母消息的公布,有關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性能引發各種猜測。近日,中國網絡流傳的一組疑似是中國第三個航母蒸汽彈射器的衛星照片,更引起了熱議。而稍早前的消息,中國已經開始建造了電磁彈射器,那麼中國已經擁有了電磁彈射器為什麼還要製造蒸汽彈射器呢?在未來中國國產航母上,將採用蒸汽彈射器還是電磁彈射器呢?
目前世界各國的航母艦載機起飛技術有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兩種,彈射起飛又分為蒸汽彈射和中美正在研發的更先進電磁彈射,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的殲15艦載機即採用滑躍式起飛。使用艦載機彈射器對航母作戰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蒸汽彈射器已有至少40-50年的使用、發展的歷史,其結構、效能、製造工藝等都有公開的資料及案例可供參考。同時蒸汽彈射器如果的沒有技術引進或者轉讓的話,蒸汽彈射器是很難被仿製的,蒸汽彈射器的特別之處在於參數和細節一直被高度保密,特別是如何處理閉氣和快速循環的關鍵技術。目前除美國外,其他國家沒有那麼大的裝備需求從而形成彈射器批次生產,即便是美國海軍不過也採購了12-15台彈射器。法國建造戴高樂航母時候,也是向美國購買的。而美國向法國出售的彈射器售價為1.2億美元一台,如果法國自己研製、建造就要需要15億美金。
蒸汽彈射器是一種笨重而可靠的機械裝置,一台C-13重達500噸,安裝在航母飛行甲板下的甲板層。需要1000立方米的空間,而且不能在機庫的上方。蒸汽彈射器較為耐用可靠,美國C-13-2型彈射器每彈射100次做一次檢查,每300次就需要對橡膠條等易損件進行專項檢查,當每500-600次做一次中等保養,更換膠條,檢查閉氣和磨損程度。每1200次大修,更換閉氣門芯鋼條,重新膛光氣缸,更換活塞環。美海軍有海上大修彈射器能力,大修期通常為7-15天。
一台蒸汽彈射器在使用中需要約80個人進行相關工作。使用蒸汽彈射器需要高度訓練有素的官兵,需要2層甲板上下共百人的聯合操練配合的統一。事實上,蒸汽彈射器與電磁彈射器雖功率相同,但技術實現手段差距甚大,所依託的基本技術、材料、工藝也有相當大的不同,技術上沒有繼承性。而電磁彈射器真正步入工程設計和製造,還是最近十幾年的事,而美國首台電磁彈射器近年才實際裝艦。
而根據美國海軍福特級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來看,電磁彈射的最大彈射能力高達122兆焦耳,比蒸汽彈射器高出約29%,可以彈射重量更大的艦載機。同時航母上的電磁彈射器採用模塊化設計,直線電機可以分段安裝拆卸,各部件適裝性好,可用於中型、大型航母。
中國海軍在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兩個領域均立項,因此兩類彈射器實際上一直是並存的,從目前在建的兩條彈射器來看,一條是蒸汽彈射器,一條是電磁彈射器,可見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方案都在選擇方案中,而蒸汽彈射器更有可能率先裝備國產002核動力航母。因此有人認為,中國國產航母應按部就班,先研製裝備蒸汽彈射器,再研製裝備電磁彈射器。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中國航母艦載機肯定會採用電磁彈射器進行彈射起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