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由於中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如何確保最低威懾數量的洲際飛彈在躲過敵方攻擊後仍能成功發射,並成功穿透敵飛彈防禦體系,將核彈頭投擲到選定目標,就成為中國二炮最重要的任務。為此,我軍第二炮兵部隊裝備了大量現代化偽裝裝備。
據了解,在現代信息化戰爭中,由於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系統的廣泛使用,他們窺視的目光在戰場上幾乎無處不在,一方要想把軍事裝備和設施完好地隱藏起來,變得更加困難。實際上,隱藏的最好手段就是偽裝和大量以假示真的假目標,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為了隱蔽自己的行蹤,常常才能一些讓人嘆為觀止的偽裝技術,讓美軍偵察間諜衛星早不到,看不見。
圖片為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一輛經過偽裝的東風-21B地地飛彈發射車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第二炮兵甚至專門成立的進行偽裝和隱蔽作戰的專業工程兵部隊,近年來,中國媒體還曝光了一大批新型仿真飛彈和充氣式飛彈發射車,這些偽裝裝備給美軍查證二炮部隊的行蹤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這些還不是解放軍最厲害反偵察術。
外國媒體稱,中國二炮在中國湖南、雲南、甘肅、山西、陝西和河南多地修建了近5000千米的「地下長城」洞庫系統,它將美式的井下發射和俄式的機動發射融為一體。
這些洞庫為飛彈提供安全牢固的儲存場所,其抗打擊能力要優於美國飛彈發射井,而偽裝效果又強於俄羅斯為白楊-M飛彈提供的偽裝倉庫。
況且「地下長城」本身又能為飛彈轉移提供便捷的出行環境。可以說,正是「地下長城」的存在,才確保了中國整體的國家核安全。
偽裝成即將發射的飛彈
不過,此前,外媒認為二炮的地下洞庫並不實用,儘管敵方很難直接摧毀,但隨著飛彈精度提高,現代空襲手段完全有能力精確打擊洞庫門等隱蔽目標。
一旦洞庫門被毀,洞庫內的飛彈即便沒有被摧毀,也很難發揮作用。如果洞庫附近的橋樑和發射場被炸毀,飛彈部隊的戰鬥力可能完全喪失。
但第二炮兵用事實駁斥了外媒的論調,據了解, 中國「地下長城」已具有「狡兔三洞」的功能。
據悉,第二炮兵在飛彈地下洞庫的修建過程中預留了多個出口,即使某個出口遭受攻擊,飛彈也能順利地從網格化洞庫中機動到其他任一出口,然後投入實戰準備。
最誇張的是,這些假洞口中,二炮部隊修建了很長的戰備公路與之相連接,假洞口的設施設備與真洞口沒有任何區別。
而在飛彈洞庫周圍,二炮還設置了許多假目標。
二炮部隊的山中洞庫陣地
此外,二炮戰略飛彈洞庫往往處在中國領土縱深的大山里,一般很難遭到敵人的直接打擊。二炮「地下長城」不但能平時隱蔽儲存飛彈,更能戰時直接從地下發射飛彈。
據美媒體報道,中國二炮部隊擁有少量洲際飛彈地下發射井,它們的生存機率和反應速度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現代戰爭當中,空中打擊力量和遠程飛彈力量強大的一方,通常都會對對方機場進行精確打擊。只要目標暴露一次,就會導致難以挽回失敗和損失。當代各國軍方偵察手段,已經非常先進,無論機場在什麼位置,都會被對方的衛星進行精密偵察,一舉一動都會被提前泄密。而僅僅依靠防空飛彈和預警雷達來進行防範,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會採用什麼戰術,採用什麼新式電子戰武器和遠程精確制導武器。
納粹德國地堡構造圖紙
難道這意味著現代戰爭對空軍宣布了「死刑」嗎?顯然不是,現實中各國有很多方式來保證戰時的空中實力不受破壞,而中國軍方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甚至極其簡單。
與其他強國空軍相比,中國空軍獨一無二的特點之一就是廣泛使用地下機場或超級鞏固掩體。從公開媒體和美國偵察衛星照片披露的情況來看,中國地下機場至少有40個。衛星很難從太空發現地下基地中解放軍的戰備活動。不僅是中國大陸,在台灣地區,朝鮮,瑞典,瑞士和南斯拉夫都建設有地下空軍基地,只是數量和規模沒有中國巨大。
深藏地下的基礎設施在二戰期間也非常有生命力,當年德軍曾經建造了無數地下生產線,生產戰爭必需品,包括彈道飛彈、殲擊機等。這些地下設施有效承受了盟軍非制飛彈藥的狂轟濫炸。1945年核武器的出現及其能在中低空引爆的威懾作用,引發了40年代末和50年代各國對超強防護掩體和地下機庫的濃厚興趣。
一般的精確制飛彈藥,鑽地彈和彈道飛彈,根本無法打穿這種厚度的地下基地。這些基地的位置也非常隱秘,有的還連通地下的跑道,機場的動向很難被敵方的衛星空中,還有地面的偵察設備發現。因此在戰前能夠秘密的完成戰機的準備、地下的準備,先發制人,從戰略層面來說解放軍的地下航空基地能夠確保中國大陸解放軍的空軍在戰時對抗甚至與美軍的密集打擊之後,仍然有反擊力。西方相信中國大陸解放軍建立大量的地下的軍事基地是為了保持實力,任何強敵如果介入中國大陸的戰事,會陷入持久的消耗戰。
儘管地下掩體的基本用途是保護飛機、人員、燃油、彈藥和輔助設施,免遭常規爆破、核爆破以及生化武器的殺傷。但是它同時還有一個重要優勢,即能夠充分保證常規部署的作戰飛機的隱蔽性,掩飾其戰備活動,直到飛機戰鬥起飛前滑出坑洞時才有可能被敵方空中、太空和地面偵察設備發現。
美國研製了號稱「炸彈之母」的GBU-57型鑽地彈
中國的地下基地設施可以保護至少1500架飛機。飛機跑道(用於起飛和降落)並不在地下,但停放和維修區域在地下,此外還有燃料、彈藥、維修和飛機跑道修復設備。這些基地讓任何人都很難在地上摧毀中國飛機。儘管跑道可能嚴重受損,但修復設備和機場的工程技術人員都在隱蔽的地方,可以迅速修復最嚴重的毀壞。
同時,中國有大量彈道飛彈(大部分射程在300-700公里之間,並攜帶0.5噸的彈頭)。中國有將近2000枚此類飛彈,許多瞄準鄰國的機場。這些飛彈是移動的,而且也有地下掩體。這種大規模使用地下掩體的做法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空軍的能力。現在中國地下機場使中國主要打擊力量的生存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美軍專門研製「鑽地彈」
中國對地下航空基地嚴格保密
中國大陸空軍之所以要在全國建造如此多的地下航空基地,是因為能夠確保大規模的空襲,一旦開戰的時候,可以保存實力,美國要摧毀或者暫時癱瘓,解放軍這些地下的基地,美軍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因此中國大陸有超強的建造能力,建造地下的大型基地,使美國要用非常規的超強威力的高精度彈藥、鑽地彈才可以摧毀。
冷戰早期,隨著核武器的出現,地下工事和「鑽地」武器發展到極限。現代戰爭中,常規鑽地彈的首要目標是機場。近日,美國最新的小型鑽地核炸彈能震塌地下百米的工事,為了摧毀敵方「末日指揮中心」,雙方還研製了爆炸威力達到千萬噸級的單彈頭飛彈。當然,究竟這種終極「鑽地彈」能否摧毀終極地下工事,至今也沒有通過實驗得到最終驗證。
但再強大的「地堡炸彈」對於隱蔽在中國南方大山地下的航空基地也無可奈何,世界上沒有那種飛彈和炸彈可以使用常規彈頭可以打穿至少20米山體,而且還是石頭山,想要在地面通過一次決戰式突襲,殲滅中國空軍是無法做到的。在地下基地,戰機的增加或者減少,動員維護規模,燃料和彈藥的儲藏等等,對方都無法發現。
通過衛星照片,我們發現,中國地下戰鬥機基地的洞口大約為12-15米,轟炸機洞庫大門為35-40米。即便外國可以通過中國在阿爾巴尼亞援建的地下空軍基地,猜測出中國地下空軍基地的結構,造型,材料和功能區位置。
中國空軍編隊
但也很難對付現在的中國地下機場,畢竟70年代的中國地下機場與現代地下機場還是有所區別。中國也在不斷改進和升級,即便知道具體位置和結構,現代世界上也沒有可以一舉打穿例如江西省一座大山的制飛彈藥。
「友邦」曾泄露中國情報
雖然中國軍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曾經興建了大量地下基地,但如今大多已經被廢棄,除了設施和容量已經與當地戰爭不配套外,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這些舊有基地坐標已遭「曝光」。
據媒體報道,西方通過對中國地下航空基地曝光材料的研究發現,一些地下基地的選址非常有預見性,專門選在地面機場附近適宜建地下機庫的地方;一些地方能夠發現滑道和機庫大門的建造痕跡,證明這些基地仍在維護和建造之中;另外一些地方,比如海南陵水基地旁邊有相當大的山坡,現在雖然還沒有建造地下機庫或滑道的任何證據,但不排除將來擴建地下機庫的可能性。
另外,目前中國空軍有少量地下掩體是廢棄的,通常與附近機場改為民用機場以及城市化進程迅速擴大有關,比如岱山島和宜都殲擊機基地。儘管近年來許多軍用機場已被改為民用機場,但仍有一些設施可供軍方使用。
中國空軍地下掩體內部結構
有關中國空軍地下掩體內部結構的秘密,可能是從阿爾巴尼亞泄露的。中國對地下航空基地嚴格保密,但是中國當年曾為其他國家援建地下機場,使用相同的建造規則、結構和技術特點,因此無法有效防止相關材料的傳播,從而造成泄密,把自己地下機場的結構和使用中的缺陷暴露在潛在敵人面前。
據悉,從上世紀60年代起,許多國家大量進口中國飛機,包括殲-6、殲-7等,但是只有朝鮮和阿爾巴尼亞還請求中國幫助他們建造了有中方特色的地下機場。直到70年代末,阿爾巴尼亞一直得到中國的援助。在阿爾巴尼亞地下機場圖片曝光後,中國空軍地下航空基地的大致面貌也就非常容易地被媒體和專家推測出來。
毋庸置疑,解放軍的地下空軍基地此刻仍在建設之中,這些數量龐大的又難以摧毀的設施從源頭拒絕了,任何人想要搞突然襲擊,就摧毀對方大部分戰鬥能力與軍事設備的圖謀。諸如偷襲珍珠港,六日戰爭等等這些戰法,在中國現在行不通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873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