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願意花天價買美國這樣東西?這幾張照片曝光了中方苦心

炮兵為現代地面作戰中充當著主要支援火力, 戰鬥通常以炮兵的火力準備為開始,往往對目標實施最少5分鐘,通常15分鐘以上的炮轟。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禦方都不敢輕視炮兵的使用。從統計資料看,人員傷亡主要為炮彈造成的,槍彈造成的傷亡相當少。

如何壓制對方的炮兵也就成了一大問題,更是一個難題!火炮屬於重武器,避免被對方發展是原則,特別是壓制類火炮往往要布置到縱深入,通黨可以藉助於地形、植被加以掩護,類似於沙漠,那種平坦又無掩護的地形並非主流。

也許最好的辦法,那就在對方炮兵射擊時,及時發現它的位置,然後給以攻擊摧毀,以前只能採用人工觀測的方式,不過當植被與建築物多,往往根本就是無法對目標區域進行精確定位。

後來人們專門發明一種專用設備,那就:炮兵偵察雷達,即利用雷達技術,通過追蹤敵方發射的炮身,反推出其發射陣地的位置,為己方的火力反擊提供精確情報。也就是說,擁有了炮兵偵察雷達,只要對方一開火,即可定位對方,從而實施有效的壓制。也因此,炮兵偵察雷達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裝備之一。

早年炮兵偵察雷達可是高科技的東西,各國對它的輸出嚴格限制,屬於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的裝備,中國直到改革開放初期,中西方關係良好的機會,花費了很大勁才買回了幾部,其中就包括從美國購回的AN/TPQ-37。

既便中國願意以天價採購,西方也不願意多提供幾部,後來更是直接拒絕供應,求人不得,只能求己。中國開始了炮兵偵察雷達的研究工作,最先定型的即仿自英國辛伯林射雷達的371型炮位偵察校射雷達。後來又列裝了國產的BL-904型地面炮位偵校雷達,雖說整個系統要裝在二台汽車上,不過展開時間也只需要十分鐘,性能則相當好,它的反應時間僅為5秒,與美國的TPQ-36炮兵雷達相當,有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它。也因此該型雷達大量列裝我軍各炮兵部隊,甚至隨中國的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系統出口。

後來又研製了SLC-2型地面炮位偵校雷達,它採用了相控陣雷達技術,其性能已全面超越美軍使用的AN/TPQ-37反炮兵定位雷達,探測距離達50公里以上。這可不是吹,而是對比試驗的結果。

目前我軍現役的炮兵偵察雷達性能要比以前高不少,只不過許多情況都是不公開的,許多展會上也就是放幾張照片,少有文字介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869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