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十年磨一劍成就最強陸航「戰鷹」:武直-10到底什麼水平?

軍情諜報| 2016-02-06| 檢舉

作者: 迷彩先生

武直-10,代號:霹靂火是由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又稱602所,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進行研發,並由哈爾濱飛機公司負責設計規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一代專業武裝直升機

武直-10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和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長期依賴法國海豚直升機的改型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的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

對於現代陸軍來說,機械化、裝甲化已經大體完成,但除了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最大的挑戰應該就是飛行化了。飛行化包括無人機,更包括直升機,其中武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專用武直,直-10無疑是中國陸軍裝備水平的一個階躍式的進步。武直不僅提供緊密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也是偵察平台。在某種程度上,武直甚至取代了傳統強擊機和炮兵觀察機的作用。即使在無人機大量使用的今天,武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直-10定位於中型偏重,這是和中國的國防思想一致的。中國軍隊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大變化,在跳過火力化、機械化、裝甲化這一階段後,直接進入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

中國的國防環境十分嚴峻。不少周邊軍事力量在裝備上領先,周邊熱點也很多,中型偏重也是適當的定位。直-10還有相當的隱身考慮,儘管還沒有達到RAH-66「科曼奇」的水平

在1997年購入主旋翼設計和復合材料槳葉的製造技術; 在1999年3月購入了主減速齒輪箱和傳動系統設計; 在2001年,購入了10台PT6C-76C發動機和相關的全權數控系統。

直-10要到2003年4月29日才首飛,2010年12月才交付軍方,這中間就是大量腳踏實地的研發、測試和生產組織 當然特別指出的是,引進技術對直-10有重大作用,但直-10遠不是把這些引進技術加上國產系統堆積在一起的結果。

從外形上看,武直—10採用了國際上流行的武裝直升機布局,被彈面小,4葉槳單旋翼,串列式座艙,兩座艙間由防彈玻璃分隔,可以明顯看到有多個掛點和複式掛架,可掛機槍、機炮等傳統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好的武器平台。

不過直-10不是完美無缺的。由於美國禁運PT6C-76C發動機,中國只得改用國產渦軸9,單台功率只有1340馬力,而不是最初的設計基準所參考的PT6C-76C的1700馬力。功率不足使得直-10被迫修改設計,降低重量,估計是削減裝甲,降低機內燃油和載彈,並減少一些機載電子設備

直-10則採用由中國戰鬥機通用的23毫米航炮改裝而來。這是一種氣動式航炮,大體相當於放大的重機槍結構。但最大的問題是炮口初速較低,只有700米/秒。

中國陸航部隊裝備武直-10是一種質的飛躍,是中國航空工業幾十年心血的檢驗,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已經走上國際化道路 《陸軍一號》電視劇中武直-10和直-8視頻資料

武直-10和直-8大編隊機動長途遷徙訓練

武直-10和直-8大編隊機動長途遷徙訓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864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