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炸彈可瞬間炸穿60米混凝土,殺人無數!
戰爭是殘酷的,尤其是進入熱兵器時代以來,強大的火器令士兵無處可藏,因此戰場上也儘是血肉模糊的慘象!所以交戰雙方開始修建龐大的工事來抵禦強大的火力,從土坯柳條再到鋼筋水泥,工事的強度也越來越大。以往無堅不摧的巨型火炮遇到這些堅固的工事僅僅只能造成表面的傷害。
1944年諾曼第戰役之中,盟軍在諾曼第地區投下了數以萬計的炸彈和炮彈,試圖摧毀德軍堅固的大西洋防線,但是結果並不理想,灘頭的碉堡幾乎都沒有遭到致命的打擊,特別是深埋地下的藏兵洞幾乎完好無損。正是因為如此,在最慘烈的奧馬哈灘頭,光陣亡的美軍士兵就多達2500餘人,一名叫塞弗羅的機槍手僅憑一挺MG42就造成了3000-4000名美軍的傷亡。
(下圖為GBU-39鑽地炸彈)
正式因為如此,世界各國都在研製可以有效摧毀堅固工事的有效武器,從巨大的低阻航彈再到可怕的燃燒彈,雖然可以在某種意義上摧毀敵人的工事,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直到20世紀60年代,美軍才真正開始研製一種鑽地炸彈,以摧毀前蘇聯深埋地下的飛彈發射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2011年美國已經擁有了大小几十種用以摧毀地下工事的炸彈。由於其作戰目的很特殊所以這些炸彈被稱為鑽地炸彈,而其特徵就是攜帶了侵徹戰鬥部。
而我們最熟知的鑽地炸彈就是1999年擊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那枚傑達姆炸彈,這枚炸彈從大使館的天花板一直穿到了地下室,足以看出這種炸彈的鑽地能力了。而一些鑽地炸彈的當量也可以稱之為恐怖,例如美國裝備的GBU-28鑽地炸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寶石路III制導炸彈,這種在90年代被研製用來打擊伊拉克地下設施的炸彈長5.84米重達2.3噸,據前線觀察員反饋,這種炸彈足以穿透地下6米深的加固混凝土建築物或30米深的地下土層。這種炸彈曾在伊拉克造成數千名在地下防空洞避難的伊拉克平民的死亡。
這種炸彈的構造很簡單,主要由制導艙、戰鬥部艙、尾艙三部分組成,由戰鬥機或轟炸機搭載投放,具備制導能力,可以精確打擊底下掩體或飛彈發射井。而其原理很簡單,當炸彈被投放後,制導裝置會指示炸彈瞄準目標,在同時尾艙和尾翼一起調整炸彈姿勢,以尋求最佳的鑽地效果。當炸彈擊中目標後不會像普通航彈一樣立即發生爆炸,而是利用自由落體的動能鑽到地面以下後再進行爆炸。而美國還曾設想在GBU-28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多級引信的鑽地炸彈,以穿透三層掩體。
除了GBU-28以外,美軍還有GBU-37、GBU-39和MOP等鑽地炸彈,其中MOP鑽地炸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鑽地炸彈,其彈長長達6.2米重達13.6噸,足以穿透6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掩體,就連堅硬無比的花崗岩岩層也可以穿透40米之深。
另外,俄羅斯也裝備了很多鑽地炸彈,比如前些日子出現在敘利亞戰場的BETAB-500鑽地炸彈和體型巨大的KAB-1500KP炸彈,和美軍的鑽地炸彈不同的是,俄羅斯的鑽地炸彈多是利用火箭發動機來完成鑽地動作的,因而體型相對較小,但威力沒有美劇動輒數噸的鑽地炸彈要好。
中國也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了一種名為「天戈」的1000公斤級別的鑽地炸彈,在外形上「天戈」和美軍GBU-28十分相像,而威力也和GBU-28比較類似,因此「天戈」將成為中國空軍未來主要的鑽地炸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65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