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叫囂打趴中國瀕海戰鬥艦足以?戰時解放軍可來個「以大欺小」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最新一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密爾沃基號」在去年11月21日正式服役美國海軍,並且很快進行了高速測試,最大航速達到45節,美國軍方非常滿意。

上世紀末蘇聯解體後,美國的戰略思維開始發生轉變,深刻的認識到當今世界衝突的最前沿在世界各大洲的交界處,也就是近海區域,與傳統的大國大洋作戰完全不同。海灣戰爭後,美國轉變了發展思路。戰略中心在保持「全球打擊」的基礎上開始發展「先進海上打擊、海盾牌和基地」戰略,也就是俗稱的近海戰略,其指向非常明顯。

瀕海戰鬥艦隨之誕生,先後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自由」級瀕海戰鬥艦和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贏得美國的認可,兩種艦艇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採用單艦艇傳統結構,後者則採用了更加穩定的三船體結構,但兩者造價都不便宜,據消息顯示,美國將斥資近10億美元打造數十艘濱海戰鬥艦。

早在2014年俄羅斯的《專家》周刊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還不具備與美國開戰的能力,更不能說是大規模作戰,一旦開戰中國撐不了一個小時。俄羅斯媒體認為中國在軍事力量上還達不到蘇聯解體的階段。但美國的思路似乎和美國不一樣,近年來對於常規武器的研究非常下功夫,用高度先進話的裝備來替代核武器在實際威脅中的缺失,因為美國自己清醒的認識到核武器玩不起。2013年瀕海戰鬥艦訪問新加坡其實就是很好的暗示,美國正在轉變發展思路。

軍事專家張召忠指出,10億美元打造一個三千噸級的小型近海艦艇非常讓人難以置信,國際角度看都非常滑稽。再者最多美國將裝備32艘這種艦艇,如果說劍指中國,其中最多三分之一到中國周邊來,即便是又再先進的反潛作戰、水雷戰和反水面戰的能力,也僅僅只有十艘,對中國其實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其實,應對這種近海艦艇,我們不能保持傳統的戰略思維,也就是不能用我們常說的彈道飛彈、洲際飛彈直接上,這種快速機動的瀕海戰鬥艦隻有三千噸級別,它本身所攜帶的武器並不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間諜」作用,也就是快速飛彈我們的海域帶著聲吶、雷達進行對我軍水下和水面艦艇的偵查,非要動起手來,它並不敢和中國大型驅逐艦和護衛艦正面開戰。

【迷彩軍團,迷彩軍事快評第16115期】還有所謂的「群攻」戰術在瀕海戰鬥艦上無法實現,首先是數量達不到,其次是光速度快不足以對敵方產生實質性威脅。或許美國真正的意圖在與對外銷售,也就是賣給其他國家成為美國伸出去的觸角,同時實現信息情報共享,也就是讓其盟友進行正面接觸

面對這種軍艦,中國其實要做的就是直接來個硬碰硬,並且中國對於三體船並不陌生,052D和054A來個「以大欺小」,最後022隱身飛彈艇來個「以多欺少」。從沒有見過這種淺海作戰武器,正面的展開對抗對中國其實也是一種信息獲取、吸取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56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