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航空發動機還需30年才堪軍事重用

軍情諜報| 2016-01-31| 檢舉

在未來的衝突中,中國很可能以來數量眾多的戰鬥機和日益複雜的武器庫從軍艦和陸基發射飛彈來彌補戰機的劣勢。中國的戰鬥機製造歷史緣於20世紀50年代,從仿製俄羅斯戰機開始,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研發本土戰鬥機。

據英國路透社網站1月28日報道,中國在過去30年建立了強大的戰爭機器,讓中國的戰機足以和西方的戰鬥機在戰爭中抗衡,但是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軍事航空部門的高級研究員們卻認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的聯合技術、普惠、通用電氣、羅-羅等公司。

文章稱,中國國防部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表示中國和已開發國家的軍事技術存在明顯的缺口,這讓中國需要繼續加強其軍事力量。中國仍然面臨著眾多的問題。由於發動機問題,中國的殲20和殲31戰機不能像它們的競爭對手F22和F35一樣進行超音速巡航,或者在不使用加力的時候進行超音速飛行。它們只有進行加力飛行的時候才能逃離雷達的偵測。而居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戰鬥機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可靠性的問題。

文章稱據中國軍事專家表示,由於發動機技術的不成熟,中國戰機不能達到和美國戰機一樣的表現,而中國戰機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和美國戰機在南海產生更多的接觸,但中國戰機在亞洲一些具有主權爭議的領海上空和美日戰機相比處於劣勢。所以在未來的衝突中,中國很可能以來數量眾多的戰鬥機和日益複雜的武器庫從軍艦和陸基發射飛彈來彌補戰機的劣勢。

文章稱,有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戰鬥機發動機的開發在這幾年毫無疑問處於優先的狀態,估計中國在未來20年將花費3000億美元來進行民用和軍用航空發動機項目研發。有消息稱中國已經聘請一些外國工程師和前空軍人員來進行發動機的研發工作。在未來的20至30年的時間裡,中國所做的工作和投入可以讓中國擁有可行的軍用發動機。

中國的戰鬥機製造歷史緣於20世紀50年代,從仿製俄羅斯戰機開始,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研發本土戰鬥機。目前中國最先進的發動機是WS10A發動機,從1980年代末開發以來,據稱已有超過250台WS10被裝備到殲10戰機和殲11戰機上。但該發動機不能產生足夠的推力,而且維修周期短。中國試圖改進WS10A,但可靠性一直是重要的問題。為了填補這個缺口,中國已經進口不少俄羅斯發動機,包括購買24架蘇35戰鬥機——蘇35戰鬥機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現役戰鬥機,安裝先進的發動機。

117S發動機所有的工作和權益將在土星和烏髮公司之間平等分配,即各占50%。項目投資非財政撥款,而是三個企業自籌:蘇霍伊40%,土星和烏髮各拿30%。以往所有的試驗費用都是土星和烏髮出的。

117S發動機是AL-31F發動機的深度改型,採用了矢量噴口,最大推力14.5噸,不開加力時推力達到8.8噸,全壽命周期達4000小時,比原型號AL-31FP提高了兩倍。

117S發動機所有的工作和權益將在土星和烏髮公司之間平等分配,即各占50%。項目投資非財政撥款,而是三個企業自籌:蘇霍伊40%,土星和烏髮各拿30%。以往所有的試驗費用都是土星和烏髮出的。

117S試車噴出的藍光。

117S機體細節線路。

117S的計算設計模型。

117S機體上的線路密布。

117S尾噴口是軸對稱矢量噴口。

F-35工廠內部。

F-35使用的F135。

F-35使用的F135尾噴口。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局部部件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配置圖。

F135發動機是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飛機研製的

有3種型別

即常規起落型F135-PW-100、艦載短距起落型F135-PW-400和STOVL型F135-PW-600。主合同商PW公司負責F135主發動機的研製和系統集成。

2008年11月25日,普·惠公司F135發動機成功完成首次超聲速飛行,飛行的最高速度達馬赫數1.05。截止到2007年底,F135推進系統完成了3600小時的方案驗證試驗、8500小時的系統驗證試驗,垂直起飛推進系統試驗了4300小時和19次飛行試驗。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局部部件。

F-35使用的F135尾噴口。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試車。

F135發動機推比10.5、加力推力18噸級別、軍推13噸級別、質量1700千克,其18噸的加力推力目前沒有任何實際裝備戰鬥機的加力式渦扇發動機能夠企及。不過值得一提的是,F135相對於F119雖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實際上是在同樣核心機基礎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換推力。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試車。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局部部件。

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高台試車。

F119是普·惠公司為美國第四代戰鬥機研製的先進雙轉子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其設計目標是:不加力超音速巡航能力、非常規機動和短距起落能力、隱身能力、壽命期費用降低至少25%、零件數量減少40~60%、推重比提高20%、耐久性提高兩倍、零件壽命延長50%。

在F119上採用的新技術主要有:三維粘性葉輪機設計方法、整體葉盤結構、高紊流度強旋流主燃燒室頭部、浮壁燃燒室結構、高低壓渦輪轉向相反、整體式加力燃燒室設計、二元矢量噴管和第三代雙余度FADEC。

F-22使用的F119-PW-100發動機。

F-22使用的F119-PW-100發動機。

F119-PW-100發動機細節。

F119-PW-100發動機細節。

F-22使用的F119-PW-100發動機。

殲-31目前使用的俄制RD-93發動機。

殲-31目前使用的俄制RD-93發動機。

疑似中國正在試飛的殲-20使用了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這型發動機也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在產的國產發動機。

疑似中國正在試飛的殲-20使用了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這型發動機也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在產的國產發動機。

疑似中國正在試飛的殲-20使用了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這型發動機也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在產的國產發動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52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