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中國?印度欲建造6萬噸帶電磁彈射器航母 這事有點太懸

作為二戰後亞洲唯一擁有航母並將其投入實戰的國家,印度在航母運用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在實際應用中也切實體驗到了航母在戰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正是以航母為核心的因對海軍,封鎖了西巴基斯坦海岸線,切斷了西巴與東巴之間的聯繫,巴基斯坦無法向遠離東巴的西巴基斯坦提供任何援助,最終將巴基斯坦肢解,西巴成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印度政府一貫將印度洋是做自己的內湖,要想控制這片廣袤的海域,擁有強大機動能力,打擊範圍廣大的航母編隊無疑是最佳選擇,目前,印度海軍的「維拉特」號航母,不僅已經到了需要退役的時候,而且其排水量偏小,搭載的戰機是在數量有限,加之其艦載機,進口自英國的「海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不僅作戰半徑較小,而且故障率偏高,印度海軍已經選定俄制米格-29K作為其主力艦載機。

此外,印度海軍還有一艘排水量達45400噸的俄制「維克拉瑪蒂亞」號,而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排水量達40000噸的「維克蘭特」號目前正在印度科欽造船廠建造,根據印度軍工企業的一貫作風,不出所料,這艘航母的建造不僅困難重重,準時下水服役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近日,一位印度海軍高層人士宣布,對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可行性研究已經開始,將持續8-10個月時間,具體取決於最後選取的設計方案。考慮到這是印度國內首次建造如此大型的艦船,其中涉及多項新技術的研發,所以印度將諮詢那些在航母設計和建造方面擁有專業知識的外國公司。

此前,印度海軍2015年7月下達批示,要求指定一家國有船廠作為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建造商。隨後,由航母項目總監助理蘇林德·阿胡亞少將率領的工作組開始尋找合適的印度船廠,並確定建造戰略。印度海軍的目標是該航母的國產化率達到80%。建造航母最關鍵的幾個因素包括艦載機數量、起飛方式和推進裝置,這些配置反過來也決定航母的大小和排水量。印度海軍稱:「起飛和回收的現代技術也會被考慮。」外界認為,這為引進美國的電磁彈射系統預留了空間。

軍事評論員趙喜判斷:透過目前的信息,可以看出,印度海軍在未來的航母發展之路上,已經決定放棄其剛開始服役的俄式航母路線,不再採用對艦載機掛彈量和作戰半徑影響極大地滑躍起飛,而是傾向於建造一艘類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和法國「戴高樂」級那樣的,大約6萬噸級別的中型航母,採用帶有電磁彈射器的斜角甲板,當然,電磁彈射器這種高端技術還是需要從國外引進,確切的說是引進美國產品。不過,鑒於這艘航母不太可能採用核動力,而是常規動力,能否滿足電磁彈射器的巨大能量消耗是一個問題,或許印度海軍有特別的技術可以解決。事實上,印度海軍在核動力裝置的研製上,儘管引進了國外技術,依然水平比較低,其首艘國產核潛艇「殲敵者」號,就一直存在著核反應堆無法滿功率運行的問題,要想在航母這樣的大型水面艦艇上採用核動力裝置,而且滿足航母持續高速航行的要求,短時間內,除非美國向其出口,基本上難以達到可用水準。

印度海軍在其首艘國產航母正在緩慢建造的時候,就宣布了第二艘航母,而且還是一艘技術進步很大的中型航母建造計劃,無疑與中國海軍有關。軍事評論員趙喜認為,印度之所以搞航母大躍進,而不顧印度的國力與海軍能否操作這些複雜水面艦艇的能力,很大原因在於印度海軍需要急劇加強其戰鬥力,以應對在印度洋頻繁進出的中國海軍,加強其對印度洋的控制力,另外,也是出於對中國航母建造計劃的劇烈反應,中國的首艘國產航母正在建造,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遼寧」號的翻版,印度宣布建造技術水準超出「遼寧」號的新航母,無疑是出於攀比心理,而沒有顧及印度造船業的實際技術水平,趙喜判斷,這艘航母的入役時間或許會很遙遠。即便是得到了來自國外的技術幫助,以印度造船業的技術水平來看,建造這樣大噸位的複雜水面戰艦,明顯超出了其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34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