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27號在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稱,美國將繼續在南海挑戰中國的主張,他個人認為這些島嶼不屬於中國,並稱「中國海上造陸的活動,增加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中國的行動是具有挑釁性的。」同樣是在27日當天,伊朗在進行聯合軍演之時,美國軍艦和飛機逼近演習區,在做出這一挑釁行動後,伊朗軍方做出嚴厲警告,美國軍艦和飛機立刻離開了這一區域。不久之前,伊朗海軍曾在波斯灣扣押了兩艘美國軍艦和十餘名美軍士兵,並公開了美軍士兵跪地抱頭道歉的畫面,讓美國大兵在世介面前丟盡了顏面,美外長克里異常氣憤並怒斥伊朗,但該事件最終不了了之。此外,在去年12月份,伊朗軍艦曾向美國航母附近發射多枚無制導火箭彈,對於伊朗的挑釁和危險做法,美國方面也沒有做出任何反擊,而是主動曝光該事件的經過,最終是美國吃「啞巴虧」而了結。
對於伊朗和中國,美國的態度和立場為何截然相反,可以說近期伊朗與美國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國的做法似乎讓外界大跌眼鏡,一向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國,在全球耀武揚威,沒有哪個國家敢惹,但最近一段時間卻被伊朗頻頻打臉,而且也沒有採取任何反擊措施,似乎是甘願吃啞巴虧,此前,伊朗也曾多次挑釁美國,但白宮都會採取相應的反擊手段,無論是在波斯灣舉行軍演,還是對伊朗實施制裁,起碼美國都會有相應的反擊措施,而當前在面對伊朗的挑釁與羞辱時,美國似乎是忍字當頭,儘量避免與伊朗發生衝突,以確保兩國關係和地區局勢的穩定。事實上美國之所以對伊朗的挑釁持容忍態度,恐怕與簽署的伊朗核協議息息相關。
經過長達一年半的艱難談判,在美國和伊朗各自做出讓步的情況下,去年7月14日伊朗與六大國簽署了歷史性的全面協議,德黑蘭放棄發展核武換取歐美解除對伊朗的制裁。伊朗核問題讓美國頭疼了十幾年,如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說是美國政府的一大勝利,更可以視為歐巴馬任內的一項偉大政績,美伊兩國對峙長達幾十年之久,兩國矛盾很難在短期內能夠一筆勾銷,因此,伊朗挑釁和羞辱美國也在所難免,而伊朗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旁敲側擊,在樹立自身強硬立場的同時,以試探美國對伊朗的態度和決心,為日後與美國打交道爭取更多的籌碼,而美國為了督促伊朗儘快執行簽署的核協議,對於伊朗的挑釁和羞辱照單全收,畢竟核協議的簽署來之不易,歐巴馬政府不想節外生枝。
相對於美國對伊朗的挑釁和羞辱忍氣吞聲,而在南海島嶼糾紛問題上,美國卻將其飛揚跋扈的猙獰面目表現的淋漓盡致,美國以所謂的確保南海「航行自由」,不顧中國方面的反對和抗議,強行派遣軍艦進入中國島嶼12海里之內,隨後又派遣轟炸機飛越中國島嶼上空,並準備實現其軍艦巡邏南海的常態化,而對於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和維權,美國更是毫無保留地指三道四,另外在美國的唆使和支持下,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頻頻挑釁中國,並藉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國際場合向中國發難,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是蠢蠢欲動,不僅在口頭上支持美國,而且在行動上也緊隨美國步伐,聯合在南海問題上輪番攻擊中國。
隨著中國在南海圍礁造島工程的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加上永暑礁機場的試飛成功,2016年將是南海最為關鍵的一年,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戰略,已經實施了7年之久,被其視為重中之重的南海,可以說美國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反而給了中國很大的機會和時間,使中國在南海取得重大成果,不僅設立了三沙市,收回了黃岩島的實際控制權,海軍和空軍的活動範圍大大增加,加上快速推進的圍礁造島工程,可以說中國在南海的活動日益增加,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美國的軍事和戰略優勢,南海軍事力量的天平逐漸向中國傾斜。
美國之所以在南海問題上赤膊上陣,主要是中國在南海的進展太快,已經超出了美國的預計和準備,如果僅僅依靠菲律賓和越南,美國不可能實現圍堵與遏制中國的戰略,因此,美國不得不加大介入南海問題,聯合日本和澳大利亞,展開對中國的新一輪攻勢,以便能制止中國在南海圍礁造島工程,遏制中國在南海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完成在軍事和戰略上對中國的包圍;另外歐巴馬任期只剩下最後一年,為了能夠給自己的重返亞洲戰略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年美國肯定會在南海採取更大規模的進攻,為此,中國應該做好一切準備,隨時應對來自美國的挑釁和威脅,以確保國家利益和主權完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