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良心商人:自掏近兩億助中國實現航母夢 一句話振奮國人

軍情諜報| 2016-01-29| 檢舉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飛躍發展,「下海」後湧現出一批非常愛國的商人。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商人名叫:徐增平。提起他有些朋友可能已經記得,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號就是在他的幫助下拿下。今天我們來講講購買「瓦良格」背後的秘密。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政府開始有計劃的進行為航母工作,而作為商人身份的徐增平原先本來就是解放軍廣州軍區籃球隊隊長,對祖國的發展和動向非常關注。這些消息在當時看來都是絕密,因為九十年代中國還處在經濟發展的階段,如果貿然的公開中國將要開展的「航母計劃」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國際輿論風波,所以當時的領導人把這件事壓了下來。

到了現在,中國人有了航母(遼寧艦)並且正在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徐增平的故事才被外界傳開。

徐老自己回憶說,當時的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賀鵬飛(賀龍獨子)1996年4月首次跟他接觸,商談委託他到烏克蘭參與航母招標項目。這時有香港兩名富豪也曾獲邀出手參與航母招標,但兩人最終因為擔心有政治風險而明確拒絕參與,使徐增平成為唯一人選。接下來的大約一年內,徐增平和賀鵬飛兩人至少六次會面;1997年3月,徐增平終於正式承諾擔任賀鵬飛的代理人。之後他們繼續定期會面,直到1998年底為止。

在參與祖國實現「航母夢」的過程中,中央給予了徐增平很大的支持,徐老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也非常重大,他的成敗非常重要。當時在資金方面中央專門下達相關資金支持他,但是也是數量有限。徐老回憶說:「在操辦這起航母招標的所有準備工作時,我感覺就象當年戰爭時期搞地下工作一樣,大家經常在馬路旁,以及無人僻靜的地方商討計劃詳情……儘管如此,我的使命感驅使我的熱情從未削減過。」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中國購買航母的消息還是被外界所知,由於種種原因國家正面上放棄了航母計劃,而此前國家派遣的專家也都被撤了回去。當時的徐增平非常理解中央的做法,並且自己掏腰包把這些專家又請了回來,相關薪水自己掏。徐增平認為,這是中國唯一能夠獲得航母的機會,這次若是放棄了以後將很難再遇到,無論如何也要把航母拿下來!

大家或許現在天天看新聞,國際上有很多幫助過我們的國家。但是很少人知道這些幫助的背後有著非常多的甚至是苛刻的條件。烏克蘭方面非常擔心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專家到底有沒有能力研究瓦良格號航母,嚴謹的烏克蘭人懷疑中國技術水平。

不僅如此,根據烏克蘭政府的要求,徐增平參與招標的條件之一是,必須出示在國際一流銀行開出的5000萬美元以上的存款證明。五千萬美元在那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並且還只是準備金證明。

當時徐增平的創律集團的銀行存款大約只有3000萬美元,還差兩千萬到哪裡去弄?

滿腔使命感的徐老將自己集團旗下41800平方米的土地作為抵押,並且再向別的公司借了2.51億港幣才籌集到相關資金:他本人變賣了山頂的夢幻豪宅、抵押了坪洲的一幅土地,並向商業夥伴借貸。當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高峰,因此過程並不容易,但他最終籌到足夠資金,為準備買航母的前期工作而開設了兩個辦事處,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基輔。

這就是一個商人,為了國家,為了中國的航母夢想而做出的自我犧牲。徐增平本人這樣說說:「兩個辦公室的營運開支全部由我負擔。」

據徐老自己回憶,1996年至1999年間,他自掏腰包,為交易付出了至少1.2億美元,當中包括兩個辦公室的營運開支、航母2000萬美元的拍賣價,過期罰款和港口費用,以及其他雜項開銷。(由於當時國家已經不支持航母計劃所以資金一時全部短缺)

徐老這一行為讓中國省去了研製航母的超長周期,至少在20年左右。1998年3月19日:徐增平中國代表團中標,以2000萬美元收購航母(前後自己花了近兩億美元);1998年3月20日:航母的藍圖(重40噸)由陸路再經空運至北京;(這是關於瓦良格號航母的相關圖紙,但是沒有電子計算機設計的CG圖)

2002年3月3日 ──航母抵達遼寧大連。

而如今這艘航母承載著中國人的夢想,在大海上劈波斬浪,背後的付出希望大家記住這位有良心的愛國商人:徐增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26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