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Michael Semple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同一所「恐怖主義大學」的畢業生。
圖片來源:網絡
1月20日塔利班襲擊了巴基斯坦北部查沙達(Charsadda)的帕夏汗大學,造成至少19人喪生。這次襲擊採用了該地區比較熟悉的作戰方式——「費達因攻擊(fidayeen 敢死隊)」。
這些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裝分子身上都配有自殺式炸彈,但是他們會先向所有目標開槍,直到自己被逼入角落,或者被安全部隊射中之後,才會引爆炸彈。
在為襲擊做準備時,TTP招募的成員就已經接受過了突擊訓練,成為了費達因士兵。一位經驗豐富的TTP司令官,即「烏斯塔德(ustad)」指揮士兵對帕夏汗大學進行了秘密監控。他同時還針對襲擊擬定了行動計劃,包括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向查沙達運送人員和武器。
對於TTP司令官來說,身在巴基斯坦安全部隊所控制的範圍之外,用電話指揮行動已經成為一種標準慣例。
帕夏汗大學受到襲擊一事之所以讓巴基斯坦人如此震驚,是因為此次襲擊發生的時間正值巴基斯坦看似已經渡過了恐怖主義暴力的高峰期。
在進行了10年的軍事行動之後,巴基斯坦軍隊已經滲透到邊境的所有部族組織當中。在2014年6月之前,TTP一直占領著米爾阿里區(Mir Ali)和米蘭夏(Miranshah)。但在北瓦濟里斯坦行動後,塔利班在這些地區的勢力都已經被消滅。
2016年1月20日,巴基斯坦查沙達發生武裝襲擊後,軍人們聚集在帕夏汗大學外。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巴基斯坦政府實施了打擊恐怖主義的20點計劃——國家行動計劃(NAP),試圖在全國範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資金來源、招募、以及行動自由。
2015年在巴基斯坦死於恐怖主義暴力的人數與前一年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今年1月出現的其他襲擊卻說明了軍事行動和NAP的局限性。恐怖主義暴力確實已經減弱,但是巴基斯坦卻還遠遠算不上安全。
在帕夏汗大學遭到攻擊的同一天,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喀布爾對一輛載有阿富汗TOLO電視台員工的班車發動襲擊,造成7人死亡。阿富汗塔利班曾對該電視台進行過威脅,並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
上個月,阿富汗塔利班曾針對軟目標和與軍方相關的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敢死隊行動。
策劃喀布爾的襲擊以及帕夏汗大學襲擊的烏斯塔德們,都是在瓦濟里斯坦(Waziristan)的訓練營里學習的這些技能。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都是同一所「恐怖主義大學」的畢業生。兩股塔利班運動之所以仍然能夠進行恐怖主義活動是因為自2014年夏季以來,他們都一直在尋找新的大本營、重組後勤、訓練新兵以為了重返戰鬥。
2015年4月18日,塔利班成員站在處決三名人犯的行刑地點。圖片來源:網絡
自2014年以來,巴基斯坦塔利班經歷了一系列的分裂。他們名義上的埃米爾是法茲魯拉(Maulana Fazlullah),但是事實上,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目前並沒有一位受人擁戴的領袖,也沒有一個高效的中央指揮結構。
相反,當TTP統治巴基斯坦部落地區時,其內部出現了數位指揮官。他們在邊境地區建立起自己的勢力,脫離任何一個政府的控制。
每位指揮官都有自己的士兵,除此之外,位於阿富汗東部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指揮官們還可以招募到當地的年輕人。
TTP籌集資金的方式大部分都是分散進行的,而TTP的指揮官們經常以聖戰的名義進行綁架和敲詐勒索以維持日常開銷。
暴力模式
巴基斯坦塔利班士兵目前採用的是更為自發性的戰鬥模式。
每位能夠自己組織起戰隊的指揮官都可以與其他聖戰組織結成聯盟,也可以獨立行動。這與阿富汗塔利班的結構截然不同:阿富汗塔利班強調對唯一的埃米爾保持忠誠。
這兩個組織所追求的戰略目標也不同。阿富汗塔利班的目標是恢復伊斯蘭埃米爾在阿富汗的統治;巴基斯坦塔利班的目的不是推翻巴基斯坦國,而是進行一場聖戰,通過對伊斯蘭的敵人發起戰爭,維護其聖戰者的地位。
由於這兩股塔利班的敢死隊行動是平行進行的,因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安全的相互關聯性非常強。
然而,由於襲擊所發生的地方不同,兩國的政治和軍事領導層做出的反應也不同。
人們站在死於帕夏汗大學襲擊中的亡者棺木周圍。圖片來源:網絡
在巴基斯坦,查沙達發生的學生遇襲事件引起了當地人的恐慌;與之相反的是,很多巴基斯坦人認為喀布爾的爆炸襲擊是專門針對媒體這一行業的。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動也是只針對巴基斯坦的敵人所進行的。
對於阿富汗塔利班的同情再加上相信阿富汗塔利班不會直接威脅到巴基斯坦的安全,使得巴基斯坦當局並不重視打擊阿富汗塔利班。
同時巴基斯坦也存有進行代理人戰爭的想法——通過支持跨國界的武裝組織,進行以牙還牙的襲擊。
基於這種理由,巴基斯坦的情報機構必須考慮到,阿富汗的情報機構可能會有意為查沙達的襲擊者提供庇護,以此來懲罰巴基斯坦。
禁區
巴基斯坦塔利班最近的暴力襲擊表明,巴基斯坦的安全最終要靠恢復阿富汗的安全。
阿富汗塔利班破壞了阿富汗的穩定,該國的安全部隊在絞盡腦汁試圖控制住主要城鎮。這使得巴基斯坦塔利班和其他與巴基斯坦敵對的武裝組織趁虛而入,占領了部分禁區。
正是在這些禁區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指揮官們得以重組軍隊。
2014年12月,阿富汗塔利班對巴基斯坦白沙瓦的軍事學校發動襲擊之後,巴基斯坦政府似乎曾有意對阿富汗塔利班予以打擊。然而最終阿富汗塔利班還是逃過一劫。
此次查沙達的襲擊正值四方機制建立不久,中國、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有意促使阿富汗塔利班回到談判桌上。但是目前這項機制還僅限於外交討論和計劃當中。
在四方機制建立之時,巴基斯坦的主要代表曾公開發言,表明巴基斯坦沒有對阿富汗塔利班進行懲罰性措施的意向。
然而,如果巴基斯坦意識到,正是由於自己容忍了阿富汗塔利班在巴基斯坦的行動,才造成了此次查沙達屠殺;那麼各國協力共同打擊阿富汗塔利班也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翻譯:尉艷華 編輯:安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