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以後,美軍就以占領軍的姿態在日本駐紮了大量軍隊,設置了大量軍事基地,並拒絕了依照德國模式將日本劃分為美占區和蘇占區的做法,雖然避免了日後日本像德國一樣陷入分裂,但同時也更加強化了美軍的占領軍地位,美軍在日本國內享有特殊待遇。
美軍在日本駐軍,一部分原因是監督日本戰後完成民主化,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死灰復燃,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冷戰的需要,將日本建設成為在遠東地區對抗蘇聯的橋頭堡,不僅在日本駐紮了大量的海陸空軍,甚至在日本部署了戰術核武器。即便是冷戰結束後的今天,美軍將核武器撤出了日本,並將大部分駐軍搬遷到沖繩,留在日本本土的主要是一些海空軍基地。
至於駐日美軍的相關費用,根據1960年的《日美地位協定》,日方並沒有支付駐日美軍經費的義務,日本向駐日美軍提供的支持僅限於「設施和場地」。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由於越戰的影響,特別是1973年國際油價上漲,整個西方世介面臨經濟發展滯漲的困難局面,美國軍事撥款有所不足,同時,蘇聯在勃列日涅夫的領導下,依靠大量出口能源原材料,積極發展軍備,一時間,冷戰格局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美國在執行「戰略收縮」的同時,也要求自己的盟友,不論是歐洲的還是亞洲的盟友,不要講所有的安全重擔都壓在美軍身上,也要肩負起自己的義務,為美軍減輕壓力。由此,美國不但要求日本積極發展軍力,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隨著日本經濟走強,美國開始向日本施壓,要求其提供更多經費支持。
據外媒報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和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就日方負擔的駐日美軍經費簽署新的特別協定。根據這一協定,日本在2016年4月起的下一個五年為駐日美軍負擔總額9465億日元(約合80.5億美元)經費,比上一個五年增加133億日元(1.1億美元)。美軍將在裝備維持與整修上投入更多資金。與之相應,日方將增加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務費用負擔。
日本政府先前以安全保障相關法通過後將強化對美支援以及財政嚴峻為由,要求大幅削減其負擔的駐日美軍經費。然而,美方表示,美國將向美海軍橫須賀基地部署兩艘最新型宙斯盾軍艦,並將增強在日活動,需要更多資金支持。共同社稱,經費最終敲定「微漲」,是日方妥協。
軍事評論員趙喜認為:自冷戰結束以後,來自北方的壓力驟然消失,日本國內的獨立情緒日漸加深,要求擺脫美國的占領狀態,日本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國家,而非是美軍控制下的「占領國」,為此,日本政府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要求美國放鬆對日本的束縛,另一方面,日本民眾也屢次示威遊行,尤以沖繩民眾為甚,頻頻在普天間基地外圍示威。
日本政府此前試圖通過削減支付給駐日美軍的經費為手段,逼迫美國減少駐日美軍的數量,但一方面受限於美國的強硬態度,美國不希望由於減少駐日美軍的數量而減弱對日本的控制,另一方面,近年來日本的安全局勢受到了幾乎全方位的挑戰: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不是圍繞日本列島飛行,至於戰術飛機的入侵領空幾乎每日都有;中日之間在相關地區的爭議依舊存在;朝鮮在發展核武器與飛彈的時候,很明確的將駐日美軍基地列入打擊目標,根據其飛彈精度和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日本不受其威脅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在美國的協調下,韓國與日本的關係近年來有所緩和,不過韓國國內的反日情緒高漲,圍繞慰安夫與教科書等問題的爭執幾乎從未停止,更不要說獨島等領土問題了。事實上,按照目前日本的軍力,尤其是日本民眾的反戰情緒看,僅僅依靠自衛隊,難以保證日本本身的安全。同時,駐日美軍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也擔負起了保護日本的責任,用有限的資金就可以節省擴大自衛隊規模帶來的經濟與輿論壓力,事實上是比較划算的,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各國拒絕美軍撤銷在所在國基地的原因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19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