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當今世界除美國之外,另一個同時在研發兩款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而相比俄羅斯,最初外界並不看好中國在先進軍事航空領域的趕超實力。不過近期殲20戰鬥機的量產型曝光,預示中國已經在五代機的研發進度上超越俄羅斯。殲20戰鬥機也將成為繼美國F22和F35之後,世界第三款量產型第五代戰鬥機。
不過相比成飛殲20戰鬥機的拉風表現,中國沈飛的殲31自從被曝光現身成都溫江機場之後,再沒有什麼消息出現,完全淹沒在殲20的光環之下。外媒指出,相比殲20戰鬥機,殲31作為中航工業自主立項的外銷型戰鬥機,其地位和重要性會差很多。而且中國海空軍對其有多大興趣還是未知數。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中航工業絕對不會盲目立項,畢竟五代戰鬥機的是一種風險很大的投資。而且如果單單立足外銷的話,很難保證獲得市場的有效反應。因此,殲31在立項之初就做出了兩種準備。一是作為成飛殲20的備份機型,如果發展的好將會給海空軍裝備更新創造更大的選擇餘地。其二才是外銷國際市場,而且以巴基斯坦空軍為首要客戶。
俄羅斯裝備專家在評論殲31戰鬥機時指出,殲31可以令沈飛獲得前所未有的創造性機型的研發經驗。而且由於沈飛是中國海軍艦載機的供應商,因此殲31與利劍無人攻擊機極有可能是中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機的基礎型號。這個思路與美國開發F35C相類似,但有別於俄羅斯T50海空軍通用的發展思維。
中國國內著名軍事專家總結了殲31上艦的七點優勢,首先,殲-31的性能完全可以媲美典型的第五代艦載戰鬥機F-35C。該機的氣動外形要比F-35好。F-35由於要安裝巨大的渦扇發動機而不得不將機身設計得足夠粗壯,殲-31卻完全按照超音速面積率進行了優化設計。其次,殲-31的隱身性能和F-22和F-35相似,甚至可能比殲-20的隱身性能還好。第三,大邊條翼和DSI進氣道設計提升了飛機的高速和低速飛行性能。
第四,該機的全動式尾翼說明其操控系統實現了全數字化。第五,該機寬大的機頭可以容納大型雷達。第六,該機裝配2台發動機,就艦載機而言要優於F-35。第七,該機機輪和起落架粗壯,能夠承受巨大衝擊力,可以改裝為艦載機。「海軍完全可以用」。從媒體公開數據判斷,中型五代機殲-31發展出艦載型,意味著航母有限的空間可搭載更多的此類飛機。
軍事評論員高峰分析認為,鑒於當前准三代戰鬥機梟龍的外銷不達預期,因此雖然中國在珠海航展上做了高調推廣示,但是中國現在沒有必要心急了。另外中國第二代航母的發展預期很高,因此在新一代直通甲板彈射起飛的核動力航母艦載機選擇問題上,中國海軍應該會更傾向於性能接近F35C的殲31B 型自主艦載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