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價賣中國蘇-35,卻降價40%為印度研製五代機

卡洛斯| 2016-01-29| 檢舉

俄高價賣中國蘇-35,卻降價40%為印度研製五代機

2015年11月,俄羅斯同中國的蘇-35戰鬥機合同最終敲定。合同總金額為20億美元,並規定俄羅斯向中國提供24架蘇-35戰鬥機。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的蘇-35戰鬥機單價可不便宜,單機價格高達8300萬美元。而相比之下,俄羅斯自用的蘇-35戰鬥機價格為4000萬~6500萬美元。如果取最大值,中俄使用的蘇-35戰鬥機價格差距仍然非常的大。

而與之相比,俄羅斯和印度最近卻達成一項協議,將兩國聯合研製的FGFA第五代戰鬥機的研發費用從120億美元降低到80億美元。實際上,在2008年的時候,FGFA戰鬥機的研發費用為110億美元。而後來,俄羅斯方面稱由於通貨膨脹,將研發費用從110億美元提升到120億美元。

根據俄羅斯和印度簽署的最新協議,FGFA戰鬥機的研發費用降低到80億美元,其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合同規定的時間為7年;根據合同,在開始研發的第一年,俄羅斯和印度各提供10億美元;在隨後的6年里,俄羅斯同印度每年各自提供5億美元。按照這個合同,俄羅斯和印度在研製FGFA戰鬥機上是成本對半分,成果共同享有。

這兩個國家聯合研製的FGFA戰鬥機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該型戰鬥機是在PAK FA(T-50)第五代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PAK FA戰鬥機是俄羅斯研製的新一代主力戰鬥機,供本國空軍使用。該型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目前進展比較順利,預計在未來1~2年內就會服役。由於FGFA戰鬥機是在PAK FA戰鬥機基礎上進行改進,所以從表面上看進度應該是有保證的。

按照俄羅斯官方的說法,FGFA戰鬥機同PAK FA戰鬥機相比,改進的地方將有43處,包括隱身、超音速巡航、傳感器、航空電子設備等方面的性能。俄羅斯和印度計劃在這個項目之下發展兩個機型,一種供俄羅斯使用,一種供印度空軍使用。而且,俄羅斯方面也同意印度的要求,向其提供雙座型號。

印度空軍對FGFA戰鬥機很有信心。早在2011年的時候,印度空軍就表示採購148架單座FGFA戰鬥機和66架雙座FGFA戰鬥機。後來由於方案的變化,印度空軍的採購計劃又調整為214架單座型FGFA戰鬥機。俄羅斯也會大量採購FGFA戰鬥機,其中包括200架單座型和50架雙座型。有消息稱,除了俄羅斯和印度使用,這種戰機也會出售給其他國家,市場總銷量將達到1000架左右。

前景是非常誘人的,但項目的執行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首先是採購單座和雙座型號的不斷變化,這表明兩國在FGFA戰鬥機的要求方面存在著反覆。另一方面,雖然合同表面上看起來是平等的,但俄印在這個項目上的合作並不平等。按照要求,俄羅斯承擔85%的研製工作,印度承擔15%的研製工作,而雙方平均承擔一半的成本。也就是說,儘管雙方出的錢一樣,但在研製FGFA戰鬥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俄羅斯的蘇霍伊公司。

FGFA戰鬥機項目不妙的地方是一再的拖延。原本按照雙方最初的合同規定,俄羅斯本應該在2015年~2017年之間向印度提供3架樣機進行評估,但至今飛機的影子都還沒見到。2015年3月的時候,兩國又商定將飛機交付的時間從92個月縮減到36個月。為了加快飛機的研製進度,俄羅斯和印度的工作任務比例調整為1:1,印度占據的工作份額提升了。後來,由於項目遲遲沒能打開局面,印度曾經一度想撤離這個合作。

這樣就有了2016年年初俄羅斯同意將FGFA戰鬥機的項目降低到80億美元的舉動。印度看到研發成本大大降低,提升了對FGFA戰鬥機項目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將俄羅斯同意降低研發費用的舉動視為挽留印度繼續合作研製FGFA戰鬥機項目的一個措施。

雖然FGFA戰鬥機同PAK FA戰鬥機相比的確有了一些改進,但並不是重新設計一種戰鬥機。筆者懷疑,可能戰鬥機研發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俄羅斯也存在故意延緩FGFA戰鬥機項目的嫌疑。因為它很快就有PAK FA型戰鬥機可以使用,相比之下印度則沒有,它的需求反而要急迫得多。也就是說,俄羅斯希望實現FGFA戰鬥機項目利潤的最大化,故意拖讓印度多提供資金。現在印度還投得相對較少,但等它越投越多之後,再想撤出已是不可能,這樣俄羅斯就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意圖決定研發成本和戰鬥機的價格了。

更令筆者肯定的是,根據俄羅斯和印度的約定,第一批次的FGFA戰鬥機將在俄羅斯境內生產,後續的批次才在印度本國製造。也就是說,印度使用的首批FGFA戰鬥機肯定是在俄羅斯境內生產的。價格麼,如之前所說,肯定得由俄羅斯人來定。

俄羅斯出口的任何一種武器,裡面都流露著其非常狡猾的精明。在出售中國蘇-35戰鬥機的合同談判期間,俄羅斯就希望中方能夠大批量採購,但中方一再堅持只買24架,後來俄羅斯最終沒能頂住壓力,不得不同意要求。不過,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的這批蘇-35戰鬥機單價是比較貴的。俄羅斯式的狡猾還體現在向印度提供「維克拉瑪蒂亞」航母之上,這是個大坑各位已經知道所以就不再贅述。看來FGFA戰鬥機項目又是俄羅斯人埋下的一個伏筆,這次印度人面臨的最終解決也只能被宰。

這麼多年來,也許印度人還沒有學會如何同俄羅斯人做生意。中國早就品出了俄羅斯在武器貿易方面的道道,所以堅持自主研發。畢竟,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裡,只能處處受制於人。任何人提供武器和技術給你,背後都是想獲得最多的外匯,怎麼可能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全文完,謝謝閱讀。歡迎提出寶貴的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713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