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向外延伸航空母艦的防空探測能力,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就開始在一些較大型的艦載螺旋槳攻擊機上裝置雷達成為雷達預警機。往後有數種改裝自美國海軍體積稍大的現成艦載機種的雷達進入美國海軍服役,與先前雷達預警機的最大不同在於機上多了一、兩名通訊管制員,可利用無線電直接指揮戰鬥機作戰,而這便是艦載空中預警管制機的先驅。
於1957年亮相的E-1B跟蹤者是由S-2反潛機在機背上加裝大型圓盤狀雷達而成,是美國海軍第一代真正的艦載空中預警管制機。但是E-1B最主要的功能仍只是向艦艇回報雷達獲得的資料,本身的直接指揮管制能力還是僅限於通過無線電以語音指揮機群作戰;而E-1B由於機體大小不足,發展空間小,故很難經由提升而滿足往後美國海軍更高的需求。
50年代6萬噸級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陸續進入美國海軍服役,該級艦能操作更大型的艦載機,因此美國海軍開始規劃重量更大、功能更強大廣泛的新一代艦載空中管制預警機,整合當時尚在建構的海軍戰術資料系統,可通過資料鏈與飛機、艦艇分享雷達資料並指揮機群作戰,因而具備真正的空中指揮管制能力,這就是日後服役數十年至今、被西方國家廣泛採用的E-2鷹眼系列的由來。
E-2首架原型機於1960年推出,同年10月21日首次試飛;第一架量產型號為E-2A ,1961年4月19日首次試飛,第一架於1964年1月19日交付美國海軍,開始取代E1成為美國海軍制式艦載空中預警管制機。E-2A採用單機功率3155軸馬力的T-56-A-8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以及一具由GE生產、探測距離約200公里的AN/APS-96雷達,此雷達採用單延遲線固定目標對消技術,能抑制海上雜波的干擾。
由於E-2的原始設計僅供艦載作業,所以APS-96雷達缺乏內陸操作能力。到1967年為止,總共有56架E-2A進入美國海軍服役。E-2系列的第一種改良型──E-2B於1969年2月20日首度試飛,主要改良包括換裝具備內陸操作能力的APS-111雷達,並以Mod-Ax計劃開發的新型L-304數位電腦取代原來的類比計算機、改善機上電子設備的可靠性、加大水平尾翼兩端的垂直尾翼面積等。
在將E-2A升級為E-2B的同時,美國也開發更新型的E-2C,改良幅度更大。美國總共建造兩架E-2C原型機,於1971年1月20日首次試飛,同年中投入生產,量產型於1972年9月23日首次試飛,1973年起交付美國海軍,1974年2月起開始行程作戰能力。相較於E2B,E-2C的主要改良為換裝APS-120雷達、性能提升的T-56-A-425發動機,並加裝一套Litton的AN/ALR59被動系統。
AN/ALR-59包含四組接收天線,分別位於機首、機尾與水平尾翼兩端,可接收來自空中、海上、地面電磁訊號,由中央處理器控制進行同步掃瞄;接收到電磁信號時,處理器比對不同接收天線的信號強度與時間差,自動計算出信號來源的精確方位,同時也能自動分析信號的相關參數並進行判別。ALR-73的有效接收距離達740公里以上,是機載雷達的兩倍。
90年代末期,E-2C推出新的改良型,稱為E-2C鷹眼2000;而NC-130H便作為鷹眼2000研發工作的測試用機。E-2C鷹眼2000的主要改良項目包括提升型任務電腦、先進顯示控制工作站、CEC聯合接戰能力中的AN/USG-3機載終端設備、新的整合式衛星通訊系統、電子支援裝備等,並具備改良後的航電冷卻循環系統、導航系統、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座艙航電與顯示等等,此外也改進了可靠度與維修能力。
繼鷹眼2000後,美國海軍接著準備大幅度地改良現役的E-2C預警機,此提升計劃稱為先進鷹眼計劃,升級後改稱為E-2D,要項包括機體的改良、雷達現代化計劃、先進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新的電子截收系統、高速光纖資料匯流排、導航系統、新型任務資料處理單元、通訊傳輸等,並具有網路中心作戰能力以及USG-3協同接戰能力終端系統等,在未來網絡化作戰的美軍中將扮演管制與資訊傳遞中心等重要角色。
E-2系列雖然一開始僅是為了美國航空母艦的需求而設計,但是其基本設計良好、功能完備、提升空間大,經過多年改良後被證實也很適合在陸地上空操作,加上價格適中,因此被許多西方國家採用,成為全球最暢銷、數量最多的空中預警機。除了美國海軍以外,其他操作E-2系列的國家包括以色列 、日本、新加坡、法國以及台灣等,其中多半是交由空軍操作,唯法國海軍購買的2架E-2C Group 2則配備於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上。
在美國海軍的21世紀海權的建軍目標中,將通過海上打擊、海上防禦、海上基地這三方面,全面升級海軍的戰鬥力量,而E-2D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該機除了擔任艦隊耳目外,還充當重要作戰節點,以機上先進的任務系統整合戰區內各作戰平台的信息,提供給決策人員做為下達最後命令的參考。而在飛彈防禦系統方面,E-2D將配合艦載宙斯盾戰鬥系統和標準6型攔截飛彈,成為美國海軍地平線外綜合火控-制空防空系統的關鍵單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