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嘲笑T50根本不算五代機,中國殲20技術底子太差也不值一提

中國網際網路觀點普遍認為,殲-20目前進入了小批量低速生產階段,下一步就是服役列裝,在實際飛行訓練中發現問題,再反饋回製造商加以解決。作為中國第5代隱形戰鬥機中的先行者,殲-20與世界同類型戰機,比如美軍的F-22「猛禽」和F-35「閃電II」處於一個水平線,甚至超越了軍事航空界的傳統豪強俄羅斯的T-50,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殲-20也有一些劣勢,需要在項目下一階段全力彌補。

圖為T50戰鬥機

軍事專業分析人士認為,我們首先可以下個結論,中國已經進入5代機俱樂部,改變了全世界只有美國一家獨秀的不利局面。具體而言,就是中國研發第5代隱形戰鬥機的步伐比俄羅斯還要快了一點,俄羅斯的T-50不僅實際上是「4代半+」水平的過渡產品,而且試飛進度還在不斷後移,距離俄軍採購甚至是出口外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說俄軍不是太急需,恰恰相反,俄軍非常急需第5代隱形戰鬥機滿足國內外複雜的安全需求,以及俄羅斯拓展國家利益的需求。另外俄羅斯在經費上也沒有太多困難,畢竟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方興未艾,足以支撐第5代隱形戰鬥機研發採購,之所以未能領先中國,完全是實力下降的結果。

回到中國成飛公司的殲-20,最近試飛架次比較多,起碼有十架左右,這也不能說明我們國家就完全有錢拿出來放開手腳地投資,出現如此之多的驗證機恰恰說明了成飛在相關技術上成熟度不夠,需要多架驗證機同時在不同領域試飛,從而縮短周期儘快裝備,以便做到領先俄羅斯,占據中俄航空工業競爭的制高點。

在技術水平上,殲-20跟美國已經沒有了以前難以企及的代差,但是技術實力的差異不僅僅是「代」這麼簡單,同一代的技術成熟度、材料工藝水平、全壽命周期維護保養實力都會有細小的差異。隱身性能、武器系統、飛行控制、數字化傳感器系統,殲-20使用的部件都沒有經過實戰甚至是全裝實訓的檢驗,而美國空軍的F-22A已經實現了完全作戰能力,進行了多次海外部署。

美國媒體分析稱,中國研發第5代隱形戰鬥機雖然有後發優勢,但是苦於信息工業水平、機械工業水平、材料工藝水平、系統集成水平是從一窮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發展而來,底子太薄弱,戰鬥機機載電子元器件的水平,可能要比美國差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634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