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通常理解的空襲,是空軍使用戰機或飛彈將大量炸彈傾瀉到敵國的城市或軍事目標上,將敵人炸成渣。但二戰以來的現代戰爭,空襲的手段越發的多樣化。航空彈藥並不僅僅裝填著炸藥,出現了很多新概念的航空炸彈,其中還有很多不爆炸燃燒的炸彈,也擁有巨大的破壞力,並一度影響過戰爭進程。
1999年5月初,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的空襲已經進入第40天。北約戰機的空襲已經進行了40輪,南斯拉夫防空兵軍已累計向夜空中的北約戰機發射了500枚雷達制導的地空飛彈,這相當於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防空火力的三倍。南軍方宣稱擊落北約飛機60架,攔截巡航飛彈182枚。這說明南軍的防控體系並沒有遭到完全摧毀,南斯拉夫人民的抵抗意志還很堅強。這時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的夜晚,在非空襲管制期,依然燈火輝煌,水電、食品和燃油的供應充足,市民生活正常,大家都戰爭帶來的少許生活不便,稍加忍受就可以過去。
美國認為前40輪空襲打擊軍事目標的方針應該改變。從這時起,空襲進入了全面打擊階段,南境內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交通和民用目標都被列為打擊對象,民心也在轟炸之列。於是一種新概念彈藥被大規模使用,並由此引出了一種新的電子戰手段,即「電力對抗作戰」。供電對於現代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生產生活資源,一個沒有電的城市,對於人民的生活造成的混亂是不可想像的。美國就力圖通過打擊並癱瘓南斯拉夫的電網,瓦解南斯拉夫人民的抵抗意志,事實上,美國人做到了。
5月2日晚,北約對南實施了第40輪空襲,此次空襲中,美軍由F-117A隱身戰機投放了一種新型炸彈——BLU-114/B石墨子母炸彈。襲擊了包括貝爾格勒在內的塞爾維亞境內5個最大的發電廠和供電樞紐,造成大部分地區電力中斷。
這種炸彈是曾經在伊拉克使用過的碳纖維彈藥的改進型,由CBU-102戰術集束炸彈(戰術子母彈箱)攜帶,內裝200個啤酒瓶大小的的碳纖維BLU-114/B子彈藥構成。石墨碳纖維比頭髮絲還細,是一種理想的良導體材料,如果粘附在電氣系統上,就會造成短路或打火,引起電路中斷或電氣火災,而且很難清除。CBU-102集束炸彈脫離飛機後,由無線電測高引信控制炸彈在100米的高度上打開,釋放出BLU-114/B小炸彈。每個BLU-114/B子炸彈都依靠一個氣囊穩定姿態,經過短延遲後,用拋射炸藥把經過特殊處理過的石墨碳纖維線團從BLU-114/B小炸彈中拋出,並在空中均勻伸展和撒布。在向地面降落的過程中,散開來的0.025毫米粗細的碳纖維線會在空氣和風的作用下絞成網狀,降落至高壓輸電線和變電設施上,就會摧毀電力系統。
5月3日,美軍又對南聯5個電網和變電所進行了第二次攻擊,使南聯盟70%供電系統完全癱瘓。5月4日,美軍再度使用這種炸彈對南聯盟電力系統實施攻擊。直至5月23日,美國飛機投下的石墨炸彈致使貝爾格勒在內的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持續停電,貝爾格勒甚至整個南斯拉夫陷入一片黑暗。美國專家聲稱,北約空襲對南輸電系統造成徹底破壞,要恢復到戰前供電水平,至少需要8個月的時間。
石墨碳纖維炸彈俗稱「電力殺手」,主要攻擊對象是城市的電力輸配系統,並將其癱瘓,因此又被稱為「斷電炸彈」。1991年海灣戰爭時,石墨炸彈在「沙漠風暴」行動中首次登場。美國海軍曾使用艦載戰 斧式巡航飛彈,向伊拉克投擲石墨炸彈, 攻擊其供電設施,使伊拉克全國供電系統 85%癱瘓。在科索沃戰爭中,石墨炸彈造成南斯拉夫全國70%電網徹底癱瘓。
石墨炸彈在科索沃戰爭中名聲大噪,有人甚至稱其為城市作戰的終結者,是美軍稱霸全世界的利器之一,因而顯得神秘莫測,對於各國老百姓具有很大的恐嚇性。美國軍方相關人士甚至吹噓美軍掌握著秘密武器,能夠「控制敵人的電網開關」。
其實石墨炸彈的技術含量並不是高不可攀,公眾以為很高端的感覺,主要是讓科索沃戰爭期間的美國媒體忽悠的。不過這對於號稱「生產全世界」的製造業大國——中國來說,已經不是問題,石墨炸彈在中國已經面世八年,並發展到多種運載工具的第二代產品。 石墨炸彈唯一的門檻是碳纖維的工業產量,畢竟這地球上絕大多數國家並不掌握碳纖維工業化生產能力。
2009年3月,英國《簡氏防務》雜誌披露中國研製成功250公斤碳纖維石墨炸彈。這是一種專用於攻擊和癱瘓敵方供電網絡的彈藥,正式名稱為「250千克航空碳纖維炸彈(電網干擾子母彈)」。該彈內裝147枚子彈藥,每一枚子彈藥裡面裝填32根碳纖維絲束,每一根碳纖維絲束長30米,投擲以後可以覆蓋6000平方米的範圍,可以摧毀所有在110千伏至330千伏範圍內工作的高壓電網。
250千克航空電網干擾子母彈的母體,是使用國產250-3型航空反坦克子母彈改裝而來。這種航空子母彈研製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英國500磅BL-755型反坦克子母彈為技術基礎,從英國引進以後國產化的型號。
在1980年代,面對蘇聯幾萬輛坦克的裝甲部隊的巨大威脅,中國曾認真考慮使用強擊機進行航空反坦克作戰,於是從英國引進了BL-755型反坦克子母彈,還同時研製反坦克火箭彈,升級強-5強擊機的火控系統,力圖每次出動一個團的24架強5強擊機,每架掛載2箱反坦克子母彈和2個90毫米航空火箭彈巢,共可以攜帶48箱250公斤航空反坦克子母彈,這些子母彈內部裝填著7000枚反裝甲子彈,再配合48組90毫米反坦克火箭彈共672枚火箭。可在300公里外一次殲滅一個蘇聯的重型合成坦克營,包括42輛T-64坦克和2輛防空飛彈/高炮。至今這種子母彈仍廣泛掛載於國產飛豹和強-5戰機上,執行空地反坦克集群任務。
250千克航空電網干擾子母彈的總體原理和外形,與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美國摧毀南斯拉夫電網系統所投擲的CBU-94/B碳纖維子母彈很相似。子母彈引爆後拋灑出大量碳纖維絲束,形成碳纖維雲霧團,搭接到輸電線網上,就可造成短路或火災,使供電網絡癱瘓。
國產石墨炸彈在2008年5月對外公布,並已經在2009年進入中國空軍服役。隨後中國又發展了更先進的防區外電網摧毀彈藥,使用國產防區外攻擊武器或滑翔制導炸彈作為載體。在大陸研製成功石墨炸彈以後,台灣軍方也開始顯得很不穩定,他們從2008年起也著手研製石墨炸彈,由台灣中科院列入研究計劃,原計劃以5年時間用5億新台幣於2012年研製成功,但目前為止尚未見到台灣軍隊列裝此類彈藥的信息。
使用石墨炸彈攻擊敵方電網,具有巨大的優越性。遭受石墨炸彈的發電和供電網,要想恢復正常供電是十分困難的,因為要排除這些碳纖維石墨細絲是極不容易的,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重新啟動電網又容易受到殘存碳纖維的再次短路。石墨炸彈造價比較低廉,如果不包括運載工具,單純的250公斤石墨戰鬥部的綜合造價僅為幾十萬元人民幣,對敵人電網造成的破壞性卻有可能超過數億甚至數十億元。
石墨炸彈是一種低價高效的非常規彈藥,中國空軍裝備的250公斤電網干擾子母彈,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將一切敵人炸回暗黑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612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