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航母?沒那麼簡單,一摁按鈕就發射?那樣太容易了。首先你要在茫茫大洋上找到航母戰鬥群,而對於浩瀚無垠的大洋無異於大海撈針。而且就算你能知道航母具體的出航時間和大約的活動範圍,但是想穩定持續跟蹤它又如何不艱難呢?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不是幾顆衛星,而是一整套監控體系。只有發現了,你才能打。
這一探測情報系統的首要任務是確定目標位置,換而言之說就是航母戰鬥群的位置。如何能執行這種大海撈針的任務呢?不過也不算難比登天,航母編隊也不是無跡可尋,因為你航母要想打人就得儘可能靠近目標,就算使用戰斧巡航飛彈密集轟炸,你也的起碼前出到目標1000公里的半徑內。如果這個目標不值得大肆戰斧開砸,或者覺得戰斧解決不了問題要動用艦載機。那恭喜你,航母就得進入500公里半徑內。這樣你就比剛才搜索的範圍縮減了至少3/4。就算你航母戰鬥群跑的再快,也就是30節一大天,你還得同時考慮你編隊里其他船的速度,持續30節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的。所以整個編隊也就18-20節一大天了。就算按照30節計算,你也就一晚上能跑出去700公里左右,這個範圍實際上已經相隨縮小了。
在這個區域內找航母的小能手,自然是以前的蘇聯早期航洋監控網。最早期的時候美國航母戰鬥群一靠近,就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蘇聯船隻飛機在附近晃悠,一副「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的我的樣子」。不過美國人在電子戰領域還是很有造詣的,最終發現蘇聯似乎是建立了一整套體系才能這樣十拿九穩的在浩瀚的大洋上抓到我們的編隊的位置。派了間諜又從周邊匯總情報,研究後了解到蘇聯從二戰末期的德國那獲得了黑科技,一種無線電定位陣列技術,將其命名為「克虜伯」系統。這在當時的蘇聯被封為國寶級的高科技系統!主要就是通過航母戰鬥群和基地還有艦載機編隊以及補給編隊之間密集的無線電型號發射來追蹤位置。一開始這套設備相當的大,只能部署在蘇聯本土海岸上,而後蘇聯進行了小型化改進,巡邏船,巡邏機,甚至武裝漁船上都有了類似系統,使得監控區域和監控精度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在1968年美國海軍埃塞克斯航母計劃前往越南,而後美國人發現蘇聯的一艘核動力潛艇直接從千島群島海域高速駛抵附近海域進行監視跟蹤任務,簡直就像是美國海軍司令部直接給自己的潛艇下命令和航母編隊會和一樣。
而自從冷戰後,蘇聯解體,美國的航母戰鬥群著實的在海上逍遙了一陣子,不過最近10年又發現有熟悉的盯著大球天線罩的船隻在編隊附近晃悠,仔細一看是中國人的船。這讓美國人又不省心了,雖然中國的飛機沒過來,但是只要到西太平洋附近海域就有跟屁蟲這個美國人不太得勁。而之前忽悠蘇聯人的老辦法也不靈光了。以前為了對抗蘇聯採用的電子欺騙大隊戰術,也騙不過「狡猾」的中國人。看來中國人已經把蘇聯的精髓學到手,並且升級了!這不得不讓美國人十分的擔憂,畢竟未來能隨時被對手知道在哪,這絕對是讓自身安危收到急劇威脅的事情。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理性點評和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6045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