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中國自行研製的殲-20隱身戰鬥機的局部特寫,其深灰色的機體蒙皮表面上,覆蓋著一層比黃金還要昂貴的材料——戰鬥機隱身吸波材料。我們知道,隱身技術作為提高武器系統生存和突防能力, 提高武器裝備隱身能力就是目前人類技術,最有效提升武器作戰效能的手段。因此受到世界各軍事大國的高度重視,吸波材料技術與雷射武器、巡航飛彈並稱為軍事科學上最新三大技術成就。戰鬥機隱身分為機體結構隱身、材料隱身、主動隱身等多個方面,而隱身吸波材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中國作為研製吸波材料的後起之秀,僅僅在20年時間就達到了美軍第三代吸波材料的水平,要多虧了中國地下藏著的兩樣寶貝。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244期】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鷹眼軍事記者,所謂吸波材料是指能夠將外部入射到其表面的電磁波、雷達波最大限度地進入其中,同時還能夠將這些電磁波能量轉變成其它形式的能量並發散出去,從而達到減少或消除電磁波反射目的的一類隱身材料技術,簡單講,這類材料作為塗層刷在武器表面,能讓雷達波不反射回去,從而實現在雷達下的「隱身」目前世界上隱身吸波材料已經發展處四代,但不管哪一代材料都與鑭和釓這兩種稀土材料有關,上面講的我國殲20戰鬥機就是使用上述兩種稀土材料生產的鐵基氧化物吸波材料,可以好不誇張地說沒有稀土,還造什麼隱身飛機?
實際上,稀土是現代軍事技術的最基本維生素,特別是現代高科技信息化裝備,幾乎從裡到外都離不開稀土,比如現代制導飛彈武器的引導頭,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美製「愛國者」飛彈的制導系統中就使用了大約5至6千克的釹鐵硼等稀土磁體,來幫助其完成精確制導系統工作。此外,稀土磁體還可以用於戰鬥機和艦船的內部驅動電動機、以及轉動制導飛彈的方向舵,據了解,現代飛彈、自行火炮、艦船和戰機的制導系統和火控雷達100%含有稀土材料中的14種元素,沒有稀土,美國和日本的高技術國防工業立馬就要停擺。
沒有鋼鐵,美日和西方國家可以採購澳大利亞的鋼鐵,但沒有中國出口的稀土材料,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國內稀土戰略儲備就會在1年內耗盡,而世界稀土材料出口90%在中國,世界稀土資源的60%也在中國,中國不出口別的產品,西方國家還能夠轉移他國來採購,但要是中國不出口稀土,後果可想而知。西方媒體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如,「稀土是中國捏在西方脖子上的那隻手」。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有一比較形象的比喻,稀土材料就是一個「現代國防科技大樹」的種子,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鋼、稀土球墨鑄鐵,而這些材料是生產高強度坦克裝甲和鑽地彈藥的核心材料。有了稀土,就有了有色稀土合金,而這些材料是生產現代航空發動機的必備之需。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燃燒材料,這有了穿甲彈和高性能燃燒彈,有了稀土,就有了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超導材料和稀土雷射材料,他們是伺服電機、雷射炮、雷射制導炸彈、紅外製導設備的必需品。
由此可見, 稀土與現代軍事技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現代軍事技術的全面進步,以及軍事技術的提高。同時,還能帶動了稀土工業的繁榮發展。而日美等國想方設法從中國搞稀土的形式,需要得到更多關注,如何利用好稀土這個「隱形核武器」,是我們需要好好解決的問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