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終極死神:加特林M134重型機槍 百米內可擊穿任何裝甲
加特林步槍人人皆知,其發明者加特林在1861年開始了多管機槍的設計,最初定名為「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當時的射速是每分鐘1000發的水平,這在十九世紀也算是神的傑作。1963年經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改良後每分鐘可發射6000發子彈,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M134型速射機槍。
加特林本人的職業是一名醫生,然而怎麼就造出這種死神武器呢?
在美國內戰的時候,當時還是醫生的加特林,每天在戰後的醫院裡看到很多死傷的士兵。加特林就想著,要是士兵們的武器能夠非常犀利,一個人能把一個連的火力都包攬了,那不就能讓很多士兵不用去上戰場了,這樣也就變相的不會有更多的死傷的士兵了。
加特林的構思就是轉管機槍,每個槍管都有一個單獨的撞針,這樣等槍管轉動起來,到了一個預定好的位置的時候,撞針就擊發火藥。想要把槍管轉動起來,就得靠士 兵去手動的搖。所以這也算加特林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在戰場上士兵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到影響,加特林機槍的槍管是必須得勻速的搖的,不然就會卡殼或者爆膛, 如果在打的非常激動的時候爆膛的話,對操作的士兵也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的。
畢竟它是一 名醫生髮明的,有很多軍事上的想法會想不到,但是在加特林機槍誕生的初期這個缺點並不明顯,它就是做為一個大炮來使用的,在清朝加特林機槍來到中國的時 候,它被叫做「格林炮」,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它的兇猛。
美國陸軍型號稱為M134型加特林速射機槍,7.62毫米彈藥速射機槍(minigun)用途廣泛,美國空軍型號稱為GAU-2 B/A型,美國海軍型號稱為GAU-17/A型。目前,這種速射機槍最高射速高達6,000發/每分鐘。
具體結構方面以美國陸軍M134型速射機槍為例,採用迴轉聯動裝置,組件包括一台驅動電機,六個槍機部件,六個可移動的槍機軌道,槍管套管部件,後部槍枝架,六根槍管,槍管夾持部件,保險部分,套管蓋和二個快速釋放銷。
一百米內的任何非重裝甲物體都會被打穿。最初美國空軍在此基礎上重新設計發展出7.62毫米口徑6管GAU-2型航空機槍,採用電力驅動,由一名乘員操作,用於美國空軍的輕型飛機和直升飛機上,極高的射速威力驚人,並曾在越南戰爭期間廣泛使用。
不僅在正式戰場上,在電影《終結者1》:施瓦辛格直接將它拿在手裡打。這不是沒有可能,但要實現連續不間斷射擊,人所承受的壓力會非常大。
美國空軍將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安裝在了A-10攻擊機上,這使得A-10具備了對地攻擊小型移動裝甲目標的能力,成為一代最強攻擊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5532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