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與經驗,也能讓我們緬懷經典!二戰的勝利是全世界都無法忘記的歷史大事件!經過一段時間的構思與整理,懷史將和各位一起去追憶二戰的那些經典戰役瞬間!我將分三個模塊更新與大家一起分享!
20世紀對人類來說是多災多難的。戰爭向公共汽車一樣來而復返,尤其是在前半個世紀,就爆發了2次世界大戰。戰爭的規模空前慘烈。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大 兵團的會戰層出不窮。有10次規模較大的戰役深深地影響了二戰的進程。它們是:莫斯科會戰、阿拉曼戰役、中途島海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庫爾斯科戰役、阿 登戰役、諾曼第登陸戰役、雷伊泰灣大海戰、沖繩島戰役、柏林戰役。

下面,我們就跟著時間的腳步去回憶那些讓人無法忘記的經典戰役。
1.風雪無情夜--莫斯科會戰
1941年6月22日清晨,550萬德軍以排山蹈海之勢向蘇聯發動猛烈進攻。開戰第一天,蘇軍就損失了30萬人,1800多架飛機,絕大多數的飛機是在地 面被炸毀的。到7月中旬,德軍已經消滅了蘇軍120個師。至9月末,蘇軍已損失了700萬人,有18000輛坦克被德軍擊毀,損失飛機2萬餘架,向後撤退 了1200公里。德軍在南路奪取了基鋪,北路包圍了列寧格勒,中路逼近莫斯科,取得了驚人的勝利。
該 在哪裡動一次大手術呢?希特勒將目光停在了莫斯科上。在他看來,占領蘇聯的首都,將會徹底瓦解史達林的鬥志。9月下旬,希特勒便開始調兵遣將,先後從南線 和北線調集大量精銳部隊前往莫斯科,進攻莫斯科的德軍總力達到75個師約180萬人,包括1700輛坦克、1400門火炮和1000架飛機。希特勒的戰略 計劃是:以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為先導,由航空兵掩護,從莫斯科正西、西北和西南3個方向包圍莫斯科,先在決戰中消滅蘇軍主力,再進攻城中心。
斯 大林深知莫斯科對蘇聯的重要意義,在經歷了前3個月的慘敗後。史達林決心在莫斯科與德軍決一死戰。蘇軍集中了3個方面軍共125萬人,此外還有1000輛 坦克,7600門大炮和700架飛機。為了加強莫斯科前線蘇軍的指揮能力,史達林親自與正在列寧格勒指揮對德作戰的常勝將軍朱可夫通電話,要他立即飛到莫 斯科,並對他說:蘇聯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1941年9月30日,德軍的千餘門大炮向莫斯科發出怒吼,拉開了這場慘烈戰役的序幕。蘇 軍頑強抵抗。狂熱的德軍不顧傷亡慘重,頻頻發動大規模進攻。在此戰中,德軍的空中優勢十分明顯。蘇聯空軍顯然還沒有從戰爭初期的慘敗中緩過神來。僅僅幾 天,蘇聯空軍就損失了300架飛機。德軍只損失了50多架。
德軍的進攻配合十分默契。先是動用空軍轟炸蘇軍的陣地防護措施和後勤補給運輸, 切斷蘇軍前線與其後方的聯繫,再以大炮轟炸蘇軍前沿陣地,壓制蘇軍火力。然後以坦克為前導,協同摩托化步兵前進。一個星期內,德軍就突破了200餘公里, 其先頭部隊已經能夠看見莫斯科的紅場了。希特勒下令要務必在10天以內占領莫斯科,他還對外宣稱要在11月7日蘇聯的十月革命這一天前往莫斯科紅場檢閱德 軍部隊。
在嚴重的損失面前,史達林沒有動搖堅守莫斯科的決心。援援不斷的軍隊正在從蘇聯遠東地區趕來。11月初,兩個精銳的集團軍趕到莫斯科,頂住了德軍的猛攻。11月7日,紅場上真的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但閱兵的人不是希特勒,而是史達林,他要向世界宣布,蘇聯不會滅亡。
在前線,蘇軍死守每一個據點,與德軍反覆拼殺。在後方,無數的婦女和孩子們不分晝夜地修建防禦工事。兵工廠的工人們日夜加班加點,為前線生產槍枝彈藥。整個莫斯科上下團結一致,形成了一座與德軍死拼的碉堡。

130 年前,拿破崙的大軍就是因為風雪慘敗在莫斯科城內。130年後,災難再一次地降臨在了希特勒的身上。德軍雖然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此時莫斯科已進入了嚴寒 的冬天,氣溫下降到了零下30多度。德軍坦克的燃油被凍結,飛機的油箱還被凍裂,槍枝也被凍住無法使用,大量的官兵被凍傷,有的甚至凍死。而蘇軍則早準備 了各種禦寒的衣服和物品。12月,蘇軍集中3個方面軍的兵力發動大規模反攻,迅速粉碎了德軍的反抗,迫使德軍全面後撤。到1942年1月初,蘇軍已把德軍 趕出了300多公里之外,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在此戰中,德軍損失了50萬人,1300輛坦克、2500門大炮、15000餘輛汽車和約400架飛機,其中絕大部分是在後期因嚴寒而損壞的。蘇軍則損失高達90萬人,坦克1500輛、大炮5000門和1000架飛機。
綜 合說來,德軍兵敗莫斯科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希特勒原本可以在開戰初期就直取莫斯科,這樣可以在寒冬來臨前就拿下莫斯科,但他卻先重點進攻蘇聯南部,希望奪 取那裡的石油等戰略物質,在南線受挫後,他才發動莫斯科戰役。此時蘇軍已做好了迎敵準備。而德軍的進攻也恰好趕上了莫斯科的冰雪天氣,最終導致失敗。 130年前,拿破崙雖然也失敗了,但他曾攻進了莫斯科,而希特勒軍隊拼盡了全力,卻一步也踏不進莫斯科,這不能不說是他的遺憾。

2.狐狸與雄鷹的較量--阿拉曼戰役
1940 年9月,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看到法國戰敗,英國本土正遭受著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以為時機到來。他決定出兵北非,企圖奪取蘇伊士運河,占領英國在北非的 殖民地,將地中海變成義大利的內海,再次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20萬駐利比亞意軍向埃及發動進攻。戰火在北非上空燃起。
墨索里尼的野心的確夠大,但他的軍隊卻是一群飯桶。面對只有3萬人的英軍,20萬意軍一觸即潰,被英軍打得暈頭轉向。2個月的時間內,意軍就損失了13萬人,英軍長驅直入,進入利比亞。

希特勒眼見自己的小夥伴潰不成軍,深恐軸心國失去北非陣地,急忙令心腹愛將隆美爾率領一支裝甲部隊橫渡地中海,增援潰敗中的意軍。在徵得墨索里尼的同意後,由隆美爾統一指揮北非的德意聯軍。
1941 年2月,隆美爾率領軍隊到達北非,立即揮軍反攻。正在長驅直入的英軍完全沒有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損失慘重。雖有英軍從英本土趕來,但依然無法抵擋隆美 爾前進的腳步。一個星期內,德意聯軍狂追1000多公里,在埃及西部的沙漠中,隆美爾一舉殲滅英軍2萬多人,扭轉了軸心國在北非的不利局面。到了6月,英 軍已損失了6萬人,軸心國軍隊的前鋒已抵達開羅附近的阿拉曼車站,隆美爾甚至可以在望遠鏡中看見金字塔的頂尖。
面對隆美爾的勝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欣喜若狂。英國首相邱吉爾緊急派遣能征善戰的蒙哥馬利統帥15萬英軍增援埃及,配備了1200輛坦克和1000多架飛機,總兵力是隆美爾的2倍。

蒙哥馬利到達埃及後,開始整頓英軍士氣,多次採用假戰術迷惑對手。而德意聯軍的後勤供給嚴重不足。在8月和9月,義大利海軍遭受重創,3艘主力戰列艦被英國空軍擊沉,前往增援隆美爾的運輸艦和魚雷艇也多次遭到英軍的伏擊而損失慘重。
10 月23日,英軍調集上千門大炮向阿拉曼的德軍陣地猛轟。25日,英軍突破北面的意軍防線,正在德國養病的隆美爾趕急飛回戰場,但已於事無補。戰至11月4 日,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坦克只剩下了20多輛,隆美爾見勢不妙,於是下令西撤,企圖選擇有利地形建立新防線。蒙哥馬利一路窮追猛打,不給對手留任何機 會.德軍一路後撤,最後一直退到了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邊境。
在阿拉曼遭受失敗的德軍還沒有緩過神來,11月8日,美英聯軍在阿爾及利亞北部登 陸,和蒙哥馬利的軍隊一起對隆美爾形成包圍之勢。12月初,同盟國軍發動攻勢,隆美爾被希特勒調回國內,繼任德意聯軍司令的義大利元帥梅塞率軍且戰且退, 與突尼西亞的德軍會合,雙方進行拉據戰達4個多月。1943年5月7日,美英聯軍攻陷突尼西亞城,德軍宣布投降。義大利軍隊抵抗了5天後也被迫投降,北非戰場 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終。
北非戰役是一場典型的沙漠拉據戰。德軍在阿拉曼的失敗,很大程度上要歸於義大利人的無能。墨索里尼始終沒有辦法保證從義大利到北非的供應線。這使得德意聯軍在北非永遠都是孤軍作戰。隆美爾就算是軍事天才,但在孤軍深入作戰的情況下,也只有失敗的命運。

3.海空大撕殺--中途島大海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此後的6個月時間裡,日軍橫掃太平洋,占領東南亞。1942年4月,美國空軍上校杜立特率領飛行隊對日本東京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空襲。5月,日美兩國海軍在珊瑚海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艦之間的海戰。雙方各損失一艘航母。這兩次事件後,山本五十六更加迫切地想尋找美國航母進行決戰。於是他派出聯合艦隊的主力戰艦,企圖奪取中途島美軍基地,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航母。
中途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兩個珊瑚礁組成,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是戰略要害。日軍如果占領它,可以威脅夏威夷,切斷美軍對西太平洋美軍艦隊的援助。山本五十六為奪取中途島制定了一個龐大的作戰計劃,出動包括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在內的184艘戰艦及700架飛機,分兵6路,企圖一舉占領中途島,尋機殲滅美國海軍。山本五十六任命南雲大將為此次戰役的前線指揮官。

6月4日凌晨,南雲艦隊抵達中途島海域。此時海面上濃霧鋪天蓋地,即使用探照燈也無法照明。但南雲認為美國海軍此時應還在珊瑚海,不可能及時趕來。4時許,他命令第一波108架攻擊機起飛,轟炸中途島。
日軍機群進入中途島後,遭到了少量美軍飛機的攔截。但在數量上占據優勢的日機很快就幹掉了美機,隨後在轟炸了機場等軍用設施。此時,先後從中途島方向飛來6架和4架美機前來轟炸南雲艦隊,被擊落9架,只有一架逃脫。
南雲決定對中途島發動更多的攻擊。由於第2批飛機上掛的都是魚雷,需要換上對地攻擊炸彈。於是各個航母上的工作人員手忙腳亂地換炸彈。慌忙之中,換下來的魚雷來不及收拾,都順手堆在甲板上。
7時半左右,偵察機報告在以東400公里的海面上發現美國艦隊,其中有航母。南雲有些吃驚。而此時第一批攻擊中途島的飛機正好返回,需要降落加油。南雲只好下令騰出甲板空間,讓第一批飛機降落。

為了對付美國航母,南雲又下令將第2批飛機上的炸彈全拆下來,換上魚雷。其間又有2批美機來襲,雖然都被打退,但也給南雲造成了一些恐慌。此時航母上亂作一團。9時40分,又有3批美機來襲,都被日機打退。南雲相信,美國航母的艦載機已被消滅大部,沒有能力再發動進攻了。此時無論是飛行員還是航母工作人員,都累得疲備不堪。
10時20分,南雲艦隊的4艘主力航母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東行駛,尋找美國航母決戰。十分鐘後,偵察機報告發現美國艦隊,110架轟炸機起飛,準備前去轟炸,戰鬥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在這時,50架美軍轟炸機飛臨日本艦隊上空,投下了炸彈。

傾刻之間,南雲的3艘航母:「加賀號」、「蒼龍號」、「赤城號」全部命中起火,艦上的彈藥引發爆炸,很快就沉入了大海。南雲緊急下令剩下的「飛龍號」航母上的飛機全部起飛,終於重創了美國航母「約克城號」,總算是扳回了一些面子。但「飛龍號」也很快被美軍飛機炸沉。
午夜時分,失去了航母的保護,南雲不得不下令撤退。一天之內,日本海軍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350架飛機,陣亡官兵3000多人。撤退途中還損失了一艘重型巡洋艦。而美國海軍只損失了1艘航母和75架飛機。
此戰日軍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偵察力度不夠,沒有及時發現美國艦隊。南雲也過於輕敵,他始終認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只有一艘航母,但實際上有3艘。另外,日軍的艦隊過於分散。為了分散美軍的注意力,山本五十六甚至還派了一支艦隊前去偷襲阿拉斯加。結果非但沒有分散美軍的注意力,反而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美國人並不是笨蛋,他不管日軍幾路來,他只集中優勢艦隊一路打。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從此開始,日軍被迫轉向防守,美軍開始占據戰爭主動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544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