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口不到千萬的小國,在軍火市場中竟然屢屢戰勝中俄!
全國人口只有900萬,國土面積約等於我國黑龍江省,就是這樣的一個北歐小國--瑞典,卻在全球軍火市場上卻僅次於美、法,成為全球軍火市場的三巨頭(2014年數據)。在軍火市場中屢屢戰勝中俄英這樣的軍火出口大國,他都有哪些獨門武器呢?
一、高炮:
圖片說明: 瑞典博福斯40毫米高炮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號稱「世界通用防空炮」。 成名於二戰,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是被同盟國和軸心國都廣泛使用並被視為標準防空武器。自 20 世紀 30 年代誕生後,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就被大量出口、特許生產、仿製或改進,由此成為二戰中使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高射炮。
二、火炮:
圖片說明: 瑞典FH-77「弓箭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瑞典FH-77「弓箭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可謂是大名遠揚。「弓箭手」是目前為止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車載炮。一個炮班只有3人:炮長、瞄準手、駕駛員。極端條件下,只要有駕駛員和瞄準手2人就可以完成開車、炮擊兩大基本任務。「弓箭手」連車頂自衛武器都是自動化的武器站。
圖片說明: 瑞典FH-77「弓箭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開火 。
「弓箭手」行軍-戰鬥狀態轉換僅需30秒,戰鬥-行軍狀態轉換更快,僅需25秒。「弓箭手」猝發射速高達3發/12秒。彈艙內儲備有20發完整的彈藥,只需要2.5分鐘就全部能發射完畢,平均最大射速9發/分鐘。「弓箭手」是世界射速最快的155毫米車載炮。
三、坦克:
圖片說明: 高僅為1.9米的瑞典無炮塔 S坦克 。
瑞典Strv 103系列主戰坦克,簡稱S坦克,是瑞典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坦克,1967年開始裝備部隊。這款坦克雖然不知名,但有許多獨到之處,全重39.7噸,是世界首創無炮塔坦克;車高僅為1.9米,是世界最矮的主戰坦克;世界最先採用自動裝彈機、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前置,復合動力裝置等。
四、步槍:
圖片說明:外形科幻的瑞典班組支援武器(SSW) 。
瑞典班組支援武器(SSW)計劃是和美國OICW戰略步槍相提並論,這個計劃並不僅僅是為瑞典軍隊提供未來的班級支援武器,還打算成為多個西方國家的未來輕武器裝備。芬蘭是首先加入這個計劃的,現在丹麥、挪威、加拿大和英國都加入了這個計劃。
五、飛彈:
圖片說明:和美國的「毒刺」、俄羅斯的「針」齊名的瑞典 RBS-70 可攜式防空飛彈 。
世界率先採用雷射制導方式可攜式防空飛彈系統RBS-70、和美國的「毒刺」、俄羅斯的「針」齊名。目前,共有13個國家裝備這種飛彈系統。
除此之外,瑞典還有「巴姆斯」RBS23全天候防空飛彈、「流星」超視距空空飛彈、RBS15反艦飛彈等自主研發的各類型飛彈。
六、戰鬥機:
圖片說明:」世界上最輕的第三代戰機「 --瑞典薩博jas-39鷹獅戰鬥機。
瑞典生產的三代機「鷹獅戰鬥機」已經占據了英國、南非、巴西、匈牙利、捷克、泰國等國天空的一席之地,最近更是在跟印度商談轉讓技術的大單。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屢屢戰勝「歐洲雙風」,也是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的最大對手!鷹獅最大起飛重量僅14噸,因此一直享有」世界上最輕的第三代戰機「的稱號,但是該稱號取決於印度的」光輝「戰機(戰鬥全重13噸)服役的時間。
七、預警機:
圖片說明:瑞典愛立眼預警機。
瑞典更是可以在早期美俄獨霸的預警機市場中取得先機!瑞典生產的S-100B 「百眼巨人」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飛機,並且已經在巴西、墨西哥、希臘等國空軍中服役。
八、四代機:
圖片說明:瑞典第四代隱身戰鬥機FS2020預想圖。
除了中美俄三國,敢喊出要搞四代隱身戰機的目前僅有3個國家,分別是日本的「心神」,韓國的「KFX」,以及瑞典的「FS-2020」。比起美國管控絕對技術的日本、要同印尼合作四代機的韓國,瑞典作為歐洲唯一一家在自已搞隱身戰機的國家,且有前期研製經驗的國家,應該是三者之中最為靠譜的。
九、潛艇:
圖片說明:瑞典 「哥特蘭」 級潛艇在演習中屢次突破美航母編隊防護網。
瑞典作為波羅的海霸主,在潛艇上可以說是獨領風騷。自主研製的A19「哥特蘭」是全世界第一批AIP潛艇,其在淺海作戰的某些性能甚至可以和核潛艇一較高低。傳言美國租用哥特蘭級潛艇用於研究反常規潛艇的對抗戰術。而在演習中,A19不負眾望,多次突破美國航母編隊的反潛網,叫美國海軍驚出一頭冷汗。
圖片說明:瑞典最新型隱形潛艇A26搭載水鬼部隊想像圖。
據最新報道,瑞典薩博集團公開了一種新型潛艇A26,號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隱形潛艇。 在水下時,敵人幾乎探測不到它。另外,它還有一個獨特的豆莢式船體。A26潛艇在水下時,這種特殊結構可使特種潛水部隊自由進出。
十、軍艦:
圖片說明:世界第一種全隱形護衛艦 「維斯比」級輕護衛艦 ,外形相當科幻。
瑞典海軍發展「維斯比」級輕護衛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全隱形護衛艦,全長:73米;艦寬:10.4米;吃水深度:2.4米;排水量:600 噸(全部);最大航程2,300海里,15節航速;最高速度38節(最大)35節(持續的);典型全體人員43名(7名官員,36名普通船員)。
第一艘「維斯比」級輕護衛艦在1999年6月8日下水,精心設計非常好的隱身能力,能應付最新、最尖端的雷達和紅外監視探測裝備。裝備八枚薩伯·博福斯動力公司RBS 15反艦飛彈,三具400毫米魚雷管用於Tp 45反潛自導引魚雷發射;裝備「博福斯」57毫米70 SAK Mark III多用途艦炮。以及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深水炸彈和魚雷等。
十一、核武器:
圖片說明: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KTH)曾在學校地下25米建了R1核反應堆( 約4萬人就住在方圓1千米內 ),1954年7月13日瑞典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反應。1970年停用。
據瑞典國家核能監察局公布的一份報告披露,瑞典曾在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期間研製核武器達20多年之久,在1955年就已掌握製造核武器的技術。並且瑞典也研究過潛艇、轟炸機等多種投放核武器的手段。到了1966年,瑞典國防研究所迫於進一步的壓力,逐漸停止了研製工作。1968年,研製工作完全停頓。瑞典也正是在這一年簽署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我國軍事裝備近幾年持續爆髮式發展,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但我們也不能狂妄自大,從文中可看出北歐小國瑞典的部分軍事技術依然世界領先,美國對盟友亦有相當強烈的警惕,更不用說還需要補欠帳的我們;
但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未來的戰爭必定是空天海陸一體化的體系戰爭,除了中美俄這種大縱深、自成工業體系的國家,沒幾個能玩轉藍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