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剛開年,中國海軍陸戰隊一場機動距離近6000公里的演練、引發了外媒的高度關注,甚至喊出了所謂中國打造遠征軍的概念。專家稱,中國的陸戰隊未來肯定會參與海外力量投送,但絕對不會是以遠征的形式。
大漠行動展現了遠大雄心
「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大漠行動展現了遠大雄心」——15號,路透社以這樣的標題,表現出對中國陸戰隊2016「開年重頭戲」的驚嘆。外媒所說的「大漠行動」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國陸戰隊跨區機動近6000公里
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消息,本月初,海軍陸戰隊和某特種團官兵從廣東出發,赴新疆實施跨區遠程機動訓練。數千名陸戰隊和特戰隊員通過航空、鐵路和摩托化等多維投送方式、向新疆某訓練基地機動轉移。整個過程途經7省份,跨區機動距離長達驚人的5900多公里。
中國陸戰隊赴沙漠後不經適應 直接演練
這不僅拉開了中國海軍陸戰隊2016年實戰化訓練的序幕,更是陸戰隊歷史上空中兵力投送距離最遠,時間最長,跨度最大的一次行動。
陸戰隊還打破以往赴寒區先適應性訓練、後實戰化對抗的慣例——在到達新疆沙漠戈壁後,直接展開實戰條件下的自主對抗演練,最大限度檢驗陸戰隊員在陌生地域的應急處置能力。
奪島能力增強 行動範圍擴展
過去,只要一提到海軍陸戰隊,人們的第一印象要麼是在熱帶叢林裡鏖戰,要麼是在島嶼灘頭衝鋒陷陣;但縱觀這兩年的中國陸戰隊,可以發現,奪島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行動範圍也不斷拓展;
「野牛」氣墊登陸艇亮相南海演練
一方面,中國海軍陸戰隊在兩棲登陸作戰方面的訓練強度在加大,裝備也在升級。最典型例子就是2015年7月,在南海進行的登陸演練中,「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艇驚艷亮相。有分析稱,「野牛」裝備部隊將極大提高中國軍隊登陸作戰的能力;
各項性能今非昔比
隨後,在9月3號的閱兵式上,18台05式兩棲突擊車身披海洋迷彩,通過天安門廣場。海軍軍事專家稱,雖然在2009年閱兵時也曾亮相,但此次閱兵中的兩棲突擊車與上次相比,陸海機動性能、火力配系和信息化水平等,都已今非昔比。
多個「第一」
另一方面,2014年1月,中國海軍陸戰隊首次成建制長途機動數千公里,奔赴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寒訓,吹響了海軍陸戰隊全域練兵的衝鋒號; 2015年1月,陸戰隊奔赴瀋陽軍區寒訓——在平均氣溫零下15攝氏度的惡劣條件下,全體參訓官兵完成了多個實戰化課目訓練,部隊全域作戰能力躍上新台階;
2015年8月,陸戰隊又轉戰雲貴高原,在山嶽叢林環境中舉行實兵實彈檢驗性演習。
為什麼要上高原、大漠?
那麼,在苦練奪島技能的同時,為什麼要上高原,去大漠呢?
尹卓:將參加聯合國體制下的海外作戰
除了承擔兩棲作戰,海軍陸戰隊還是一支「尖刀部隊」,反恐與海外作戰時海軍陸戰隊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勁旅」。中國陸戰隊的使命任務中也包括遠程力量投送,現在已有2萬多噸的兩棲艦,未來噸位將更大,中國今後一定會參加聯合國體制下的海外作戰。聯合國框架下,海外作戰的地形條件等沒有選擇,沙漠山區和寒區都是未來中國陸戰隊可能作戰的區域。
外媒炒作中國將以陸戰隊為模板打造所謂「遠征軍」
路透社認為,一連串的演練顯示,中國正在把海軍陸戰隊打造成一支能夠在遠離中國大陸的地方部署的「精英力量」。
甚至有獨立防務分析師對路透社表示,直到十年前,中國陸戰隊都沒有扮演過重要的戰略角色,因為當時的中國軍隊缺乏意願或能力考慮「力量投送」這一概念。但現在,陸戰隊將成為未來中國打造遠征軍的良好模板。
尹卓:未來的力量投送是反霸權的不會以遠征形式
外媒「中國發展遠征軍」的說法「極不確切 極不恰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遠征軍是海外「干預性力量」,在霸權與反霸權之間 中國與中國軍隊選擇的是「反霸權」,中國未來的力量投送是「反霸權」的不會以遠征形式。中國未來參加的是聯合國體制下的維和維穩任務,目前由於裝備制約中國尚未大規模參與聯合國相關任務,未來如果聯合國有需求,中國軍隊會「出一份力」。
真正打著遠征軍之名,行干預之實的是美軍。在距離中國不遠的日本沖繩,美國海軍陸戰隊就部署了一支上萬人的遠征軍。在第一島鏈上,美日的兩棲作戰力量到底有多強?弱點又在哪兒?
歷史悠久 參加幾乎所有海外戰事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期間。20世紀後,美軍陸戰隊先後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
其主要職責可以概括為——利用美國海軍下屬的艦船,以最快速度抵達全球各地危機發生地點,執行各種戰鬥任務。
獨立軍種編制 人數近20萬
與其他國家的陸戰隊大多隸屬於海軍不同,美國的陸戰隊是一支獨立軍種,可見地位之重要。也因此,其規模也相當可觀——五角大樓在2014年度的《四年國防評估》中披露,海軍陸戰隊現役共有18.2萬人,另有4萬預備役人員。更為驚人的是,它擁有的各式飛機數量高達1200架。
美軍陸戰隊將整建制遠征軍部署日本
在美軍陸戰隊的體系裡,亞太地區一直是排兵布陣的重點:目前,美軍的陸戰隊下轄3個遠征軍,其中兩個部署在美國本土的東西海岸;另一個就部署在日本沖繩。司令部設在沖繩縣宇流麻市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總人數約1.7萬人,是美軍唯一一支將司令部設在海外的陸戰隊遠征軍。從西太平洋到印度洋之間的任何地方發生衝突,第三遠征軍都是最先抵達的先頭力量。
駐日三個基地支撐美陸戰隊西太行動
美軍陸戰隊作戰有「三寶」——海軍的兩棲艦,陸戰隊的飛機、以及陸戰隊的人員。 具體到西太平洋來看,美軍陸戰隊最倚重的三個基地是日本西部長崎縣的佐世保基地,山口縣的岩國基地和沖繩縣的普天間基地。其中,佐世保集中了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兩棲艦,目前共駐紮了4艘大型兩棲艦;岩國基地則部署了美國陸戰隊最主要的作戰飛機,包括F/A-18和AV-8B「鷂」式垂直起降飛機;普天間則是美軍陸戰隊空中運輸力量的大本營,目前駐紮了24架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一旦發生危機,美國海軍的兩棲艦將從佐世保出發,搭載從岩國基地起飛的作戰飛機;「魚鷹」則負責把人員和物資送上兩棲艦。
自衛隊兩棲作戰力量迅速擴充
不過,美軍陸戰隊的有生力量正逐步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後撤,而填補這一空白的正是長期以來圖謀自我鬆綁的日本自衛隊。
陸戰隊是一種進攻性力量,因此受到和平憲法約束的日本自然不能輕易新建陸戰隊——於是,一支名叫「西部方面普通科連隊」的作戰力量「應運而生」。西普連成立於2002年,目前規模700人左右。作為自衛隊唯一的一支兩棲作戰部隊,西普連在安倍政府將安保中心向西南轉移的大背景下,備受重視:不僅在人數上計劃擴充到3000人,裝備和訓練上更是尋求與美軍同步。自2013年以後,美軍在加州舉行的多場奪島演練,西普連從未缺席。
美日兩棲作戰弱點在哪?
在第一島鏈上,美日的兩棲作戰力量到底有多強?
尹卓:在陸戰隊的運用上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
在陸戰隊的運用上,目前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只有美國的陸戰隊是一個獨立軍種,美國國策里把遠程干預的「侵略性作戰」作為主要任務。日本目前著力發展的兩棲力量包括西普連和空挺團,西普連是核心部隊向外投送的「種子部隊」。日本雖有大力發展兩棲戰力可能性,但目前投送能力弱,遠程投送任務中,日本的兩棲力量生存機率低,日本能不能發展起遠程投送力量還要看美國臉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4989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