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71~1975年期間,萊茵金屬地面系統公司為德國陸軍製造了2136輛「黃鼠狼」1型步兵戰車。從那時以來,該型車輛一直不斷地進行升級改進。
「黃鼠狼」獲得新生
針對即將退役的大量「黃鼠狼」步兵戰車,萊茵金屬地面系統公司另有打算,並已取得了一些成功。萊茵金屬地面系統公司完成了一份大額海外訂單的生產任務:為智利提交了237輛大修之後的「黃鼠狼」1A3型步兵戰車。智利準備將這些「黃鼠狼」裝甲車列裝到其陸軍部隊,與現役的德國造「豹」2主戰坦克協同作戰。

總體設計
萊茵金屬公司的升級改造方案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升級模塊可以在「黃鼠狼」步兵戰車和其它履帶式車輛的基礎上,進行專門的定製改造,以滿足特定用戶的特殊需求,尤其是武器站和戰場生存能力方面的特殊需求。

「黃鼠狼」改進型車族的總體布局與其基本型車輛大致相同:動力傳動裝置被裝配在車輛的右前側,駕駛員位於車輛左前側。駕駛員後面設有一個供另一名乘員乘坐的座椅,而其戰鬥艙則一直延伸到車輛的最後部。
機動性能
標準型「黃鼠狼」1的扭杆懸掛系統仍保持不變,但隨著車輛總重(GVW)的增大,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如最新式的「黃鼠狼」1AS車輛總重已經達到37噸。

防護性能
所有的「黃鼠狼」1型車輛都採用全焊接鋼製車體,車輛的前部防護性能更強。為了使車輛周圍各側能夠有更高的彈道防護級別,萊茵金屬公司對改型車輛進行了多次升級改進。標準型「黃鼠狼」1A5的防護級別最高,試驗測試中,德國陸軍的「黃鼠狼」1A3還安裝了萊茵金屬/IBD合作研製的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ADS),並成功地攔截了各種來襲的RPG反坦克彈頭。

其它配置
「黃鼠狼」改進型車族的標配裝備中,包括一個輔助供電裝置和一套空調設備。在車輛的主柴油發動機停車的情況下,輔助供電裝置可以確保車輛的各個重要的子系統維持正常運行。據悉,德國和希臘已經使用了這種信息化作戰系統。

目前,萊茵金屬公司正在「黃鼠狼」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其它一些衍生型車輛,如防空作戰車輛、指揮車輛、工程車輛、救援車輛、後勤保障車輛、救護車輛,以及搜索偵察車和迫擊炮車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