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看上兩大武器 號稱可以反擊大陸:為此編列百億美元預算

民進黨本身並沒有出版過具體闡述其軍事戰略和軍事思想的書籍,但是我們可以從當年的民進黨大佬陳水扁身上和民進黨近期一些動作一窺端倪。

2014年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曾赴美,參加「美台防務工業合作會議」,就民進黨的軍事政策與美方交換意見。並且密集發布所謂「國防政策藍皮書」。

民進黨提出如果民進黨在台灣當政,那麼軍費將會占到GDP的3%,具體分配比例是人員維持費用10%,作業維持費20%,軍事投資為70%。這種水平和馬英九完全不同,在馬英九時代台軍軍費比例是人員維持費用40%,作業維持費30%,軍事投資為30%。

那麼從這個比例分析,台軍將會放棄全員募兵制,因為僅僅10%的軍費比例,根本無法養活一支募兵部隊。最有可能的是台軍將執行募兵和徵兵制相結合的路線。

軍費70%將用於武器採購,比過去的30%,猛增一倍以上。說明,民進黨的思路是增加對美軍購和自產武器。利用更多更先進的武器,來提升台軍戰鬥力。

陳水扁時代,民進黨就曾經拋出「5年5000億元軍購預算」計劃,從而轟動全島。利用軍購將美國捆綁進來。因此,陳水扁時代,也是台灣向美國軍購最瘋狂的時期。

陳水扁時期,曾在2000年提出的「先制」、「反制」、「決戰境外」等軍事戰略。陳水扁軍事思想中更加突出「有效嚇阻」的重要性,認為在未來防禦作戰中必須實施高強度先制反製作戰才能夠實現「固守」的最終目的。

並對台灣防衛力量發展提出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強」的「三小」方向。在武器上除加大對美軍購以外,還加強自產攻擊性武器研發。例如在這一時期,台軍推出了新三彈,雄風2E巡航飛彈,雄風3超音速反艦飛彈和天弓3防空飛彈。

重新調整指揮架構,使得台軍軍政軍令一元化,即由「國防部長」直接領導軍政、軍令和軍備三大系統,「參謀本部」降為軍令幕僚,負責三軍聯合作戰指揮並向「國防部長」負責。

在「決戰境外」的口號下,民進黨非常重視本島防空,建立大台北防空區,將大台北建設成為全世界防空飛彈最密集區域。在這一地帶從愛國者3到天弓飛彈陣地密集分布,主要用於強化防空和反導力量。

從以上分析,民進黨軍事戰略,大體上就是進口和自產更多先進武器,而且是大型武器。在勒緊自己籬笆的同時,保證所謂對大陸有限反擊能力。民進黨計劃當中的一旦戰爭爆發就會對一些特定地區進行反擊。

符合民進黨深入大陸,有限反擊戰略的武器,現階段只有2個,那就是X-47B大型無人隱身戰機和F-35B垂直起落戰機。我們預測如果蔡英文上台,那麼台軍重點目標就是採購這兩種價格高昂的武器,這也是,民進黨準備把70%的軍費,都用來軍購的主要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481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