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是我國空、海軍主要對地打擊飛機。 最近韓國媒體報道我國可能向朝鮮出口殲轟-7A殲擊轟炸機的消息,由於殲轟-7A具備較強的對地/海攻擊能力,如果消息屬實,將會極大增強朝鮮空軍的作戰能力,所以這則消息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 不過筆者認為從朝鮮的現狀及朝鮮半島的力量對比來看,朝鮮並不需要殲轟-7A這樣的殲擊轟炸機,操縱這樣一型高科技作戰飛機顯然也超出了他們自身的能力。所以個人拙見這個說法並沒有太多的事實依據。 殲轟-7A是我國新一代殲擊轟炸機-殲轟-7的改進型,與殲轟-7的相比,它重點改進飛機的航空電子、機載武器,讓其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它採用了我國新一代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系統以多條GJB289A數據總線(1553B)為骨幹,任務計算機為核心,將機載雷達、慣導、大氣數據計算機、通信、外掛管理系統等有機的聯接在一起,形成數據的綜合處理和統一顯示,同時採用了一平兩下的玻璃化座艙,飛行員可以迅速從相關顯示器獲得戰場態勢和戰術信息,該機配備有我國JL-10A多功能機載脈衝都卜勒雷達,對空中目標最大探測距離超過100公里,具備多種空地工作模式。
殲轟-7A採用玻璃化座艙。 機載吊艙方面;殲轟-7A可以掛載國產藍天低空導航吊艙和K/JDC-1光電瞄準吊艙,前者配備有地形跟蹤雷達、寬視前視紅外導航系統、導航計算機等,後者包括前視紅外跟蹤系統、雷射照射系統、CCD攝像機等,這一套系統相當於美國的藍盾系統,具備晝夜全天候低空突防/武器瞄準的能力,可以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下投放空地飛彈、雷射制導炸彈等機載武器攻擊地面小型目標,防區外武器方面殲轟-7A可以發射國產C-823AKG型空地飛彈,它的最大射程超過200公里,採用數據鏈修正加中繼慣導加末制電視制導系統。 可以實現射後鎖定功能,飛彈發射後,將電視攝像機獲得的圖像通過數據鏈傳遞給飛行員,然後由後者選擇目標或者目標的薄弱部件進行攻擊,在對方防空飛彈射程範圍內發起攻擊並對攻擊效果進行評估,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射程遠、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戰鬥部威力大,使用維護操作簡便等特點。 除此之外,殲轟-7A還可以掛載國產電子干擾吊艙、電子支援/偵察吊艙以及鷹擊-91,可以執行電子偵察、電子干擾和反輻射防空壓制任務,特別是鷹擊-91具備射程遠、威力大優點,具備打擊愛國者等第三代防空飛彈系統的能力,從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到殲轟-7A是一種戰術技術指標較好的、攻擊突防能力較強的殲擊轟炸機,這也是韓國媒體對它如此關注的原因。
殲轟-7A具備較強的精確打擊能力。 根據海外資料;朝鮮空軍目前總兵力雖然有8萬人,但是作戰飛機只有420架,比較先進的只有30架左右的米格-29作戰飛機,但是也屬於比較早期的型號,不具備發射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能力,在與西方三代飛機的新改型空戰的時候處於下風,並且大多數飛機及裝備都是前蘇聯第一、二代武器裝備,戰術技術指標較低,尤其是對地攻擊型飛機,甚至還在使用我國早期的轟-5型轟炸機,這些飛機載彈少、突防速度低、缺乏電子干擾系統,也不具備投放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就無法突破現代防空系統的攔截,隨著韓國獲得愛國者這樣先進的防空飛彈,它們的劣勢更加明顯。 顯然殲轟-7A的服役將會大大提高朝鮮空軍的作戰能力,首先殲轟-7A作戰半徑大,可以超過1000公里,可以將整個韓國及部分日本地區納入攻擊範圍,載彈量大,攻擊能力強,特別是具備晝夜全天候突防和精確打擊能力和防區外攻擊能力,可以進行憑藉地形進行低空突防飛行,突防能力強,可以進行點穴式攻擊,朝鮮半島多山,並且多橋樑和隧道,所以如果能夠準確的摧毀這些目標,就會大大降低對方機動作戰能力。還具備防空壓制能力,可以對韓國的防空系統進行軟、硬壓制,為其他攻擊機提供掩護。
朝鮮空軍目前裝備比較陳舊。 不過現代戰爭已經是整體戰爭,兩軍交戰也是體系的對抗,目前朝鮮空軍的主要作戰對手韓國空軍已經成為本地區重要的空中力量之一,根據相關資料;它擁有60架左右的F-15K多用途戰鬥機,140架F-16戰鬥機,基本上都具備發射AIM-12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能力,特別是韓國空軍新引進了E-737空中預警機。 配備有有源相控陣預警雷達,探測距離遠,同時掌握目標數量多,信息處理迅速,特別對於低空突防目標具備較好的探測能力,同時利用LINK-16數據鏈與F-15K、F-16形成較為嚴密的聯合網絡作戰系統,對於空中目標具備較強的攔截能力,更別說本地區美國還布置有強大的空中力量,包括E-3A預警機、F-15戰鬥機,殲轟-7A雖然對地攻擊性能突出,但是空戰格鬥能力較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護航戰鬥機提供護航,但是朝鮮空軍目前只有30架左右的米格-29戰鬥機,不但數量少,性能較低,並且米格-29是有名的短腿飛機,也無法為殲轟-7A較遠的護航距離,那麼僅憑殲轟-7A去突防對方嚴密的防空系統,恐怕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韓國空軍首架E-737預警機。
韓國空軍F-15K戰鬥轟炸機。 還有一點,現代化的作戰飛機需要完善的後勤維護、訓練操作體系配合才能發揮出完整的作戰能力,這些體系包括飛機、發動機及機載電子及武器系統的維護、測試系統,人員的培訓及訓練設施,作戰條令及戰術的研究和編制等等,特別是殲轟-7A的高科技、精密電子設備、機載武器較多,需要恆溫、恆濕的儲存環境,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飛行員、地勤人員隊伍,這些都遠遠超過了朝鮮空軍現有設備、體系的能力,所以就說朝鮮即使採購了了殲轟-7A殲擊轟炸機,那麼飛行員的培訓、後勤設施的建立也不是一件輕而易取的事情,如果沒有這些後勤維護體系支撐,殲轟-7A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讓人存疑。 最根本的還是朝鮮目前的經濟技術實力能夠在多大程度支持朝鮮空軍現代化計劃,對此筆者持保留態度,我們知道現代化作戰飛機乃至現代空軍最大的特點就是知識、技術密集,一架現代化戰鬥機開價都是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並且這還不是全部,還要採購配套的彈藥、零備件等等,這些都價值不菲。 另外還要進行飛行員、地勤人員培訓等等,這引些也需要大量的投入,象現代化作戰飛機的飛行員號稱是黃金堆出來的,更別說還有指揮控制系統、後勤保障體系等等,並且對這些系統和體系進行日常的維護,並保持正常的運轉。 這些花費下來絕對是個天文數字,而目前朝鮮經濟技術實力非常有限,並且大部分資源投入到了彈道飛彈等項目中,分配給空軍的經費應該很少,所以以朝鮮很負擔一支現代化空軍,哪怕是規模比較有限的空軍,最簡單的例子,象殲轟-7A這樣的作戰飛機不論是作戰還是訓練都需要大量的航空燃油,但是朝鮮嚴重缺乏石油,更別說高等級的航空燃油,上世紀90以來朝鮮空軍飛行訓練很少就是這個原因。因此,很難想像朝鮮在目前經濟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使用寶貴的外匯向我國採購殲轟-7A殲擊轟炸機,儘管我國對朝鮮出口一向以友好的價格,但是即使按照成本價,恐怕也不是朝鮮所能采負擔的,更別說建立一整套的作戰體系。
現代化作戰飛機需要完整的後勤維護體系和設施 讓我們回頭問題的起點;朝鮮為什麼要採購殲轟-7A,或者為什麼需要殲轟-7A,顯然是為了加強對韓國的威懾,那麼這種手段是不是不可替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知道朝鮮半島地理狹小,而朝鮮擁有較強的彈道飛彈實力,韓國全境都處於其攻擊範圍之內,特別是韓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韓國首都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數十公里,甚至處於朝鮮的遠程火炮和戰術火箭的射程範圍之內,首爾是韓國最大的城市,韓國的經濟、政治、科技、工業、電子、金融、時尚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海、陸、空交通樞紐,集中了韓國大約1/5的人口和30%的GDP,因此一旦首爾受到攻擊,會對韓國造成沉重的打擊。 而這是朝鮮常規火炮就能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本世紀以來,韓國醞釀首都面遷的根本原因,但是由於韓國國境縱深較小,即使南遷也處於朝鮮戰術地對地彈道飛彈的射程範圍之內,儘管受限於制導系統,朝鮮地對地飛彈的精度可能欠佳,但是用於打擊城市這樣的目標應該還是可以的,也就是朝鮮現在實際上保持了對韓國一定的威懾能力,並不需要高科技的作戰飛機,而從海灣戰爭的經驗來看,對於弱國來說,彈道飛彈的效能要比先進作戰飛機要高的多,美國空軍非常容易就掃清了伊拉克空軍,但是對於伊拉克的飛行腿機動飛彈發射車卻頭疼不已。 多國部隊的大後方沙特一度被這種老式飛彈搞的人心惶惶,以致於美國不得不派出包括衛星、特種部隊、F-15E戰鬥轟炸機各種武器來對付伊拉克的飛毛腿飛彈,所以這場戰爭之後美國一方面大力加強發展各種飛彈防禦系統,一方面極力阻止國際市場的飛彈及技術交易,相反對於先進作戰飛機的卻寬鬆的多,因此對於弱國來說,彈道飛彈是一種比先進作戰飛機更具效能的武器。
漢城距離三八線較近。
處於朝鮮遠程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 不過對於朝鮮來說,隨著空軍作戰飛機的老化,的確需要一種現代作戰飛機來維持一定限度的空中防禦作戰能力,筆者認為比較適合朝鮮空軍的應該是我國的FC-1戰鬥機,這是一種輕型作戰飛機,造價相對低廉,但是具備完整的作戰能力,比如它配備的KLJ-7機載火控雷達對於空中目標最大可以提供130公里的探測距離。 可以發射SD-1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可以掛載光電瞄準吊艙,可以投放雷射制導炸彈等武器,並且具備發射C-802AK空艦飛彈,從而提高朝鮮的制海能力,隨著韓國海軍實力的增強,這點就顯得比較重要,因此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朝鮮採購一批FC-1可能更加實用一些。 所以對於朝鮮來說,目前最有效的武器還是它的各種彈道飛彈,這也是為什麼朝鮮堅持發展各種彈道飛彈及運載火箭的根本原因。
FC-1可能更適合朝鮮空軍。
朝鮮最有效的威懾還是飛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