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工具機」事件,豬隊友幫助蘇聯急劇拉近美蘇核潛艇技術

軍情諜報| 2016-01-15| 檢舉

近日,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一家公司非法向中國出口了可用于軍事方面的精密機械-半導體製造設備配件,可用於隱形飛機等的製造。日本警方透露。該公司負責人承認指控,知道其出口內容並沒有得到日本政府的許可。事實上,由於日本在諸多精密加工領域存在優勢,日本生產的諸多機械設備的軍事用途極大,不僅僅是現在的中國在進口,就連冷戰時代的蘇聯,謀求獲取日本的精密機械也有著巨大的渴望。 二戰結束以後,自韓戰開始,日本成為亞太地區美軍的主要部署基地,不僅有著大量的海空軍基地,還有著諸多大型後勤維護設施,與此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向駐日美軍提供後勤服務,日本工業也開始學習美國的先進技術,逐漸有了後來居上的勢頭,尤其是在精密機械加工領域,得益於日本的電子工業以及日本傳統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許多精密加工領域,日本都走在了世界先進行列。

二戰結束後,隨著共同敵人的失去,原本的東西方迅速進入冷戰時代,由於當時東西方在技術領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為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成立了一個叫做「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組織,宗旨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被巴統列為禁運對象的不僅有社會主義國家,還包括一些民族主義國家,總數共約30個。其成員國主要有17個,其中就包括日本。 軍用裝備,尤其是大型複雜軍用裝備的設計,在同一時代,幾乎在設計上都存在著高度的相似性,這個時候,能夠決定雙方性能高下的,就是其材料水準與加工工藝了。60年代末,蘇聯情報機關在美國海軍機要部門建立的間諜網不斷獲得美國核潛艇跟蹤蘇聯潛艇的情報。蘇聯潛艇的噪音很大,美國海軍在200海里以外就能偵測到,蘇軍如果不能及早消除潛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潛艇,打起仗來,它們都逃脫不了「折戟沉沙」的命運。要消除潛艇噪音,必須製造出先進的螺旋槳,而這必須要有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工具機才行。

1979年底,蘇聯克格勃經過精心策劃終於找到了機會。克格勃高級官員奧西波夫以全蘇技術機械進口公司副總經理的身份,通過日本和光貿易股份公司駐莫斯科事務所所長熊谷獨與日本伊藤忠商社、東芝公司和挪威康士堡公司接上了頭。在巨大的商業利益的誘惑下,東芝公司和康士堡公司同意向蘇聯提供四台MBP—11OS型九軸數控大型船用螺旋槳銑床,此項合同成交額達37億日元。這種高約10米、寬22米、重250噸的銑床,可以精確地加工出巨大的螺旋槳,使潛艇推進器發出的噪音大大降低。 蘇、日秘密協議簽字一個月後,東芝公司即向日本通產省申領向蘇聯出口的許可證。申領書隱瞞了九軸工具機的高性能,偽稱產品是用於加工水力發電機葉片的簡易TDP—70/110型兩軸工具機,從而獲得了通產省的出口許可證。這四台精密工具機順利到達蘇聯並很快發揮作用。到1985年,蘇聯製造出的新型潛艇噪音僅相當於原來潛艇的10%,使美國海軍只能在20海里以內才能偵測出來。1986年10月,一艘美國核潛艇因為沒有偵測到它正在追蹤的蘇聯潛艇的噪音而與蘇聯潛艇相撞。

1985年12月,蘇、日秘密協議當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獨因與他的僱主發生糾紛而辭職,並憤而向「巴統」主席蓋尼爾·陶瑞格揭發了東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調查此事。日本通產省對東芝公司進行調查時,東芝公司以預先簽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術文件為證,對此事矢口否認。經過進一步調查,1987年初,美國人掌握了蘇聯從日本獲取精密工具機的真憑實據。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警視廳對東芝公司進行突擊檢查,查獲了全部有關秘密資料,並逮捕了涉案人員。

在以後的幾個月里,美國朝野群情激憤,再三譴責日本,並對東芝公司進行了制裁。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國表示道歉,日本方面還花1億日元在美國的50多家報紙上整版刊登「悔罪廣告」 心驚膽顫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國保證今後決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外,還關閉了康士堡公司駐莫斯科辦事處,並停止了該公司正在與東歐國家進行的全部貿易。不久後,挪威又以從事竊取科技情報的間諜活動為由,驅逐了蘇聯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貿易代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467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