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C-767以波音公司產品767中型飛機為原型。波音公司稱,體積居中的767型飛機所需空間更小,適應戰地空間狹窄的特殊條件,方便在同一空間內停放更多架加油飛機。與KC-30相比,KC-767起飛所需跑道更短、耗能更低,如果以40年的使用壽命計算,運營費用所需比KC-30少140億美元。
由空客A330改裝的KC-45A/KC-30先進多任務加油運輸機宣傳畫
美國空軍現役KC-135加油機與F-22、 F-15機群。表面和諧的美國和歐洲,其實在許多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而法國空客公司和美國波音公司就是其縮影
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合資的空中客車以及美國軍火大廠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早在2008年初就拿下了美國空軍的訂單,不料美國政府在波音抗議後又重新招標。
空客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表示,美國早前公布的新投標條件明顯偏袒競爭對手,兩家公司決定退出競標。空客總裁托馬斯-恩德斯在接受《德國金融時報》訪問時譴責了美國政府的保護主義行為。他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政府「這不是公平的競爭,美國空軍知道,我們的產品要好得多。」
歐盟和德國的高層官員也先後批評美國刻意偏袒波音。對美國這樣的自由貿易模範生來說,就這樣把競爭對手拋開,簡直是一場災難。他還就此擔心,美國是否會在自由貿易政策上倒退,危及世界貿易組織的多哈回合談判。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的KC-767。而有關這款A330加油機在歐美航空巨頭(波音和空客)之間引發的明爭暗鬥很是耐人尋味。其背後就是美國和歐洲的明爭暗鬥
美國一心想保住自己在北約的領導地位,而歐洲離不開北約的同時又想通過歐洲自己管理歐洲事務,或者是聯合起來和美國抗衡,但縱觀這麼多年的發展,歐洲的聯合依然鬥不過美國這個老大哥。即便是在美國衰落的背景下也是如此,這樣就留給後人一個問題,歐洲人的歐洲還得等多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451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