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提前交付!看中國運輸機世界排名

軍情諜報| 2016-01-12| 檢舉

能夠自行研製和生產大型軍用運輸機,是一個世界強國的標誌,也是一個大國的內在需求。大型軍用運輸機的裝備數量、技術水平、運載效能,是衡量一國是否具備戰略空軍能力的重要標誌。一個月以來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的空襲行動,就受到其戰略運輸航空兵的強力保障,藉助蘇聯的老底子,俄空軍繼承了前蘇聯的大型運輸機極其研製技術,連續派出數十架安-124和伊爾-76大型運輸機,頻繁起降位於敘利亞的空軍基地,輸送了大部分人員裝備,以及空襲所需彈藥和設備。

中國則長期飽受大型運輸機缺乏之苦。國產200噸級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自2013年首飛以來,除一架用於地面測試的靜力試驗機,已經生產了4架原型機,第二架運-20原型機於2013年12月首飛,第三架原型機於2014年7月首飛,第四架原型機於2015年7月露面,這意味著中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生產了4架運-20原型機。

圖為中國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

在試飛進度上,2015年1月運-20現身黑龍江加格達奇的寒區機場,進行了寒區性能試驗。6月份又有網友發現運-20出現在雲貴高原的高海拔機場,進行了高原高海拔飛行測試。再加上今年兩會期間,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表示運-20將在「很短時間」內交付。2015年3月,中航飛機公司總經理唐軍也表示「運-20大型運輸機將在今年年內完成所有試飛試驗的高難度科目,將儘快交付客戶」。這說明原計劃在2017年交付的運-20項目,很有可能提前到2016年交付部隊試用。

那麼,運-20大型運輸機究竟在世界大型軍用運輸機梯隊占據什麼地位呢?

我們來看看世界前十款軍用運輸機排名,中國有兩款上榜:

圖為中國空軍運-9型運輸機

第十名:運-9運輸機 國家:中國

運-9運輸機,是中國兩次啟動研製的飛機型號。中國第一次自主研製的大型軍用噴氣式運輸機曾命名運-9,該項目於1969年上馬,後由於多種原因而中止。

運-9重新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陝飛)負責,為載重20噸級運輸機。運-9研發成功、裝備中國空軍,改變單靠運-8飛機的歷史。

運-9是空警-200、高新6號等的飛機平台。「運-9」的編號最早於2005年北京航展上出現。2014年11月,運-9運輸機作為中國空軍現役裝備出現在第十屆珠海航展。

運-8型運輸機批量生產裝備部隊後,逐漸暴露出航程偏短、發動機落後的缺陷。2006年空軍要求研製新型中型運輸機,中航工業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運-8F600基礎上,重新開展運-9(最初稱為運-8F800)中型戰術運輸機的研製[8] 。該機的設計在結構、材料、航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技術革新,是一種全新的中型運輸機。運-9飛機的方案於2005年北京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運-9中型中程多用途運輸機,換裝新型發動機,提升飛行性能,載重為20噸級。運-9投入裝備改變了中國空軍只靠運-8飛機完成中程空運的歷史。運-9運輸機是61噸級運-8F-400運輸機的放大版,與美國的C-130運輸機性能相似。

圖為由運-9型運輸機平台改裝的各型軍用特種機。

運-9運輸機的航程達到4200千米,能運送98名軍人,最大單投重量為8.2噸,可以實現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機械化空降兵所使用的ZBD-03空降步兵作戰車(全重8.2噸)的運送和空投。

運-9運輸機駕駛艙

運-9研製初期就按照多型化、系列化來展開。運-9運輸機正式裝備空軍時,同時出現多型以運-9為平台的特種飛機,已亮相的包括運-9運輸機、空警-200預警機、新型反潛機、ZDK-03出口型預警機等。

運-9運輸機,包括空警-200預警機在裝備初期曾稱為「運-8三類平台、運-8改進型」等名稱。但事實上,運-9飛機全新設計的一型經濟性好、續航能力強的新型渦槳飛機,其系列化發展還有更廣闊的空間。參照美國C-130和C-130J的系列化發展思路,運-9還可以繼續發展為電子偵察機等各種改型,特別是參照KC-130J的設計,發展為中型空中加油機。

第九名:XC-2運輸機 國家:日本

XC-2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製,該機全長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運載重量達30噸,約為C-1運輸機的4倍,而且續航能力也有大幅提高。2013年1月10日,隸屬日本航空自衛隊歧阜基地的XC-2運輸機在日本海上空試飛時發生事故,2013年,日本自衛隊測試XC-2新一代大型運輸機。

2014年1月17日,日本研發XC-2運輸機實驗失敗導致研發受阻。

日本XC-2運輸機試飛

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製,是為了接替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啟用的C-1型國產運輸機。新一代運輸機在設計上謀求實現大型化,該機全長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運載重量達30噸,約為C-1運輸機的4倍,而且續航能力也有大幅提高。

日本XC-2運輸機難產

2010年5月份左右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將一架XC-2大型運輸機交付日本航空自衛隊進行試飛測試,這標誌著XC-2大型運輸機正逐步走入正軌。

XC-2運輸機還是個「多面手」。如果軍方需要,它還可立即「漂亮轉身」,成為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遠程偵察機或者戰略轟炸機。日本XC-2大型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0 噸左右,號稱是亞洲人自行研製和生產的最大起飛重量的飛機。

第八名:伊爾76運輸機 國家:俄羅斯

伊留申伊爾-76(英文:Ilyushin IL-76,俄文:Ильюшина Ил-76,北約代號:Candid「耿直」)運輸機,是現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公司下屬原伊留申航空集團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首飛的四發大型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

伊爾-76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項目於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並開始設計。由於安-12作為蘇聯軍事空運主力已經顯得載重小和航程不足,蘇聯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急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超過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伊爾-76,以彌補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

圖為伊爾76運輸機

伊爾-76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至今以來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伊爾-76,共有超過850餘個營運者。蘇聯(俄羅斯)是最大的軍用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是最大的民用版使用國。

圖為伊爾76運輸機準備降落

第七名:安-70運輸機 國家:俄羅斯 烏克蘭

安-70總重達47噸,能飛行8000公里。載重能力與美國C-141運輸機相近。速度750千米/小時(接近螺旋槳驅動的飛機的速度極限),可執行各種高度的空投任務,能空投重達20噸的單件物品,也可以運載3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206名傷病員。

安-70能夠空載在200米長的機場跑道上起降,還可以運載20噸重的有效載荷在的600~700米的野戰跑道上起降。

安-70大型運輸機由俄烏兩國共同研製

安-70最獨特而先進之處是它的4台進步Д-27發動機和CV-27對轉槳扇。槳扇發動機是界乎於螺旋槳和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之間的一種新穎的高亞音速空氣動力推進方式,其特點是通過噴氣發動機驅動大翼面的多片槳葉,獲得比傳統螺旋槳或噴氣發動機更好的推進性能,尤其在提高效率、節省燃油方面效果顯著。

單台Д-27發動機功率為10440千瓦,由雙轉子燃氣發生器和CV-27雙排槳扇組成的先進槳扇發動機。CV-27槳扇直徑4.49米,一台發動機上的槳扇共14葉,布局獨特,分前後兩組,前面一組8葉,後面6葉;兩組槳葉工作時反轉。槳葉氣動外形獨特,呈彎月狀,類似於潛艇的大傾角槳葉,具有極高的推進效率。

安-70大型運輸機

第六名:A-400M運輸機 產地:歐洲

A400M是歐洲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也是歐盟國家進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聯合研製項目。

A400M開發計劃自1993年開始啟動,由設在馬德里的空中客車軍用機公司負責設計,多家歐洲著名公司參加了研發工作,西班牙的塞維亞總裝廠將負責總裝。

空中客車軍用飛機公司A400M機型拖延已久的首場發布會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舉行,接下來將在ILA柏林航展和范堡羅航展相繼展出。

A-400M多用途大型運輸機

這款軍事運輸機原定於 2009年10月交付,但最終交付時間卻定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空客預計大約5年之後該類型機會達到最終運營水準。

A-400M多用途大型運輸機俯拍

A400M的獨特之處在於配備了來自歐洲螺旋槳國際公司的TP400渦輪推進引擎,該引擎於今年五月獲得了民用許可,它也是第一個交付給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ASA)的軍用引擎,它的軍用認證在2012年中獲得。

A400M總裝廠位於塞維亞。首架A400M型運輸機2013年交付法國,截止2015年05月12日有12架投入現役,其中法國6架、英國兩架、土耳其兩架、德國和馬來西亞各一架。

第五名:運-20運輸機 國家:中國

近幾年來,世界政經和軍事局勢開始風雲變幻,熱點地區的衝突開始跟中國的國家利益糾纏在一起,馬航客機等突發事件也大量出現。這些都對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日前有俄羅斯和中國的網友,根據目前露面的中國空軍伊爾-76運輸機機號做了統計。中國自2013年至今的短短兩年內,已經從俄羅斯購買了19架二手的伊爾-76運輸機。其中2013年進口11架,2014年進口2架,2015年6架,這些伊爾-76運輸機均為前蘇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建造,機齡最長28年,最短21年,都經過大修翻新。如此密集的進口大型運輸機,甚至連壽命過半的二手機也不在乎,正說明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不足給戰略運輸任務帶來的拖累。足以看出中國對於正在抓緊試飛的運-20運輸機的厚望。

運-20大型運輸機試飛

運-20雖然採用進口發動機,但中國的大涵道比發動機也在抓緊進行。首先是應急產品渦扇-18,這是以進口D-30KP-2發動機為基礎的國產化動力,屬於短平快項目,目前已接近完成。可在三五年內臨時作為運-20和轟-6K的國產動力。

運-20大型運輸機在珠海

中國發動機事業最重要的項目--渦扇-20發動機。已於2014年開始試飛,有網友拍攝到中國試飛院一架伊爾-76試飛的畫面,該機左翼內側安裝了一台新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這種新型發動機就是準備配裝在運-20大型運輸機上的渦扇-20發動機。該發動機以「太行」發動機為基礎研製,將在未來3至5年內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英、法、俄之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大涵道比高性能渦扇發動機的國家。

我們可以樂觀的估計,在明年的某個時間,運-20的首架預生產型將交付中國空軍領先試用。按照有關機構的推算,以中國的經濟規模和軍隊需求,中國在未來至少需要200架以上的運-20大型運輸機,才能滿足未來戰爭需求和扞衛全球商業利益。

第四名:C-17運輸機 國家:美國

波音C-17環球霸王III(英語:Boeing C-17 Globemaster III,第一代環球霸王是C-74運輸機,第二代環球霸王是C-124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現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

C-17環球霸王運輸機

C-17的作戰範圍和功能涵蓋了過去的C-5運輸機和運輸機所具備的一切,融合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於一身,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C-17環球霸王運輸機

C-17適應於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

中國珠海航展2014年11月11日拉開了帷幕。由於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出現在此次航展上,美國國防和安全相關人士陷入了爭議。

第三名:安-124運輸機 國家:俄羅斯

安-124由蘇聯安托諾夫設計集團設計,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產的安-22重型運輸機,在性能上優於美國的C-5運輸機。安-124綽號「魯斯蘭(Ruslan)」北約代號「禿鷹」(Condor),魯斯蘭是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一個英雄的名字。目前由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廠和烏克蘭基輔飛機廠分別生產。至1995年為止,共生產了56架。

安-124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後掠下反式上單翼,翼展達73.30米。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由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設計局研製,帶有反推力裝置。機頭機尾均設有全尺寸貨艙門,分別向上和向左右打開,貨物能從貫穿貨艙中自由出入。安-124機腹貼近地面,方便裝卸工作。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採用24個機輪。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

安-124大型運輸機

上層艙室較狹小,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組成的機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層艙室還可載88名乘客。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寬)×4.4(高)米,容積1013.76立方米,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貨艙前後艙門採用液壓裝置開閉,分別可在7分鐘和3分鐘內打開。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

由於貨艙空間很大,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安-124大型運輸機

安-124上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

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地圖雷達、衛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機組人數為7人。

作為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安-124充分考慮了用於民航運輸時的適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噪音標準。

第二名:C-5運輸機 國家:美國

C-5「銀河」運輸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也是美國空軍現役最大的戰略運輸機。

C-5運輸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里起飛和降落。地面工作人員可以同時在C-5的前後艙門進行裝載和卸載。

C-5銀河運輸機

C-5和C-17是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的戰略運輸理念中的搭檔。憑藉其強大的運載能力,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里起飛和降落,為AMC提供空中運輸,它們可以隨時滿載全副武裝的戰鬥部隊(包括主戰坦克)到達全球的任何地方,為戰鬥中的部隊提供野外支援。

C-5銀河運輸機

第一名:安-225運輸機 國家:烏克蘭

安-225運輸機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 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是至2015年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其翼展寬度僅次於美國休斯力士運輸機,是翼展第二寬的飛行器。

唯一一架安-225是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該機是蘇聯時代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為」暴風雪「號太空梭運輸用途研製,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安-225運輸機與暴風雪號太空梭

安-225運輸機可以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到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到200噸。

安-225運輸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42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