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1月8日文章,原題:中國在南海的「不為所懼」戰略:對美國的一個「挑戰」從最近有關南 海的事件可以看出,中國人是如何考慮自己在那個地區的海上戰略的。首先,中國認為自己可以實現次區域的霸權。其次,中國有一套連貫的海上戰略,並採取雙管 齊下的做法:對軍隊進行現代化和重組,使解放軍能勝任海權保護任務,與此同時,加強與東協的外交和經濟關係。
改革軍隊與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同步進行的,因為它們都要求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保護中國不斷擴大的境外海上利益。同時,一支具有不對稱軍力的強大海軍,還能減少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從而迫使其與中國的南海領土擴張保持距離。
中國海軍
中國在其所占據的幾處南海島礁上進行填海建設,在其中3座島上修建軍事設施,特別是飛機跑道,可安裝雷達和防空飛彈。這些人工島的潛在軍事化引起外界猜測中國會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許多人擔心防空識別區會為中國控制南沙群島空域提供基礎,並有可能制約美國在該海域的行動。
北京戰略的第二部分是抵消東協的任何集體負面反應。東協的負面反應對中國是一個潛在威脅,因為有4個東協成員國——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 ——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中國如今的策略是把東協的利益嵌入一個經貿和防務關係編制而成的龐大網絡,並且堅持一直以來的通過雙邊途徑解決爭端。
中國南海島礁
中國的種種努力似已奏效。東協兩次拒絕發布提及北京在南海咄咄逼人行為的聲明。2015年10月美國派出飛彈驅逐艦進入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挑戰中國領土要求。此事雖經媒體大幅報道,但北京仍不為所懼。
同時,中國在繼續打造自己的海上力量。2015年11月,中國領導人宣布重組解放軍,目標是打造聯合作戰體系並克服軍力的嚴重弱點,以達到與美軍勢 均力敵。解放軍海軍的戰略力量以及中國把投射海軍力量作為國家的恫嚇施壓手段,都是為了控制南海。目前,中國正不斷積累海上優勢,並得到對東協外交影響力 的支持,以威懾從而阻止美國干預。對於中國的雙管齊下,美國將越來越難削弱或「嚇阻」。
此前消息:
中國在其建造的一個島上進行試飛後,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1月8日敦促東南亞鄰國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同意一項具有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以緩解南海緊張局勢。
據路透社1月8日報道稱,2010年以來,中國以及東協10國一直在商討制定一套針對南海各聲索國的規則以避免衝突。
報道稱,阿基諾在南部的達沃市說:「我們能不能向中國多施加一點壓力,迫使它坐下來,同意一項具有約束力的行為準則?」
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1月8日敦促東南亞鄰國向中國施壓
阿基諾說,菲律賓已經盡其所能,推動就行為準則展開談判。這個準則就是規定各聲索國應該如何守規矩、並對違反的國家實施制裁的一套規則,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挑釁性行動,防止緊張局勢和衝突升級。
阿基諾說,中國和東協定於2月會面,起草這個行為準則的基本內容。
另據法新社1月8日報道稱,越南一周內向北京發出了它的第二次責難,譴責中國「危及和平」,之前有中國飛機再次降落南中國海有爭議的一個島礁。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海平在1月7日晚發表的聲明中說,降落活動「嚴重侵犯越南主權,危及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中國1月2日在斯普拉特利群島費厄里·克洛斯礁(即我永暑礁——本網注)的首次試飛激起了河內方面的第一次外交控告。但中國6日再次進行了試飛。
中國駐菲律賓使館舉辦慶祝中菲建交36周年
另據美聯社1月8日報道稱,美國海軍中將約瑟夫·奧庫安1月8日就美軍在亞洲所面臨的兩大挑戰——朝鮮和南中國海——對記者發表了談話。
這是他自去年9月出任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以來首次舉行記者會。他在「隆納·雷根」號航母上接受了採訪。駐紮在日本橫須賀港的第七艦隊管控著從印度洋到太平洋上的國際日期變更線之間的區域。
對於朝鮮本周早些時候進行的核試驗,他說:「我不能談論情報,說這是不是氫彈什麼的,但朝鮮發生的事情肯定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報道稱,奧庫安說,中國在南海的填海工作引起了焦慮。他呼籲所有相關國家以和平方式解決領土爭端。
報道稱,從好的方面說,奧庫安說美中海軍之間的關係正在改善。「總體來說,我們在公海上保持著同事間的關係,我們保持駕駛台間的通訊,我們還對他們的一些港口進行了訪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