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防部長認為,美國向南海地區派遣軍艦的舉措不是對中國進行威脅,而是非常克制的
日本《讀賣新聞》1月6日刊登題為《對美軍的支援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的文章,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在文中稱,日本於2015年9月通過了允許有限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保法案。支援美軍也符合日本自身的國家利益。
他說,美國向南海地區派遣軍艦的舉措不是對中國進行威脅,而是非常克制的,只是明確和強調了維護航行自由的原則。只有保證整個南海的航行自由,美國艦隊才能完成保障貿易和交通安全的任務。美國不會削弱這一職能。

文章稱,在西太平洋,特別是在南海的美軍艦隊部署,是該地區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之一。歷史上該地區紛爭不斷,相關國家都疲憊至極。但在過去50年中,該地區保持了和平,中國、韓國、日本以及菲律賓都通過自由貿易發展了經濟。他認為,中國的一部分人也理解這一點。但缺乏信賴是南中國海地區的一大問題。
作者認為在那之前中國沒有領會美國採取實際行動維護該地區穩定的決心。當外交努力不奏效時,就必須揮舞「大棒」,讓行動來說話。
其實,在美國人眼中,中國成為假想敵早已不是一天兩天,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在美國人所臆想的中美戰爭到底是什麼樣子吧。
美國稱歡迎中國崛起,但又竭力在遏制中國
美國《星條旗報》網站9月28日報道稱,雖然美國歡迎中國的和平崛起,但美海軍西太平洋舉行的代號為「勇敢之盾-2014」的軍事演習,很明顯說明華盛頓正在做兩手準備。在演習中,美軍動員約1.8萬官兵,對試圖阻止美國進入國際水域及領空的敵軍對戰。中國是亞太地區唯一打造大規模「反介入、區域拒能」能力的國家,而此次「勇敢之盾」演習正是為了練習反制這種能力。

報道稱,這次演習檢驗了「空海戰」作戰概念,這種作戰概念由一系列戰術構成,首先要求致盲敵方的太空及網絡空間通信,之後摧毀敵方的陸基及海基武器平台。不過,美國國防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學院研究員哈姆斯認為,如果中國攻擊美國,發動「反介入、區域封鎖」攻擊,那麼美國應該封鎖馬六甲海峽,攔截進出這些水域的所有活動。據哈姆斯的統計,美國出動13至15支海軍陸戰隊部隊,就能夠攔截約800艘向中國主要港口運送或出口貨物的船隻。
中國海軍發展迅猛,早已今非昔比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0月14日發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萊爾·戈爾茨坦的文章,文章分析了中國水雷戰能力,稱中國布雷潛艇能夠在中美海軍衝突中為美國製造嚴重麻煩,甚至致命傷害。

文章指出,中國潛艇會通過「破交」戰略尋找美國的「軟肋」,這就意味著打擊美國在太平洋中部東部甚至大西洋的重要軍事基地。如果一艘潛艇能夠在關鍵雷區布置超過50枚水雷,就極有可能使重要的美國港口基地關閉一周甚至更久。文章還稱,中國可能已經擁有可針對飛機發動攻擊的出水式攻擊水雷,這種水雷對美國國海軍的監測、反潛、反水雷戰能力構成了嚴重威脅。
文章稱,如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水雷的使用仍然是中國海軍作戰理論的核心原則。不幸的是,美國國防分析人士依然對這種威脅重視不足,最近蘭德公司出台的一份涉華報告就是實例。水雷應用歷史悠久,但卻顯然不像中國在研反艦彈道飛彈、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超高音速武器那樣令人注意。然而,在西太平洋海戰的早期階段,巧妙地布置大量水雷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美若在海上發生衝突,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如果中美爆發衝突,美國至少有跨越太平洋回家的選擇。而中國不然。因此,衝突對中國更重要,中國為勝出應該願意做更大的犧牲。面對未來中美危機時,美國戰略家應牢記這點。美國領導人不應該覺得中國人會退讓。

《伊利亞特》還有最後一個教訓。在戰將赫克特的率領下,特洛伊人曾一度占上風,但赫克特想進行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完全摧毀敵人。結果,這是一個致命錯誤。這裡給華盛頓的教訓是,若與中國爆發衝突,美國應追求儘快回到既有現狀這一目標。如果中國試圖通過占領台灣地區或控制釣魚島來改變現狀,那華盛頓的目標應該是將解放軍逐出那裡,而不要(比如)打擊中國大陸,使戰爭升級。
這可能不易做到——因為任何用來攻擊美國或盟友的中國大陸資產都容易成為靶子。華盛頓應該給中國留下體面退出衝突的機會。

《伊利亞特》講述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戰爭為小問題而打,結果雙方均遭受重創。歷史可能因為東海或南海的領土、台灣地區或朝鮮半島的將來而重演。美國戰略家應留意荷馬史詩中明示的戰略思想。
如何避免中美衝突在本世紀仍將是兩國都需要面臨的重大問題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6月9日發表肯塔基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學者羅伯特-法雷的文章稱,美中兩國國都不可避免的處於環太平洋國際貿易體系當中,因此一些人據此認為這使兩國不可能發生戰爭。不過,與一戰時相同,一些人認為世界大戰不可避免,也有一些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美中兩國戰爭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東亞地緣政治,但仍然會留下許多不會發生變化的關鍵因素。不幸的是,中美衝突很可能會被人們當作「第一次中美大戰」銘記在心。

文章稱,在未來中美戰爭中,如果解放軍用彈道飛彈攻擊航母,那麼中美兩國衝突中最激烈的時刻就會到來,兩國間的戰爭就不再僅僅是做姿態和發信號了,而是一場旨在摧毀敵人武裝力量的全面戰爭。這是因為,一個核國家利用常規彈道飛彈針對另外一個核國家發動攻擊,特別是針對一個假定擁有核優勢的國家發動攻擊,其複雜性不言而喻。而且,鑒於美國擁有對中國的壓倒性核優勢,所以美國針對中國發動的首輪飛彈攻擊會給中方帶來很大的壓力,在中國認為自己能夠打贏常規戰爭的時候尤其如此,因為他們會擔心美國會為了保持優勢而發動核攻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