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低成本JF-17戰機飛向全球 市場需300架
參考消息網1月10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8日發表了題為《曝光:中國致命的低成本戰機走向全球》的報道,編譯如下:
北京和伊斯蘭瑪巴德已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和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聯合研製的JF-17「雷電」戰機——在中國被稱為FC-1「梟龍」戰機——的首批出口客戶正式簽約。奈及利亞和斯里蘭卡將成為這款戰機的首批客戶。
據奈及利亞《笨拙報》報道,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預計將於2016年購買3架JF-17。與此同時,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披露,斯里蘭卡已與巴基斯坦簽約購買首批8架JF-17。
JF-17迄今為止在出口市場中的成功表明,存在對不使用美國部件——受制於華盛頓的出口管制政策——製造的低端低成本戰機的需求。專注於製造昂貴高端戰機——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隱身戰機、歐洲戰機公司的「颱風」戰機和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機等——的西方製造商在很大程度上已放棄這部分戰機市場。
對很多國家而言,連俄羅斯目前提供的大多數戰機也過於昂貴。與此同時,唯一勉強買得起的西方戰機是「鷹獅」戰機——但這種戰機使用美國製造的發動機,因此同樣受制於出口管制。這意味著,對斯里蘭卡——屬於發展中經濟體,且受制於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這樣的國家而言,JF-17是理想的。
JF-17是一種低成本戰機。它永遠無法成為一種天下無敵的戰機。不過,中國希望讓這種戰機對需要性能尚可、但不會使之傾盡國力的戰機的國家而言「足夠優秀」。這種戰機在相對較快的研發周期後就投入量產,而且與潛在對手相比非常有競爭力。就此而言,這一項目是成功的。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預計,市場至少需要300架JF-17。

資料圖片:JF-17戰鬥機航展獻藝。
【延伸閱讀】不是梟龍?巴鐵熱銷戰機與中國無關

據《印度時報》網站12月5日報道,埃及仍有意向購買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生產的JF-17「雷電」(中國稱「梟龍」)多用途戰鬥機。

對此,巴基斯坦國防工業部長拉納·坦維爾·海珊在會見埃及大使謝里夫·沙欣時,也表示願向埃及出售JF-17戰機。圖為接受採訪的埃及空軍將領身後有一架「梟龍」戰機模型。

真是「風水輪流轉,世界變化快」呀!或許大家還記得,2015年7月21日,埃及空軍接收的首批3架法制「陣風」戰鬥機飛越首都地標性建築物「開羅塔」。當時此舉被幸災樂禍的外媒說成是西方戰機打敗中國「梟龍」的標誌。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雖然「陣風」在性能(特別是航空電子設備和可操作性)上優於JF-17,但前者售價高達1.2億美元,一架「陣風」的錢足可以買15架「梟龍」。

而且,由於大量採用成熟技術,「梟龍」的配套武器支出和維護成本都比較低,真正是一款「買得放心,用著舒心」的高性價比戰機。

眼下,財政吃緊的埃及購買「陣風」戰機和「西北風」兩棲艦,還要靠沙特、阿聯等「金主」來買單。如果真要用「陣風」替換老式戰機作為本國空軍主力裝備的話,以目前埃及現役二代機(幻影-5約80架、米格-21和殲-7約540架)的龐大基數,即便將替換數量打個對摺甚至減為1比3,也至少需要花費250億至370億美元。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埃及只打算先引進20至24架「陣風」,並且還要從俄羅斯購買46架單價約4000萬美元的米格-29了。

所以說,在積極謀求主戰裝備來源多樣化的第三世界軍購大戶埃及,「梟龍」還有機會

再說巴鐵的軍用航空工業,諸位可能想不到,他們賣的最好並非「梟龍」,而是一款名為「穆沙克」(包括升級版「超級穆沙克」)的輕型飛機。

MFI-17「穆沙克」和MFI-395「超級穆沙克」是巴鐵引進瑞典薩博公司技術生產的一款渦槳式初級教練機。

其不僅承擔了所有巴空軍新飛行員的訓練任務,還成功打入中東、歐洲和非洲市場,總銷量超過140架。

按照單價約300萬美元計算,其銷售額已超過4億美元。如果再加上培訓和零部件,則銷售額將達6.5億美元以上。

而「梟龍」要達到同樣的成績,至少要賣出50至80架才行。而以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財力來講,「超級穆沙克」的比較優勢還是挺明顯的。

圖為「超級穆沙克」儀錶盤上的多用途液晶顯示屏。

「超級穆沙克」性能優良,雙翼可選擇掛載2×7.62毫米機槍吊艙、2×75毫米非制導火箭吊艙(7發)和4×68毫米非制導火箭吊艙(7發),還可加裝6枚線導反坦克飛彈,堪稱一款高性價比的初級軍用教練機和輕型偵察-攻擊機。

據悉,伊朗、沙特分別購買了25和20架「穆沙克」。

在南非進行飛行表演的「超級穆沙克」。

近日,伊拉克也與巴基斯坦簽訂了一項購買20架「超級穆沙克」教練機的協議。

巴鐵賣給土耳其52架「超級穆沙克」教練機的協議,目前差不多也已敲定。
巴鐵的小飛機賣得這麼火,大家是不是沒想到呢?
(2015-12-10 09:11:21)
【延伸閱讀】巴基斯坦發布梟龍個性海報 展示強悍戰力

近日,巴基斯坦網站發布一組製作精良的梟龍戰機海報,展示了其多種作戰用途。










(2015-04-22 11:40:37)
【延伸閱讀】美媒:巴基斯坦JF-17因中國航發難產 仍用俄RD-93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道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11月25日發表了題為《巴基斯坦將繼續在JF-17戰鬥機上使用俄羅斯發動機》的報道,編譯如下: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儘管中國有報道稱巴基斯坦在不久的將來會用中國新型發動機替換JF-17戰鬥機(中國「梟龍」戰鬥機出口型,本網注)的俄制克利莫夫/薩爾基索夫RD-93渦扇發動機,但巴基斯坦並不打算這樣做。
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的一名代表近日對《簡氏防務周刊》記者說:「我們對俄羅斯製造的這款發動機十分滿意。」JF-17「雷電」戰鬥機由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與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製。
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甚至計劃在卡姆拉建立一個全套的RD-93發動機服務與檢修設施。卡姆拉也被稱為「航空城」,是巴基斯坦的飛機製造業中心。
據《簡氏防務周刊》報道,巴基斯坦航空工業公司一名項目官員在談到建立檢修設施的計劃時反問道:「這說明了什麼?」他說:「如果情況真像被多次報道的那樣,我們只是把RD-93發動機當作一個暫時性的解決方案,等待中國人用他們自己生產的新型發動機『拯救』我們,那麼我們就不會花費資源建立這個檢修基地。對我們來說,改用另外一種發動機沒有任何意義,會打斷JF-17項目並產生巨額費用。」
不過,錢並不是巴基斯坦堅持繼續使用RD-93發動機的唯一原因。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飛機業一直難以設計和製造出動力足夠強大且可靠的國產發動機。
就連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代戰鬥機的原型機——成都的殲-20和瀋陽的殲-31(FC-31)——也在使用較老的俄制戰機發動機。殲-20使用的是土星AL-31發動機,而殲-31使用的是克利莫夫RD-93發動機。

資料圖片:巴基斯坦空軍JF-17戰鬥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805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