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永暑礁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其實,還早呢,它還是個孩子。
永暑島目前只是完成了一期工程就有了3300米跑道長度的大型機場,那麼二期三期工程後呢?
永暑島最終面積將是現在的10倍左右!
三張圖大家體會一下,永暑機場只是永暑島全部陸域面積的組成部分之一
2016年1月6日,中國政府徵用的兩架民航客機先後從海口美蘭機場起飛,經過近2小時的飛行於10時21分、10時46分平穩降落南沙永暑礁新建機場並於當日下午返回海口,試飛成功。
2015年這一年南海這片海空可謂是熱鬧,周邊各主權相干不相干的國家紛紛向中國發難,企圖阻擾我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工程。然而,經歷了一年的喧囂嘈雜之後中國永暑礁機場毅然挺立於南沙島礁之林,成為我國經略南海的戰略中樞!
當中國大飛機著陸永暑礁機場後,相關各國是這樣表態的:
美日越三國為何如此激動?我們來看看這一年來他們乾了些什麼:菲律賓提起南海主權訴訟、越南開始不遺餘力地也開始填海造島同時大肆採購先進軍備、美國艦機頻繁侵犯我南海島礁海空主權……
美日越三方表態
如此激動的真正原因是,他們知道一旦中國南海填海造島工程完工,他們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可言。南沙被占島礁也遲早會回到中國懷抱。
永暑礁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海周邊各國開始侵占中國南沙部分島礁,大部分大面積島嶼以被瓜分完畢。中國當時受限於國力因素對各國侵犯行為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態度,如果不是1988年的3.14赤瓜礁海戰,我國至今在南海也難有立錐之地!
如今南沙島礁的填海造陸工程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的啟動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工,主要得益於我國經濟形勢的質變性的發展,依託強力的經濟實力我們才能在南沙群島看到這些被網友戲稱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填海造島工程。
南沙島礁填海造陸工程完工意味著我國南海縱深兩千公里再無敵手!
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得以實施造島工程的直接保障,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可靠可信的軍事實力,孤懸海外的這些島礁幾乎沒有可能在敵軍飽和打擊下而不毫髮無損。正因為這些島礁的背後是強大的人民解放軍是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的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要知道,周邊宵小若膽敢對我島礁實施軍事打擊,它們可以想像到後果會是什麼。那樣一來,你等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主權的侵犯,得問問你自己有幾斤幾兩可以承受得了中國軍事力量的毀滅性打擊!
第一、南沙多座島礁機場互為依託依靠殲11B戰鬥機、殲16戰鬥轟炸機、伊爾78加油機、轟6K型戰略轟炸機等大航程作戰平台可以對整個南海縱深兩千公里的海空實施全方位無死角的掌控。不僅如此,南海周邊各國陸域境內500公里都在我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
解放軍重型戰鬥機進駐南海永興島機場
第二,依託島礁基地南海覆蓋海陸空天的情報偵測體系全面建成。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的是24小時不間斷對南海過境的軍民船舶實施監控。
南海戰備巡邏
海基偵察:我海軍三大艦隊常年有駐守南沙群島海域的戰備巡邏艦隊,加上情報偵察艦、巡邏艦的不間斷巡視,以及海上情報漁船的輔助,對南海海空情報構成了第一層情報網。
天基偵察:我國航天部門已發射多顆光學偵察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電子情報衛星等天基平台,對南海區域可以全方位獲取影像、圖文、電子訊號等多種類情報。
陸基偵察:依託大型人工島布設大型雷達設施,可以對南海空情進行360度無死角的覆蓋。
空基偵察:空警2000、空警500等大型預警機依託島礁機場可以實施不間斷的南海空情警巡,為我國軍機實施空情保障。
情報獲取是現代戰爭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可以說經過幾十年的經營,我國已在南海營造了一個十分有利於我軍的戰場環境。可謂是夫未戰而廟算勝也!
國產航空母艦入役南海 讓美軍有來無回:
上海彈射版國產航母曝光:噸位大的出奇
隨著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對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在大連開工消息的證實,沉寂了一段時間的航母話題再次熱絡了起來。按說,國產航母開工已經有一段時間,為何國防部公開的消息略顯滯後呢?
很簡單,就是為了生米煮成熟飯,讓中國航母威脅論對我國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拿到這個新聞的外國輿論有點如獲至寶的感覺,日本媒體同時放出中國同時開工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的消息,地點就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而且這艘航母不再是遼寧號的複製版,是一艘配置有彈射起飛裝置的大型航空母艦。
上海江南造船廠
日媒:中國正同時開造兩艘航母 裝備電磁彈射器
據日本媒體去年12月21日報道,解放軍正加緊在大連和上海造船廠同時建造兩艘航母。文章稱,在遼寧艦服役後,中國又急速推進多艘可運用於實戰的國產航母建設。
艦載機彈射起飛
報道稱,解放軍在不斷強化海軍實力以保護海上權益。為與美軍等對抗,中國視航母建設為「海軍現代化的重要一步」。1月1日,英國媒體刊載了正在建造的大型船舶衛星照片,上面顯示當初的龍骨和船體基礎部分正在變成航母的船頭和船尾。預計「將於年底完成船體外殼」。另據軍事專家和造船廠負責人稱,另外一艘國產航母正在上海長興島的「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航母專用船塢建造。據稱,該航母採用船體分開建造、再由大型起重機組裝的方法建造。
日本媒體稱,中國國產航母將配備電磁彈射器。如此一來,航母將裝載更多艦載機。預計兩艘航母建成後將配備殲-15艦載機,並部署在海南三亞軍港,執行南海監視任務。該型國產航母噸位預計達到7萬噸,配置兩條蒸汽彈射器裝置。
這篇文章稱,上世紀80年代,時任海軍司令的劉華清在軍委內部決定的海軍戰略計劃中,提出在2020年前建造國產航母的方針,以確保「第二島鏈」之內的制海權。據軍事專家分析,中國高層繼承了該計劃。儘管航母建造數量尚未可知,但去年1月,時任遼寧省的高級官員曾公開稱,「中國將來要擁有4艘以上航母」。
報道稱,中國海軍的目的是通過增加航母數量擴大活動海域,加大在南海的軍事活動,加強在與菲律賓等國的領土主權之爭中的優勢地位。
圖為劉華清上將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上參觀
中國為何急於開建多艘國產航母?
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是主因,時間進入2015年按照實際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美國,按照GDP計算中國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經濟超級大國。所以中國更需要一支符合自身國際地位的海軍力量。
我們需要一支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的海軍艦隊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由過去的高耗能發展模式開始進入調結構的低耗能高技術的發展模式,由此帶來的效應是大量低產值外資外企開始向國外轉移,中國人也在利用積累了三十多年的財富開始走向世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就是走出去戰略的經典寫照。
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也是中國急切發展航空母艦這種遠洋作戰平台的原因。
近幾年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也認識到了中國足以挑戰其霸權地位的潛力,因此加緊調整強化亞太聯盟,企圖通過軍事手段讓中國人過的不那麼順風順水延緩美國的衰落時間的到來。北京高層也正是看到這一外部威脅的存在,所以決定推進中國的航母之路。
據媒體報道稱,中國未來至少需要四到六艘航母,眼下已經開工的國產航母屬於滑躍式起飛的常規動力航母。與遼寧艦的變化差異不大,為什麼我們要急於開建一艘與遼寧艦相似的航母呢?
因為中國真的等不及了,美日威脅步步緊逼台灣問題懸而未決,這些都是中國急於改變海軍力量現狀的現實原因。為了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多艘航母,我們制定了一個航母發展的時間規劃: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戰鬥群
中國第二艘航母(第一艘國產航母)交付時間:2018年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戰鬥群
第三、四艘航母交付時間:2022年左右
其中第三艘航母為雙蒸汽彈射起飛的常規動力航母(類似美國的小鷹號航母)
第四艘航母為電磁彈射起飛的核動力航母(類似美國的福特級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59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