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同意設立中船重工申報的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台示範工程項目。海洋核動力平台正式立項,為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台「零」的突破奠定基礎。
國家發改委表示,根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精神和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需要,按照《國家能源科技重大示範工程管理辦法》要求,支持中船重工申報的海洋核動力平台示範工程項目列為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請中船重工集團與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動力技術基礎上,結合當前工業化水平和民用核電技術要求,優化設計,並按照國家核電相關政策要求和用戶需求,完善工程技術方案,儘快提交項目核准申請,加快推進HHP25軍轉民示範工程項目建設,儘早實現我國海洋核動力平台「零」突破。
浮動式核電站示意圖,小型核電站可為南海島礁提供電力用于海水淡化等高耗能項目
中國開建世界最大核電站:一技術讓日絕望
今年的第一天,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1日在南寧宣布,中國西部首座核電站1號機組當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機組每天發電量2400萬千瓦時,可滿足一座中等城市的電力需求
中國西部首座核電站1號機組當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而中國的核電技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家就開始著手開展,現目前規模已經相當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正在運行的核電站數量在12座上下,未來將還會建成至少十座大型核電站,而這些核電站大部分都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這次正式投入使用的防城港核電站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運行的核電站,2006年開始籌建,2010年7月獲國務院核准建設。2015年10月 3日,1號機組首次達到臨界狀態,10月25日正式併網發電。併網發電後,該機組通過系列性能試驗和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具備商業運營主要條件
這次正式投入使用的防城港核電站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運行的核電站,2006年開始籌建,2010年7月獲國務院核准建設。2015年10月 3日,1號機組首次達到臨界狀態,10月25日正式併網發電。併網發電後,該機組通過系列性能試驗和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具備商業運營主要條件。
防城港核電站也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運行的核電站
大家都知道核電技術是一項非常高效的發電技術,但是它的技術要求相當高,一般國家搞不起,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是難以想像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領導人看到核電技術對中國的重要性,始終把核電技術放在突出位置,給予大力支持
以前相關專利技術都由日本等已開發國家掌握,中國初期發展核電技術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從核武器中找靈感,全中國科學家一起想著解決辦法。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中國現在不僅能實現核電技術的自給,並且正在積極讓我們的「核電走出去」
相關技術專家表示,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採用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國產化水平達到80%以上,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華龍一號具備國際競爭優勢
中國台山核電站建設
據英國媒體早前報道,中國正在珠江某地建造未來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在兩棟沒有窗戶的巨大混凝土建築內,是台山核電站的一對反應堆壓力外殼,它們周圍有不鏽鋼並受到厚度足以承受波音747飛機直接撞擊的牆壁的保護
筆者認為,中國未來核電技術將成為中國與國外打交道的一張「王牌」,中國穩中求進的一貫作風能夠讓中國實現核發電技術「走出去」走向全世界,儘管現在日本是世界上和發電技術引用率最高的國家,但是中國的核電技術絕不會局限於國內發展,也絕不會局限於發電上,例如可以向核動力航空母艦提供相關經驗
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
英中若從具體合作內容上說,作為「超級大單」的核電合作項目,最吸引世人眼球。消息一傳出,日本媒體立馬坐不住了。日本的傷心與失落可想而知。但是,面對中國核電成功走向歐洲的現實,日本光耍嘴皮子是不頂用的,還得有真功夫。
核電正在成為中國新的出口支柱產業
該項目由中、英、法三方合作,意義非同一般,開創了中國與已開發國家在高端核技術領域共同研發的先河。但是,其意義不止於此。從另一個角度看,該項目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產業概念本身。
中國援建英國核電站
近年來,「中國製造」正在不斷提高科技含量,朝著更高水平發展,高鐵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而核電是繼高鐵之後,「中國製造」在海外邁向「高大上」的又一步。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可是對於欲一較高下的某些國家來說,卻是一件又急又恨的事。
中英將簽署大型核電合作協議的消息一傳出,日本媒體立馬坐不住了,各種報道鋪天蓋地。只不過他們鮮有肯定也少有期待,一如既往地拿出顯微鏡,做起了批評家。
一直以來,日本在製造業領域對中國持有優越心態。雖然中日兩國在科技方面存在差距是事實,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近年來在高科技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並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期待。與政治問題上冥頑不靈的做法不同,日本在經濟領域更喜歡耍嘴皮子。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
當然,日本的這種「不爽」,不單是意氣之爭,更多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焦躁。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日本社會「談核色變」,核電產業遭受重創。日本發展核電在技術、產業資源各方面陷入尷尬。
日本福島附近的核垃圾
為此,日本核電企業紛紛將眼光瞄向海外,大舉進軍世界市場。與土耳其等黑海沿岸國家相比,財力雄厚的英國無疑是日本核電海外謀生的「金飯碗」。
面對中國核電成功走向歐洲的現實,日本光耍嘴皮子是不頂用的,還得有真功夫。與其對別國正常開展的國際合作說三道四,日本還不如先好好思考一下如何為本國未了結的核電事故收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