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度不滿俄羅斯交貨速度:你別賣T-50,我去買F-35了

出於種種原因,或許是俄羅斯確實軍費預算有限,也或許是基於蘇-27開發的T-50確實不能滿足俄羅斯空軍的未來期望,總之,莫斯科將購買T-50的規模大幅縮減了,僅僅採購12架,遠低於原來的預計採購量。要知道,中國的試生產型的殲-20,首批採購量都將達到24架。 據印度媒體報道,在莫斯科把其計劃購買的飛機數量減少到一個飛行中隊的規模之後,新德里已經失去了對於和俄羅斯聯合開發T-50 PAK-FA戰鬥機的信心。在印度空軍內部盛行的看法認為,如果該計劃主要合作方俄羅斯退出的話,印度將淪為唯一使用這種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其需求的戰鬥機的國家。

雖然印度方面花了大價錢參與到T-50的研發之中,不僅僅是要獲得這種當時規劃的先進第五代戰鬥機的優先採購權,還試圖憑此能夠掌握第五代戰鬥機的部分設計與生產技術,畢竟,印度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印度薄弱的航空工業需要得到升級,單純依靠對外購買先進軍事裝備,從長遠上來看,不符合印度方面的經濟與安全利益。

不過,在T-50的研發過程中,印度失望的發現,自己僅僅是一個金主,俄羅斯人對印度很好的採取了啞巴戰略,印度幾根難以接觸到那些核心技術。而且就目前T-50的技術性能來看,俄羅斯人自己對T-50的隱形能力、航空電子和發動機,明顯似乎並不是很自信,跟當年蘇-27戰鬥機橫空出世時候的自信滿滿明顯不一樣。確實,雖然採取了某些隱身化設計,但基於蘇-27系列的氣動外形設計,尤其是其腹下進氣設計,很明顯破壞了隱身性能,這也是為什麼蘇-27要比F-15的雷達截面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蘇俄在航空電子方面一直落後於西方,不論是設計還是技術上,儘管俄羅斯在無源相控陣雷達設計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世界上第一種應用於戰術飛機的無緣相控陣雷達就是被俄羅斯人安裝到米格-31截擊機上面的,不過在有源相控陣雷達方面,尤其是機載雷達方面,俄羅斯人的設計水平不要說跟美國相比,即便是與後起之秀中國相比,也未必能夠占據上風。至於發動機方面,目前T-50裝備AL-41F1發動機並不足以為這種第五代戰鬥機提供動力,而動力更為強勁的「產品30」發動機,其發展似乎並不怎麼順利,俄羅斯短時間內拿不出類似F-22裝備的F-119發動機那樣的產品。

印度軍方高層透露:「俄羅斯在製造出了戰鬥機後,向我們提出了新的出價。付給他們37億美元,他們將給我們製造這種戰鬥機的全部技術秘訣。我們還將從俄方得到三架原型機。」很明顯,印度方面似乎對難產的T-50失去了足夠的興趣,可能在尋找新的替代機型,那麼新的機型會是誰呢? 軍事評論員趙喜判斷:印度完全不具備在可預見的未來生產第五代戰鬥機的能力,目前世界上能夠生產五代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放棄俄羅斯產品之後,中國作為印度的潛在戰略對手,殲-20或者殲-31顯然不在印度的考慮範圍之內,剩下就只有美國了,作為美國空軍的重器,F-22連美國自己的盟國都不賣,國會也禁止出口,那麼,印度的選擇只剩下F-35了。儘管印度空軍的裝備,傳統上是採購自蘇俄和歐洲,不過,近年來,美印兩國在軍事裝備採購方面走的越來越近,印度不僅採購了P-8I,C-17,C-130等先進美製機型,在此前的印度空軍戰鬥機招標中,儘管最終結果是法制「陣風」中標,不過,在當時的競標者中,就有洛馬公司為印度獨家打造的F-16IN,可見,美國對印度這個大市場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畢竟,印度每年的軍火採購額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F-35在走過過去的數年之後,日漸成熟,不僅僅是在設計與技術上,F-35是一架未來的先進戰鬥機,更是美國空軍作戰理念的集大成者,而美國空軍的作戰理念是目前這個星球上最為先進,沒有之一。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洛馬公司共向美國軍方與國外客戶交付了約45架F-35戰鬥機,單價也降低到了8500萬美元,幾乎是白菜價,在未來生產加速,年產200架的時候,其價格將進一步下降。而印度空軍採購的36架「陣風」,花費高達90億美元,印度政府沒有理由不對F-35動心。未來,很可能美製F-35會走入印度空軍,甚至其艦載機版本會登上印度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54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