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十字勳章:德國最著名勳章和它背後的故事

軍情諜報| 2016-01-08| 檢舉

時至今日,鐵十字勳章仍然是軍事史上最受矚目的勳章之一。

在德國,第一次伊普爾戰役中的大屠殺以「對無辜者的大屠殺」(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德語:Kindermord bei Ypern)的名號為人們所銘記。1914年秋的戰鬥中,德皇威廉二世的主力軍遭遇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慘重損失:約有5萬人傷亡。

在為期34天的戰鬥中,第16巴伐利亞預備役步兵團只是數百支被殲滅的德軍隊伍之一。這個團衝上戰場時足有3600人,而最終只有不到600人還能站著迎來戰鬥的結束。

軍隊高層慷慨地將勳章授予疲憊的倖存者們,以表彰其面對敵人毀滅性的炮火時所表現出的英勇無畏。特別是一名三個月前剛剛被徵召進入這個團的25歲的志願兵,他因在戰鬥中的表現獲得了二等鐵十字勳章。

他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

「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對於這次表彰,希特勒這樣寫道。這位後來的納粹獨裁者隨後在1918年的夏天被授予了更負盛名的一等鐵十字勳章,這一次,這位出生於奧地利的下士是作為西線戰場上的一名傳令兵,以其英勇事跡而獲得褒揚。

當然,鐵十字勳章創立200年來,獲得過勳章的德國人數不勝數,希特勒僅僅是成千上萬分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是軍事史上最受矚目的勳章之一。

關於這枚德國最著名的勳章,有十件引人入勝的軼事。

為了普魯士的勇氣

1813年3月10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三世創立了德語稱作「Eiserne Kreuz」的鐵十字勳章,用於嘉獎在德意志民族解放戰爭中英勇擊破法國占領的戰士們。

黑銀兩色十字形勳章是由著名的建築師卡爾·弗里德里希·辛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設計的,很難被認錯。它由一個被包裹在銀框中的接近2英寸(約合5cm)寬的十字形鐵塊組成。而名為有足十字架(footed cross,或稱croix pattée)的喇叭形飄邊設計,靈感來自於中世紀的紋章。在騎士時代,這一形狀的變種被法國、葡萄牙和日耳曼騎士所使用。

歷史上第一個獲頒鐵十字勳章的人是卡爾·奧古斯特·馮·波爾克(Karl August von Borcke),他以在呂訥堡(Lüneburg)附近抗擊法軍所表現出的傑出將才而獲得勳章。這位37歲的博美拉尼亞人隨後在1815年「百日王朝」期間帶領了萊比錫(Leipzig)和利尼(Ligny)的軍隊。

一枚德國勳章

作為一枚只能在戰爭時期頒發的勳章,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鐵十字勳章開始恢復授勳。1914年夏天,德國的君主——德皇威廉二世將它重新恢復。1939年,就在德軍入侵波蘭的當天,希特勒下令恢復這塊勳章的頒發。在各種場合下,勳章被重新引入的年份都被刻印在十字形的下端。納粹時代的變種更是在其中心區域刻以納粹十字記號作為裝飾。

一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獲得勳章的德軍官兵。

等級劃分

鐵十字勳章並不是一枚單獨的勳章,而是一整個表彰傑出英勇行為的高級別榮譽稱號序列的總稱。具體情況如下:

二等鐵十字勳章是鐵十字勳章當中等級最低也最常見的一種,是為「面對敵人而作出的一次英勇行為」而頒發的。二等鐵十字勳章的獲得者通常以束腰外衣第二個扣眼上縫掛的一段綬帶來展示它,只有在正式場合才佩戴十字架本身,十字架掛在扣眼處的綬帶上或者制服上衣左側都可以。

希特勒(右一)和他受到表彰的戰友們。注意從軍裝的第二個扣眼斜掛下來的鐵十字勳章綬帶。

如果要夠資格獲得更稀罕的一等鐵十字勳章,此人必須已經受到過更低等級的嘉獎,並在隨後做出了新的傑出而英勇的行為,有時候這樣的行為還不止一次。在二戰期間,一等鐵十字勳章常被授予擊沉了5萬噸級敵方船隻的「U」型潛艇指揮官或者確認殲敵數達到了6架的飛行員。授勳者會將這一榮譽佩戴在其常服上,常見於外衣左側中部。

一名德國軍官在史達林格勒佩戴著他的一等鐵十字勳章。

鐵十字勳章當中的大鐵十字勳章,大小是一等和二等鐵十字勳章的兩倍,是留給做出了「影響了戰爭進程的傑出戰略決策」的將帥們的。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ering)獲得了二戰期間頒發的唯一一枚大鐵十字勳章。這位納粹帝國元帥獲此殊榮,是因為他在1940年納粹德國空軍對法國以及荷蘭等低地國家的入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枚曾被戴在脖子上的勳章原物在戈林的家中,在盟軍的飛機轟炸時佚失,隨後他下令製造了一塊替代品。

布呂歇爾元帥佩戴著鐵十字勳章的兩個不同版本:一塊星芒鐵十字勳章和一塊大鐵十字勳章。

星芒大鐵十字勳章。

鐵十字勳章的頂級版本是人們所知的「星芒大鐵十字勳章」(Star of the Grand Cross),鑲嵌在一塊金質的八角星上。歷史上這塊勳章只被頒發過兩枚:一枚在滑鐵盧戰役後被授予布呂歇爾(Blücher)元帥,而另一枚則於1918年被授予興登堡(Hindenburg)元帥。希特勒曾許諾頒發一枚給二戰中最頂尖的德國將領,但在他這麼做之前,第三帝國就先崩潰了。有人猜測,赫爾曼·戈林是這一殊榮的預期獲得者。這枚未曾被頒發的榮譽勳章於1945年被盟軍繳獲,現保存在美國陸軍軍官學校,也就是西點軍校。

騎士大鐵十字勳章是一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勳章。 納粹的十字標誌

希特勒為鐵十字勳章創設的另一個變種被稱為「騎士鐵十字勳章」(Knights Cross)。這枚以紅白黑三色綬帶佩戴在衣領上的勳章比一等和二等鐵十字勳章更加尊貴,但還是次於大鐵十字勳章(Grand Cross)。作為一枚適用於任何銜級士兵的勳章,騎士鐵十字勳章同樣也在越來越多的勳章當中分化出了一系列的等級。隨著等級自低向高,勳章上先是加上了橡樹葉,然後是劍,再之後是鑽石,最後是金橡葉。在二戰中頒發的不同等級的騎士鐵十字勳章總計超過7000枚。

一枚鑽石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容克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王牌飛行員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Hans-Ulrich Rudel)——第三帝國最為功勳卓著的戰士之一——獲得了鑽石金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魯德爾執飛了超過2530次戰鬥任務,並由此摧毀了超過500輛坦克、150門炮、800輛車和包括蘇聯「馬拉」(Marat)號戰列艦在內的4艘軍艦。

希特勒曾從其位於飽受戰火的柏林的地堡短暫出現,將鐵十字勳章授予他的帝國的最後捍衛者。 獲得勳章的人們

山本五十六是當時獲得鐵十字勳章的少數外國(非德國)人之一。

在一戰期間頒發的鐵十字勳章總計約有500萬枚,而二戰期間的這個數字是400萬枚。

有超過12名女性曾獲得鐵十字勳章。她們中的一位是希爾德加德·希羅尼穆斯(Hildegard Hieronymus),西里西亞地區的一位民用電話接線員,即使在1945年蘇聯軍隊攻占了她所在小鎮之後,她仍舊在崗位上堅持接通電話呼叫。一位名叫埃爾澤·克羅斯曼(Else Grossmann)的護士以其在東線戰場炮火之下的英勇行動而獲得了鐵十字勳章。最著名的女性受勛者是飛行員漢娜·萊契(Hanna Reitsch),她因從一次Me-163「彗星」(德語:Komet)戰鬥機的試飛事故中倖存而獲得這一表彰。

其他受勛者還包括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他獲得了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騎士鐵十字勳章中的一個等級)。柏林將榮譽追授予軸心國戰爭成就的貢獻者。哈利姆·馬爾科(Hlim Malkoć),納粹黨衛軍的一名波士尼亞人成員,於1943年獲海因里希·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授勳。

這位25歲的穆斯林軍官拒絕了帶有基督教意味的十字架形勳章,但仍然驕傲地佩戴著伴隨榮譽的綬帶。令人驚訝的是,德國曾將鐵十字勳章授予兩名在芬蘭軍隊中服役的猶太人,以表彰他們在1940年冬季戰爭中令人矚目的英勇表現。這兩位猶太人都拒絕接受納粹的表彰。

1955年,西德採用鐵十字圖案作為其軍徽。 戰爭時期的遺蹟

一枚德國金質十字榮譽勳章。

鐵十字勳章一直都在頒發,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那一刻。已知的最後一位獲頒鐵十字勳章的人是沃爾夫岡·費勒(Wolfgang Feller):1945年6月17日,在二戰歐洲勝利日過去一個多月以後,這位時年29歲的海軍中尉因其在軸心國投降之後協助清理波羅的海上的反艦魚雷而獲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但費勒所獲得的表彰被認為是不合法的,因為戰爭在這次授勳之前就已經結束。

戰後西德政府對納粹標誌的禁令禁止了演職人員和退伍軍人佩戴鐵十字勳章,直到1957年沒有納粹萬字符的替代版勳章發放。1955年,西德的軍隊——聯邦德國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採用鐵十字作為其官方標誌。後來,德國參與了北約領導的在科索沃和在阿富汗的行動,柏林政府在壓力之下恢復了鐵十字式樣的勳章。2008年,德國國防部設立了「英勇榮譽十字勳章」(Cross of Honour for Bravery,德語:Ehrenkreuz der Bundeswehr für Tapferkeit),目前至少有26枚金質十字勳章被頒發出去。

現在,鐵十字勳章在電子商務網站上並不難購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39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