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慢慢落後退役後,解放軍全新接受百架殲11D來接大任

一位剛從空軍退役的老軍說中國空軍已停止列裝殲10戰機,而且殲10停止列裝不是因為其不先進,是因為有比殲10更先進的「殲11D已開始生產,此機比殲10還要先進,且生產成本也比殲20要低。殲10的高曝光率就是為了外銷做宣傳,如果殲10不能外銷,那殲10就是一種浪費了。

雖然計算飛機的製造成本過程複雜至極,但是對造價進行初步估計還是可能的。而殲-20戰機的造價可能為1.1億美元,這一數據雖低於F-35和F-22,但與俄羅斯T-50的造價(1億美元)基本相同。新一代戰機殲-20的進展表明,在2020年,中國可能部署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戰機。

據了解,採用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與「太行」發動機的所謂殲11D型戰機在網上剛曝光。既生瑜何生亮,那麼為什麼要採購蘇35呢?實際上,蘇35與殲11D是中俄在不同思想與基礎的條件下,分別深度改了蘇27戰機,未來,殲11D型戰機的生產將以蘇35作為反面參照。

「雪豹」相控陣雷達是蘇35吸引中國的核心價值之一,但殲10B的服役卻使中國先於俄羅斯服役了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四代半戰機,殲11D的雷達結構與殲10B相似。但與蘇35戰機為使「雪豹」雷達同樣為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180度的半球探測能力而採用機械輔助掃描陣面結構不同。

殲11D採用了與美國F/A18E/F戰機將配備的APG79型相控陣雷達類似的內傾不可動雷達陣面。因此殲11D的雷達掃描範圍較小,120度錐形範圍內只有機頭前方,且偏向上方。而殲10B戰機則在稍小的雷達天線上配備了1000至1200個收發單元。

然而相比殲11D,蘇35在蘇27基礎上為加裝新型雷達進行的機體結構調整相當小,通俗理解來說蘇35仍是在蘇27的基礎上修修補補,但也可以說是為了俄羅斯對蘇27的原始結構進行了超越中國的深度挖掘。無論殲20與蘇35如何先進,它們都是殲11D這大量服役前的過渡型號。

目前殲11D已搭載國產「太行」發動機,其實殲10B也搭載了「太行」發動機服役,另外「太行」作為首款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已經越來越成熟,殲20戰機將裝備其改進型上。一般觀點認為,通過蘇35獲得的117S型發動機能令「太行」加快成熟,作為殲20的替代動力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是行不通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11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